"茫茫九派流中国":条条大河,浩浩茫茫,在祖国大地奔流不息,
# 中国:就是国中。《孟子·公孙丑下》:“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赵岐注:“王欲于国中而为孟子筑室。”或径用通常意义来解释,亦通。那么,流中国,就是流于中国境内。,九派:派,水的支流。相传在长江中游一带有九条支流同长江汇合,所以称“九派”。,茫茫:广大貌,远貌。
"沉沉一线穿南北":黑深沉的铁路,贯穿南北。
# 一线:指当时长江以南的粤汉铁路和以北的京汉铁路。,沉沉:也作沈沈。湛湛,深远貌。
"烟雨莽苍苍":春雨生烟,莽莽苍苍,
# 莽苍苍:莽苍,迷茫。莽苍苍,就是莽苍的长言,多出了一个音节。
"龟蛇锁大江":龟山和蛇山,像两把铁锁,扣住长江。
# 龟蛇锁大江:龟蛇指龟山和蛇山,蛇山在武昌城西长江边,龟山在它对岸的汉阳,隔江对峙,好像要把长江锁住一样。
"黄鹤知何去":那传说中的黄鹤,不知道现在去了哪里?
"剩有游人处":只剩下它的遗迹,供游人玩赏。
"把酒酹滔滔":在这高楼之上,我端一杯好酒洒在这滔滔的水里,
# 把酒酹滔滔:酹,古代用酒浇在地上祭奠鬼神或对自然界事物设誓的一种习俗。这里是对滔滔的长江表示同反动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滔滔,大水貌。此用作江水的代语。
"心潮逐浪高":心情起伏,有如波涛,随着大浪愈涨愈高。
# 心潮:谓心情极不平静,犹如潮水。
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马克思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的诗词笔力雄健,气势磅礴,意境开阔,景物明丽,富有哲理。作有诗词《卜算子·咏梅》《沁园春·雪》《七律·长征》等。主要著作编入《毛泽东选集》(4卷)、《毛泽东文集》(8卷)、《毛泽东军事文集》(6卷)。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菩萨蛮·黄鹤楼》是毛泽东创作的革命抒情诗题材的词作,通过丰富的地理意象和历史现实的交织,展现了作者在革命低潮期对时局的深沉忧思以及对反动势力围剿的隐喻批判。
2. 写作手法
远近结合:上阕开篇以“茫茫九派流中国”描绘长江支流纵横交错的浩荡景象,用“茫茫”强化时空的广袤感,暗示革命形势的复杂与不可预测;而“沉沉一线穿南北”则通过铁路的“一线”与“穿南北”形成视觉上的延伸,象征革命力量贯穿南北的潜在张力。这两句从地理的横向(长江)与纵向(铁路)展开,构成宏大的远景框架。寓景于情:下阕“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化用崔颢《黄鹤楼》的典故,但摒弃原诗的感伤,转而表达对现实的关切。黄鹤的“消失”象征旧时代的终结,而“游人处”则暗示革命者需在历史废墟中开辟新路,将怀古之情转化为对未来的探索。动静结合:上阕中“流”“穿”“锁”等动词的运用,赋予静态景观以动态生命力。例如,“锁”字既是对地理特征的刻画,又暗示革命受挫的压抑感;而“烟雨”的迷蒙与“龟蛇”的险峻形成视觉与心理的双重压迫。
3. 分段赏析
《菩萨蛮·黄鹤楼》上阕:“茫茫九派流中国”自西向东铺展长江血脉,“沉沉一线穿南北”沿京汉铁路丈量国土纵深,两笔构建出横纵交织的华夏坐标。“龟蛇锁大江”堪称词眼:龟蛇二山隔江对峙的险隘地势,经“锁”字点化,顿生三重意蕴。“烟雨莽苍苍”以水墨氤氲之笔晕染时代迷局,与王维“山色有无中”的禅意空灵形成强烈反差——前者是革命者在历史迷雾中的清醒求索,后者则是传统文人的超然物外。这种古今意境的碰撞,恰是毛泽东改造古典诗词美学的鲜活例证。下阕:“黄鹤知何去”之问,绝非寻常怀古幽思。千年楼阁凝视着新旧世界的交替;“把酒酹滔滔”的祭江壮举,以液态革命仪式重构古典酒祭:酹入江涛的不仅是浊酒,更是秋收起义的星火、井冈山斗争的曙光。暗含“以水为兵”的战略智慧,“心潮逐浪高”的终极宣言。个体情感到集体意志从诗人澎湃心潮到工农革命怒潮;空间位移到时间演进:由武汉江涛推及历史洪流;文学意境到军事实践:词中激浪预言三个月后的武装暴动。当秋收起义的梭镖刺破苍茫烟雨,当井冈山的杜鹃染红沉沉一线,人们方悟这首词竟是具象化的军事沙盘。
4. 作品点评
《菩萨蛮·黄鹤楼》以尺幅千里的艺术魄力,将地理空间、历史典故、革命哲思熔铸为“登临—抒怀—立誓”的三重乐章。其语言之精警、意象之雄浑、情感之跌宕,既延续了古典山水词的写意传统,又以革命现实主义的笔触开创了政治抒情诗的新范式。此词语言之沉着有力,迭词动词之新颖精警,用韵之错落有致,与内容也十分和谐。
# 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原主席郭沫若:这首词可以看到国共一次合作时的伟大胜利与大革命失败的困难与痛苦,仿佛来到那个国内形势错综复杂的年代。也写出了对革命前途的焦虑,和对未来充满信心,对革命抱有坚定信念的乐观。
现代周振甫《毛泽东诗词欣赏》
# 毛泽东妻子杨开慧:“这首词真好,前几句太苍凉了,后几句一变而显得昂扬、激动,我听了心绪也难平。”
现代曾珺《毛泽东的诗赋人生》
# 艺术上,此词一如既往地用形象说话,把词人的感情与理想,深寓在自然景物之中,又把自身与现实,人与自然完全融合在起。词的色调是灰色偏暗的,但有一种红光透出来。情调先是低沉的,但后通过动感的江河和心潮高扬起来。江、山、楼与人构成完整而耐人寻味的画面。几个动词:流、穿、锁,极富艺术表现力。
现代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研究员龙剑宇《毛泽东诗歌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