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之融曳":声音悠扬婉转,
"思舞态之飘飖":(我)想象着舞姿轻盈飘逸。
"爰有仙童":这里有仙童,
"能开宝匣":能够打开宝匣。
"佩干将莫邪之利器":佩戴着干将莫邪的锋利宝剑,
# 莫邪:古代传说中的宝剑名,因铸造者干将的妻子叫莫邪而得名,后泛指宝剑。
"擅龙泉秋水之嘉名":拥有龙泉秋水的美妙名声。
"鼓三尺之莹莹":挥动三尺长的明亮剑身,
# 莹莹:明亮光洁。
"云间闪电":如同云中闪电;
"横七星之凉凉":横陈七星状的寒光剑影,
"掌上生风":掌中生出风来。
"宜到芳筵":应当来到芬芳的宴席,
"同翻雅戏":一同翻演高雅的剑舞。
"二舞者自念":两位舞者自述:
"伏以五行擢秀":恭敬地说,五行中拔取精华,
# 擢秀:比喻人才秀出。擢,抽,拔。,五行:指金、木、水、火、土,古人认为这五种物质构成世界万物。
"百链呈功":百炼成就功效。
"炭炽红炉":炭火燃烧红炉,
"光喷星日":光芒喷射如日月星辰;
"硎新雪刃":磨刀石上雪亮的刀刃,
"气贯虹霓":气势贯穿彩虹。
"斗牛间紫雾浮游":北斗斗牛之间紫雾漂浮,
"波涛里苍龙缔合":波涛中苍龙交缠聚合。
"久因佩服":长久佩戴此剑,
"粗习回翔":粗略学会回旋飞翔。
"兹闻阆苑之群仙":如今听闻阆苑的众仙,
"来会瑶池之重客":来赴瑶池的贵宾盛会。
"辄持薄技":于是持这微薄技艺,
"上侑清欢":上前助兴雅乐。
"未敢自专":不敢擅自做主,
"伏候处分":恭候差遣。
"竹竿子问":竹竿子问道:
"既有清歌妙舞":既然有美妙歌舞,
"何不献呈":为何不呈现出来。
"二舞者答":两位舞者答:
"旧乐何在":旧时的乐曲在哪里。
"竹竿子再问":竹竿子再问:
"一部俨然":整部乐曲完备如初。
"二舞者答":两位舞者答:
"再韵前来":请允许我们重新起舞。
"乐部唱剑器曲破":乐部开始演唱《剑器》曲破,
"作舞一段了":表演一段剑舞后,
"二舞者同唱霜天晓角":两位舞者同唱《霜天晓角》:
"荧荧巨阙":巨阙剑闪烁寒光,
"左右凝霜雪":左右凝结着霜雪。
"且向玉阶掀舞":暂且在玉阶前起舞,
"终当有、":终将会、
"用时节":有施展的时节。
"唱彻":(唱毕)众人传唱。
"人尽说":人们都称赞。
"宝此制无折":珍视这剑器不折断。
"内使奸雄落胆":对内使奸雄胆寒,
"外须遣、":对外要、
"豺狼灭":消灭豺狼。
"乐部唱曲子":乐部再次演唱曲子,
"作舞剑器曲破一段":舞者表演《剑器曲破》片段后。
# 曲破:舞蹈的精华部分。由中板到急板,包括从“入破”到“杀衰”六遍。
"竹竿子念":竹竿子(宋代戏曲中负责念白的角色)念白:
"伏以断蛇大泽":想那汉高祖于沛县大泽斩白蛇起义,
"逐鹿中原":逐鹿中原成就帝业。
"佩赤帝之真符":身佩赤帝(刘邦自称赤帝之子)的祥瑞信物,
"接苍姬之正统":继承周王朝(苍姬代指周朝)的正统。
"皇威既振":皇威既已震慑天下,
"天命有归":天命归于刘氏。
"势虽盛于重瞳":虽项羽(重瞳指项羽)势力强盛,
# 重瞳:帝王的眼睛,代称项羽。
"德难胜于隆准":但刘邦仁德终胜。
# 隆准:指汉高祖刘邦。
"鸿门设会":鸿门宴上,
"亚父输谋":范增(亚父)献计。
# 亚父:敬称,表示仅次于父亲的尊长。这里指项羽对范增的尊称。
"徒矜起舞之雄姿":却徒然夸耀项庄舞剑的勇武,
"厥有解纷之壮士":最终成就了项伯(解救刘邦的项氏族人)这化解危机的壮士。
"想当时之贾勇":遥想当时众将奋勇争先的激烈场面,
"激烈飞扬":激烈飞扬;
"宜后世之效颦":而后世模仿者只能效颦(东施效颦),
"回旋宛转":舞姿回旋宛转。
"双鸾奏技":双鸾(舞者代称)献艺,
"四坐腾欢":四座欢腾。
"乐部唱曲子":乐部继续奏乐,
"舞剑器曲破一段":舞者再舞《剑器曲破》。
"竹竿子勾":竹竿子勾引(召唤动作),
"念":念白:
"伏以云鬟耸苍璧":看那舞者云鬓高耸如苍玉,
"雾縠罩香肌":雾纱轻笼着芳香肌肤。
"袖翻紫电以连轩":衣袖翻飞似紫电划破长空,
# 连轩:飞舞貌。
"手握青蛇而的皪":手中剑光如青蛇游动闪烁。
"花影下、":花影下面、
"游龙自跃":仿佛游龙腾跃,
"锦裀上、":锦缎地毯上、
"跄凤来仪":好似彩凤来仪。
