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íng
zūn
lǎo
huì
zhì
kǒu
hào
èr

朝代:宋作者:史浩浏览量:1
shān
zài
piāo
miǎo
jiān
xiāng
wàng
tóng
shì
xiāng
guān
zūn
chǐ
齿
chéng
gāo
huì
qiě
qiǎn
zūn
léi
yuè
shòu
寿
yán
qīng
huí
xuě
wén
jǐn
rào
yún
huán
zuì
guì
lǎo
xíng
kàn
zhá
bān

译文

山峦在虚无缥缈的云雾之间,彼此相望同属一个故乡的城关。为尊崇德高年长者举办盛大聚会,且用酒器斟满美酒,使老者欢颜。歌声停歇时青年乐工侍奉长者,舞蹈结束后锦绣缠绕云鬓发鬟。且看朝廷的尊老诏令在此地颁行兑现。

逐句剖析

"山在虚无缥缈间":山峦在虚无缥缈的云雾之间,

"相望同是一乡关":彼此相望同属一个故乡的城关。

"欲尊德齿成高会":为尊崇德高年长者举办盛大聚会,

"且遣樽罍悦寿颜":且用酒器斟满美酒,使老者欢颜。

"歌罢青丝回雪发":歌声停歇时青年乐工侍奉长者,

"舞余文锦绕云鬟":舞蹈结束后锦绣缠绕云鬓发鬟。

"贵老行看一札颁":且看朝廷的尊老诏令在此地颁行兑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四明尊老会致语口号(其二)》是南宋史浩所作的七言律诗,全诗通过描写四明地区的尊老聚会,展现了对老者的敬重与对传统美德的弘扬。史浩任地方官时推行多项惠民举措,这首诗将尊老礼仪与实际治理行动相结合,既赞美了老者的德行,又展现了将敬老传统转化为社会治理的理念,体现了诗人对基层民生的关注和对尊老风尚的倡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政治家、词人

史浩(1106~1194),南宋政治家、词人。字直翁,号真隐居士,谥忠定,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宋高宗绍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宋孝宗即位时,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其诗词文辞畅达,内容多唱酬、赠别、祝寿之作。诗词往往表现出富贵雍容、安乐闲逸之趣。代表作品有《采莲·寿乡词》《太清舞》《柘枝舞》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第一句“山在虚无缥缈间”描绘的山间云雾,对应《四明山志》中“山峰时隐时现”的记载,这里的“山”,并非单纯实指某一座具体的山,而是通过对山这种意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宛如仙境般的氛围。它为整首诗奠定了一种美好的基调,仿佛四明之地是一处远离尘世喧嚣的世外桃源,为后文描写尊老聚会的和谐美好做了铺垫。同时,山的高远与缥缈,也暗含着老者阅历深厚、境界高远,仿佛他们如同那高山,有着令人敬仰的高度。第二句“相望同是一乡关”,此句承接上句,将视角拉回现实。宋代四明地区家族聚居紧密,史浩家族的义庄覆盖方圆百里,这种“同乡”情谊正是当地尊老传统的社会基础。“相望”二字,既体现了乡亲们彼此之间相互守望、相互关怀的紧密联系,也点明了大家因共同的地域而产生的归属感。“同是一乡关”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地域上的认同感,它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为尊老会的举办营造了亲切、和睦的氛围,也解释了为何大家能够相聚在一起,因为大家都是同乡,有着浓厚的乡情纽带。三四句“欲尊德齿成高会,且遣樽罍悦寿颜。”点明宴会主旨。用“德齿”(品德和年龄)作为聚会准则,呼应了宋代官方推行的乡饮酒礼——按《宋史》记载,宴会中德高望重的长者坐首席。史浩当时担任绍兴知府,这场聚会很可能是地方官府组织的敬老活动。“樽罍”(酒器)不仅是饮酒工具,更象征着以礼仪教化民众的传统。宋代规定三品以上官员才能使用特定礼器,诗中用这些器物暗示养老礼仪的庄重性。五六句“歌罢青丝回雪发,舞余文锦绕云鬟。”描写的是歌舞场面。这一联生动地描绘了聚会中的娱乐场景。“青丝”指黑色的头发,常用来形容年轻人;“雪发”则代表白色的头发,象征着老者。“歌罢青丝回雪发”,意思是歌舞表演结束后,年轻人围绕在老者身边,小心侍奉。这句话展现了老少欢乐和谐的场面,又进一步深化了全诗的主题。“文锦”指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云鬟”形容妇女的发髻如云般浓密。“舞余文锦绕云鬟”描绘了舞者身着华丽的彩衣,发髻高耸如云,在翩翩起舞后,那飘动的彩衣环绕着她们的发髻,画面绚丽多彩。这句诗通过对歌舞场景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聚会的热闹与精彩,也从侧面反映出人们对老人们的用心安排,希望用丰富的娱乐活动让他们度过愉快的时光。最后一句“□□□□□□醉,贵老行看一札颁。”收束全诗。虽然诗句中部分文字缺失,但从整体诗意和上下文来看,“□□□□□□醉”应是描述在这场尊老会中,大家尽情畅饮、沉醉其中的欢乐情景,又一步强调了聚会的热烈氛围和人们的喜悦心情。史浩任地方官时曾推行过多种惠民政策,这句诗很可能是暗指他颁布的养老条例(如宋代《淳熙恤孤贫法》规定赐高龄者布帛)。作为地方官员,史浩的诗多关注基层民生,这里将宴会场景与政策落实联系起来,让敬老从礼仪升华为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史浩《显仁皇太后挽辞 其二》

下一篇:宋·史浩《童丱须知 膳羞八篇 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