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iān
yīng
·
·
shǒu
suì

朝代:宋作者:史浩浏览量:1
xuě
xiāo
chūn
qiǎn
tīng
bào
zhú
sòng
qióng
jiāo
huā
dài
dàn
zān
míng
liè
chù
dài
yán
kāi
yàn
jiè
bǎi
qiān
méi
shòu
寿
pěng
jīn
zhǎn
zuì
jué
shì
xiǎo
táo
xīn
chè
zhēng
yán
fěn
miàn
bàn
pín
gào
shǒu
suì
tōng
xiāo
fàng
shēng
sàn
jiǔ
yùn
zhāo
xiá
hán
chóng
cuì
què
fèng
píng
xiāng
nuǎn
xiào
mǎn
shēn
huā
yǐng
yáo
zhǐ
zhū
lián
shēn
yuàn
dài
dào
liǎo
dào
shēng
wěn
shuì
míng
nián
xiāng
jiàn

译文

新年将至,积雪已开始融化,空气中透出微微的早春气息。爆竹声里,人们纷纷送走穷神,椒酒已经备下,以便新年到来时饮用,家家户户男男女女一齐团聚,华灯宝炬照得四处亮如白昼,伴着阵阵鸦鸣,盛大的除夕夜宴开始了。恭祝我长命百岁,寿比南山,家中的晚辈们齐齐举起盛满佳酿的酒杯。更让人惊喜的是,家中的小桃红刚好在新年将至时绽开了花朵,朵朵红花宛如佳人的粉面,争奇斗妍,美不胜收。家中的女眷们。早就互相反复叮嘱着,一直守岁到天亮,除夕要通宵奏乐歌舞,不要让它消散。等到宴会结束后,一个个皆因饮酒而脸上红霞纷飞,愈觉春衫单薄,不胜夜寒,却又对那香暖的卧室的渴望变得越来越强烈了。室内烛影摇红,把点点花影洒落身上,竟以为是落上的灰尘而笑着拍打,然后指着远远的绣闺。等到了闺房前,还不忘嘱咐前来送她的姐妹们:好好睡上一觉,等明年咱们再相见。

逐句剖析

"雪消春浅":新年将至,积雪已开始融化,空气中透出微微的早春气息。

"听爆竹送穷":爆竹声里,人们纷纷送走穷神,

# 送穷:谓送走穷神。

"椒花待旦":椒酒已经备下,以便新年到来时饮用,

# 椒花:这里是指椒酒,即用椒花浸制的酒。梁宗懍《荆楚岁时记》:“俗有岁首用椒酒。椒花芬香,故采花以贡樽。”

"系马合簪":家家户户男男女女一齐团聚,

"鸣鸦列炬":华灯宝炬照得四处亮如白昼,

"几处玳筵开宴":伴着阵阵鸦鸣,盛大的除夕夜宴开始了。

# 玳筵:指精美华贵的筵席。玳,即玳瑁,海中龟形动物,甲壳光滑,有褐色和淡黄色相间的花纹,可作装饰品。

"介我百千眉寿":恭祝我长命百岁,寿比南山,

# 介我百千眉寿:语出《诗经·豳风·七月》:“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介,求。眉寿,长寿,多用作祝颂语。苏轼《次韵郑介夫》诗中有“祝君眉寿似增川”句。

"齐捧玉壶金盏":家中的晚辈们齐齐举起盛满佳酿的酒杯。

"最奇绝":更让人惊喜的是,

"是小桃新坼":家中的小桃红刚好在新年将至时绽开了花朵,

# 坼:原指裂开,此指开花。,小桃:指小桃红,即凤仙花,又名指甲花。本为夏季开花,如今除夕开放,故称“最奇绝”。

"争妍粉面":朵朵红花宛如佳人的粉面,争奇斗妍,美不胜收。

"女伴":家中的女眷们。

"频告语":早就互相反复叮嘱着,

"守岁通宵":一直守岁到天亮,

"莫放笙歌散":除夕要通宵奏乐歌舞,不要让它消散。

"酒晕朝霞":等到宴会结束后,一个个皆因饮酒而脸上红霞纷飞,

"寒欺重翠":愈觉春衫单薄,不胜夜寒,

"却忆凤屏香暖":却又对那香暖的卧室的渴望变得越来越强烈了。

# 凤屏:绘有凤凰的屏风,这里是指屏风后的内室。

"笑拂满身花影":室内烛影摇红,把点点花影洒落身上,竟以为是落上的灰尘而笑着拍打,

"遥指珠帘深院":然后指着远远的绣闺。

"待到了":等到了闺房前,

"道一声稳睡":还不忘嘱咐前来送她的姐妹们:好好睡上一觉,

"明年相见":等明年咱们再相见。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喜迁莺(其五·守岁)》是宋代史浩创作的节日词作。上片以一系列意象,勾勒出富贵宅邸的节日盛景,通过烛影摇红与器皿辉映的细节,营造出温馨祥和的守岁氛围;下片转写闺阁场景,描绘女眷们相约守岁通宵,却在酒酣耳热之际,带着微醺意态返回后院,临别时叮咛姊妹好梦与来会的俏皮对话。全词通过工笔描摹与口语化表达的结合,既展现节庆场景的富丽堂皇,又捕捉女性群体特有的温婉情趣,人物语言生动逼真,生活场景跃然纸上,洋溢着浓郁的民俗风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政治家、词人