"轶态横生":奇异的舞态横生,
# 轶态:飘逸的情态。
"瑰姿谲起":瑰丽的姿势变幻莫测。
"倾此入神之技":倾尽这入神的绝技,
"诚为骇目之观":实在是令人惊叹的奇观。
"巴女心惊":巴地女子(喻指普通观众)心惊胆战,
"燕姬色沮":燕地歌姬(喻指专业舞者)黯然失色。
"岂唯张长史草书大进":不仅张旭(草圣)的书法因此精进,
# 张长史:张旭。
"抑亦杜工部丽句新成":连杜甫(杜工部)也写出新的佳句。
# 杜工部:杜甫。
"称妙一时":堪称一时绝妙,
"流芳万古":必将流芳千古。
"宜呈雅态":理应呈现这优雅舞姿,
"以洽浓欢":以助长欢愉气氛。
"乐部唱曲子":乐部奏乐,
"舞剑器曲破一段":舞者第三次表演《剑器曲破》,
"竹竿子念":竹竿子念白:
"项伯有功扶帝业":项伯有功辅佐帝王大业,
"大娘驰誉满文场":公孙大娘(唐代著名剑舞者)舞技名扬文坛。
# 大娘:公孙大娘。
"合兹二妙甚奇特":二者绝技结合何等奇妙,
"堪使佳宾酹一觞":足以让嘉宾举杯敬酒。
"霍如羿射九日落":剑光霍霍如后羿射落九日,
"矫如群帝骖龙翔":身姿矫健似众仙驾驭飞龙。
"来如雷霆收震怒":起势如雷霆收怒,
"罢如江海凝清光":收势如江海凝结清光。
"歌舞既终":歌舞结束,
"相将好去":请诸位慢慢退场。
"念了":念白,
"二舞者出队":二舞者列队退场。
南宋政治家、词人
史浩(1106~1194),南宋政治家、词人。字直翁,号真隐居士,谥忠定,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宋高宗绍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宋孝宗即位时,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其诗词文辞畅达,内容多唱酬、赠别、祝寿之作。诗词往往表现出富贵雍容、安乐闲逸之趣。代表作品有《采莲·寿乡词》《太清舞》《柘枝舞》等。
1. 分段赏析
“声之融曳,思舞态之飘飖”以声韵流动暗喻舞姿轻盈,开篇即营造出视听交融的意境。“爰有仙童,能开宝匣”借“仙童”意象赋予舞蹈超凡脱俗的神性,而“佩干将莫邪之利器,擅龙泉秋水之嘉名”则通过名剑典故(干将、莫邪、龙泉剑)强化剑器的历史厚重感,暗示舞蹈的刚烈与锋芒。后文“鼓三尺之莹莹,云间闪电;横七星之凉凉,掌上生风”以短句排比,将剑光比作闪电、北斗,既呼应剑器舞的凌厉动态,又以“七星”暗合唐代剑舞常见的星象图腾。“伏以断蛇大泽,逐鹿中原”以刘邦斩白蛇起义、楚汉争霸隐喻历史纷争,而“鸿门设会,亚父输谋”直引《史记》典故,通过“徒矜起舞之雄姿,厥有解纷之壮士”点明项庄舞剑的虚实意图。此处舞者“一人欲刺右汉装者,一人翼蔽之”的表演设计,既还原历史场景,又以“激烈飞扬”“回旋宛转”对比剑舞的凌厉与克制,暗含对南宋主战与主和之争的讽喻。唱词“内使奸雄落胆,外须遣、豺狼灭”更以直白语言点明剑舞的军事隐喻,呼应南宋抗金的时代背景。“云鬟耸苍璧,雾縠罩香肌”以服饰细节刻画公孙大娘的英姿,其“袖翻紫电”“手握青蛇”的动态描写,化用杜甫“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的意象,突显剑舞的迅疾与飘逸。而“张长史草书大进”一句,巧妙串联舞蹈与书法的共通性——公孙大娘的剑势节奏激发张旭草书的狂放笔意,体现唐代艺术“以舞入书”的美学传统。此处通过历史人物互动,将剑舞从单纯的技艺升华为文化符号,赋予其跨越时空的艺术生命力。“项伯有功扶帝业,大娘驰誉满文场”以对仗句式总结鸿门宴与公孙大娘的双重叙事,既肯定历史功绩,又凸显艺术成就。“霍如羿射九日落”四句复现杜甫诗句,形成历史回响,将剑舞的视觉震撼与家国情怀相融合。末句“杜工部丽句新成”则借杜甫诗才升华主题,暗示舞蹈不仅是技艺展示,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全篇以“歌舞既终,相将好去”收尾,余韵悠长,呼应开篇的“声之融曳”,形成闭环结构。
上一篇:宋·史浩《临江仙·劝酒》
下一篇:宋·史浩《卜算子·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