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路远坑深":吴起镇山高路远地势险峻,
# 坑深:地势险峻。
"大军纵横驰奔":红军骑马纵横其间奋勇杀敌。
# 驰奔:奔跑。,大军:红军。
"谁敢横刀立马":有谁敢手持武器,纵马驰骋?
# 横:拿着。
"唯我彭大将军":在我看来只有彭大将军。
# 唯我彭大将军:大战胜利毛泽东写诗赠于,首句即用电文句,但改“沟深”为“坑深”。彭德怀收到这首诗后,将诗的末句“唯我彭大将军”改为“唯我英勇红军”,然后将原诗送还了毛泽东。彭德怀(1898—1974)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唯:只有。
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马克思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的诗词笔力雄健,气势磅礴,意境开阔,景物明丽,富有哲理。作有诗词《卜算子·咏梅》《沁园春·雪》《七律·长征》等。主要著作编入《毛泽东选集》(4卷)、《毛泽东文集》(8卷)、《毛泽东军事文集》(6卷)。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六言诗,也是一首军旅题材诗。描绘了吴起镇战役,红军在彭德怀指挥下奋勇作战的情景。诗中借“山高路远坑深”呈现战场恶劣环境,以“大军纵横驰奔”体现红军作战时的豪迈气势,而“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则生动刻画了彭德怀将军在战场上的英勇身姿与卓越指挥,表达了毛泽东对彭德怀的高度赞扬,同时也体现出红军英勇无畏的精神。
2. 分段赏析
第一句“山高路远坑深”:从描写上看,简洁而直接地勾勒出吴起镇一带的地貌特征。诗人未用过多华丽辞藻,仅以六个字便如实呈现出当地高山林立、路途漫长、沟壑纵横的艰险地势。从内容主题角度,它反映了红军行军途中面临的恶劣自然条件,红军过六盘山后在白杨城出发,夜行军经历诸多艰难,“山高路远坑深”是对这段艰辛历程的高度概括,体现出红军战士不畏艰难的精神,为后文展现战斗场景埋下伏笔,在语言风格上呈现出质朴、硬朗的特点。第二句“大军纵横驰奔”:在语言运用上,“纵横”“驰奔”等词极具表现力,生动地描绘出一种动态的战斗氛围。从表达技巧来讲,结合《彭德怀自述》版本分析,这里一方面写出敌骑的嚣张气焰,他们“纵横”无忌,肆意横行;另一方面,以敌之骄横反衬红军将士的镇定自若。此句体现出毛泽东及红军将士对敌人的藐视,以及志在歼敌、对胜利充满信心的从容态度。在形象塑造方面,让读者仿佛看到红军大军在战场上纵横捭阖、奋勇拼杀的壮阔画面,凸显出红军的威武气势。最后两句“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从修辞手法看,引起读者强烈关注,自问自答间突出了核心人物——彭德怀将军。在形象塑造上,化用张飞长坂桥喝退曹兵的典故,虽并非写实(彭德怀实际指挥作战时并非如诗中这般骑在马上横刀立马),却成功塑造出一个勇猛无敌、威风凛凛的大将军形象。从情感主旨而言,这两句诗饱含着毛泽东对彭德怀的高度赞扬与深厚信赖,淋漓尽致地表达出对彭德怀卓越军事指挥才能和英勇无畏精神的钦佩之情,同时也彰显了红军中将领的杰出风采以及红军整体的战斗精神。
3. 作品点评
诗句以短促有力的节奏、满含欢庆情绪的韵律,巧妙交织成独特的艺术旋律。宛如灵动画笔,于纸上勾勒出鲜活画面。在诗与画交融的美妙乐章里,吴起镇大捷后,彭大将军那英勇伟岸的真实形象,栩栩如生地浮现在我们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