史浩(1106~1194),南宋政治家、词人。字直翁,号真隐居士,谥忠定,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宋高宗绍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宋孝宗即位时,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其诗词文辞畅达,内容多唱酬、赠别、祝寿之作。诗词往往表现出富贵雍容、安乐闲逸之趣。代表作品有《采莲·寿乡词》《太清舞》《柘枝舞》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节物风情词。通过白描手法描绘除夕夜宴的华灯宝炬、女眷守岁的醉态花影等细节,表现出宋代士族家庭守岁时的节日欢愉与生活情趣。

2. 写作手法

用典:本词用典突出,如​​上片“介我百千眉寿”一句,化用《诗经·豳风·七月》“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典故,以周代献酒祝寿的礼仪暗含对家族长辈的敬重,呼应后文“齐捧玉壶金盏”的献酒场景,体现儒家孝悌文化。而“椒花待旦”则暗引晋代除夕献君王的《椒花颂》传统,椒酒既指驱寒的节俗饮品,亦隐喻对新年国泰民安的祈愿,赋予宴饮以政治伦理意涵。拟人:词中“小桃新坼,争妍粉面”赋予桃树人格化特质,“争妍”如少女竞逐美貌,“粉面”更拟其娇羞情态,将植物生长转化为生命力的戏剧性展演。“寒欺重翠”则赋予低温以侵略性人格,“欺”字既写衣单难御的体感,又暗含自然时序对人类活动的压迫感,与后文“酒晕朝霞”的暖色形成张力。“笑拂满身花影”尤具巧思:醉者误将投影作落花轻拂,通过动作错位将花影人格化为可互动对象,既显慵懒醉态,又使静态场景顿生灵动。这些拟人化描写突破物我界限,使节庆图景兼具现实质感与诗意想象。

3. 分段赏析

词的​​上片,“雪消春浅”以冰雪消融、春意初萌的时令特征开篇,既暗示冬去春来的时序流转,又暗含辞旧迎新的节庆氛围。“听爆竹送穷,椒花待旦”连用“爆竹送穷”与“椒酒待旦”两大除夕习俗,前者以爆竹驱邪迎祥,后者以椒酒祈福长寿,视听结合间渲染出热闹非凡的节庆场景。“系马合簪,鸣鸦列炬”四字短句密集铺陈:士人卸马系缰、女子头饰相映,鸦鸣声中火把列队,以动态画面展现宴饮场所的华美与人流攒动的热烈。“几处玳筵开宴”总括全貌,“玳筵”以玳瑁纹饰的贵重器物点明宴席规格,凸显士族阶层的奢靡生活。“介我百千眉寿”化用《诗经》典故,以“介眉寿”直抒对长辈的祝寿之忱,呼应后文“齐捧玉壶金盏”的献酒场景,体现家族内部的孝悌伦理。“最奇绝,是小桃新坼”笔锋陡转,借冬季反常开放的桃红(小桃红)暗喻祥瑞,以“争妍粉面”的拟人化笔法赋予自然景物以生命活力,为庄重的守岁场景注入灵动意趣。词的下片,“女伴,频告语”转入女性视角,通过“频告语”的重复动作,刻画出少女们相约守岁的雀跃情态。“守岁通宵,莫放笙歌散”直述守岁习俗,而“酒晕朝霞”以酒后红晕比作朝霞,既写实又暗含彻夜欢宴的纵情之态。“寒欺重翠”笔锋微转,以“寒”字点出夜深气温骤降,与“重翠”(浓绿衣饰)形成冷暖对比,暗示欢愉背后的倦意萌生。“却忆凤屏香暖”借回忆闺阁温暖反衬当下寒意,虚实相生间流露女性细腻情感。“笑拂满身花影”堪称词眼:醉眼朦胧中误将花影作尘埃轻拂,以动作细节传神刻画酩酊之态;“遥指珠帘深院”则以手势引导视线,将空间从喧嚣宴席引向幽深内室,形成场景切换的蒙太奇效果。“待到了,道一声稳睡”以口语化叮嘱收尾,“稳睡”既含对姐妹的关怀,又暗含“一夜连双岁”的时间流转意识,而“明年相见”的期约更将除夕的短暂欢聚延伸为对来年重逢的永恒守望,余韵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史浩《剑舞》

下一篇:宋·史浩《次韵贲长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