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ín
jiāng
xiān
·
·
quàn
jiǔ

朝代:宋作者:史浩浏览量:1
shèng
xián
jiē
zhǐ
jiào
yǐn
zhě
liú
míng
wàn
huā
cóng
jiǔ
miǎn
chí
tái
réng
jiù
guàn
guǎn
yǒu
xīn
shēng
shí
zuì
xiāng
zhēn
quán
shèng
fāng
zhàng
péng
yíng
shì
fēi
róng
guān
qíng
bǎi
bēi
tòng
yǐn
zhěn
pīn
chūn
chéng

译文

自古以来圣贤之人大多寂寞孤独,只让那些饮酒作乐的人留下了名声。在万花丛中,酒水多得如同积水成潭。池台依旧保持着往昔的模样,歌声和管乐又有了新的曲调。想要知道醉酒后真正快乐的境地,它完全胜过那方丈、蓬莱、瀛洲等仙山。是非对错、荣耀耻辱都不再放在心上。一定要痛痛快快地饮下百杯美酒,哪怕醉后一觉醒来带着春日的宿醉也心甘情愿。

逐句剖析

"自古圣贤皆寂寞":自古以来圣贤之人大多寂寞孤独,

"只教饮者留名":只让那些饮酒作乐的人留下了名声。

"万花丛里酒如渑":在万花丛中,酒水多得如同积水成潭。

"池台仍旧贯":池台依旧保持着往昔的模样,

"歌管有新声":歌声和管乐又有了新的曲调。

"欲识醉乡真乐地":想要知道醉酒后真正快乐的境地,

"全胜方丈蓬瀛":它完全胜过那方丈、蓬莱、瀛洲等仙山。

"是非荣辱不关情":是非对错、荣耀耻辱都不再放在心上。

"百杯须痛饮":一定要痛痛快快地饮下百杯美酒,

"一枕拼春酲":哪怕醉后一觉醒来带着春日的宿醉也心甘情愿。

# 拼:一作拚。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临江仙·劝酒》是宋代史浩创作的词作。此词上阕先借古言指出饮酒留名,再描绘万花丛中宴饮的盛大场景,展现出池台依旧、歌管常新的热闹氛围;下阕则将醉乡之乐与传说中的仙山相比,强调醉后可忘却是非荣辱,表达出超然物外的心境,进而直言劝人痛饮,哪怕醉后宿醉也在所不惜。全词以明快的语言,劝人纵情饮酒、享受逍遥自在的生活,体现出旷达超脱的人生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政治家、词人

史浩(1106~1194),南宋政治家、词人。字直翁,号真隐居士,谥忠定,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宋高宗绍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宋孝宗即位时,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其诗词文辞畅达,内容多唱酬、赠别、祝寿之作。诗词往往表现出富贵雍容、安乐闲逸之趣。代表作品有《采莲·寿乡词》《太清舞》《柘枝舞》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自古圣贤皆寂寞,只教饮者留名”两句开篇便引经据典,化用李白“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的诗意,以一种旷达的口吻指出自古以来圣贤之人往往孤独寂寥,而只有纵情饮酒之人能留下声名,为全词奠定了饮酒作乐的基调,同时也暗含对世俗功名利禄的不屑,为后文劝酒做铺垫。“万花丛里酒如渑。池台仍旧贯,歌管有新声”三句描绘宴饮场景。“万花丛里酒如渑”,“万花丛”点明宴饮之地繁花似锦、环境优美,“酒如渑”则用夸张手法形容酒水之多,突出宴饮的盛大与欢愉;“池台仍旧贯,歌管有新声”,“池台仍旧贯”说明此地池台依旧保持着往日的风貌,给人以熟悉之感,“歌管有新声”则表明虽然环境未变,但宴会上的歌声、乐声却新颖动听,新旧交织,展现出宴饮场合既有往昔的韵味又有新鲜活力。“欲识醉乡真乐地,全胜方丈蓬瀛”两句通过对比来表达饮酒之乐。“醉乡”指醉酒后的境界,诗人认为想要了解真正快乐的地方,那就是沉醉后的境界,它远远胜过传说中的方丈、蓬瀛等仙山,将饮酒后的精神世界与神仙居所相比,极力渲染醉酒带来的愉悦与超脱,进一步强调饮酒之乐的美妙。“是非荣辱不关情。百杯须痛饮,一枕拼春酲”三句直抒胸臆,点明主旨。“是非荣辱不关情”表明在醉酒的状态下,世间的是非对错、荣耀耻辱都不再放在心上,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态度;“百杯须痛饮”直接劝人尽情畅饮,“百杯”夸张地突出饮酒数量之多,“痛饮”强调要尽兴;“一枕拚春酲”则说哪怕饮醉后,次日醒来带着春日宿醉的不适,也在所不惜,将劝酒之意推向高潮,淋漓尽致地展现出诗人对饮酒作乐、逍遥自在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黄庚《六月白菊》

下一篇:宋·史浩《剑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