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永绣工":白昼漫长适合刺绣劳作,
"减却一线":因昼长减少了一丝夜间的针线活,
"节临短至":节气临近夏至。
"幸有杯盘":幸好有杯盘,
"随分快乐":随意地享受快乐,
"□得醺醺醉":姑且喝得醉醺醺。
"寻思尘世":思索这人间世事,
"寒来暑往":寒冷过去暑热来临,
"冻极又还热炽":冷到极致又回到酷热。
"恰如个、":就像那、
"脾家疟疾":脾脏的疟疾,
"比著略长些子":比起它来只是稍微长一点。
"人生百岁":人生百年,
"一年一发":一年发作一次,
"且是不通医治":而且无法医治。
"两鬓青丝":两鬓的黑发,
"皆伊染就":都是被它染成,
"今已星星地":如今已斑白如星。
"除非炉内":除非在丹炉之内,
"龙盘虎绕":龙盘绕虎环绕,
"养得大丹神水":修炼出金丹神水。
"却从他、":任凭那、
"阴阳自变":阴阳自然变化,
"卦分泰否":卦象分为泰卦与否卦。
南宋政治家、词人
史浩(1106~1194),南宋政治家、词人。字直翁,号真隐居士,谥忠定,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宋高宗绍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宋孝宗即位时,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其诗词文辞畅达,内容多唱酬、赠别、祝寿之作。诗词往往表现出富贵雍容、安乐闲逸之趣。代表作品有《采莲·寿乡词》《太清舞》《柘枝舞》等。
1. 分段赏析
上片:开头“日永绣工,减却一线,节临短至。”这三句点明夏至时节的特点。“日永”指白昼最长,“绣工减却一线”暗合古代夏至“昼长夜短”的民俗,因白昼渐短绣女可稍歇针线。“节临短至”中“短至”是夏至的别称,与冬至“长至”相对,简洁交代节气到来。“幸有杯盘,随分快乐,□得醺醺醉。”此句写夏至时节的生活情趣。“幸有杯盘”言庆幸有酒食相伴,“随分快乐”即随遇而安、自得其乐,“□得醺醺醉”以饮酒微醺的状态,传递出对当下生活的满足,笔触轻松,流露随兴而乐的心境。“寻思尘世,寒来暑往,冻极又还热炽。”由眼前乐事转入对世事的思考。“寒来暑往”“冻极热炽”概括四季轮回、气候更替,语言质朴,却暗含对人生冷暖无常的感慨,为下片作铺垫。“恰如个、脾家疟疾,比著略长些子。”此句以比喻写尘世变化。将“寒来暑往”比作“脾家疟疾”(脾病引发的疟疾),言其如病症般反复无常,又以“略长些子”调侃其持续时间之长,幽默中带无奈。下片:“人生百岁,一年一发,且是不通医治。”转入对人生的慨叹。“一年一发”将人生比作每年发作的“病症”,“不通医治”直言生命短暂不可逆,以直白的语言道尽岁月无情,打破对长寿的幻想,凸显时光易逝的悲凉感。“两鬓青丝,皆伊染就,今已星星地。”以细节刻画衰老。“青丝”代指黑发,“星星”形容白发点点,“皆伊染就”将岁月拟人化,生动展现年华流逝的痕迹,情感沉郁,与上片的“醺醺醉”形成对比,深化人生苦短的感慨。“除非炉内,龙盘虎绕,养得大丹神水。”写道教炼丹的场景。“却从他、阴阳自变,卦分泰否。”以《周易》哲理收束全篇。“阴阳自变”“卦分泰否”指顺应自然规律与人生吉凶,表明作者最终回归“随遇而安”的态度:既知生死无常,便坦然接受阴阳变化、吉凶交替,语言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