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舟稳桃花浪":木兰舟在桃花盛开、波浪起伏的水面上平稳前行,
# 桃花浪:即桃花汛。农历二三月桃花盛开时节,冰化雨积,河水猛涨,称为桃花讯。
"重到清溪上":我再次来到这清澈的溪边。
# 清溪:清澈的溪水。
"刘郎惆怅武陵迷":我像当年的刘郎一样,为迷失在这如武陵般的仙境而惆怅。
# 武陵迷:指武陵郡太守欲去桃花源,“遂迷,不复得路。”暗示仙境难到。,刘郎:指南阳刘子骥,他欲探桃花源,未果,不久病死。
"无限落英飞絮、":眼前有无数的落花和飞絮、
# 落英:指落花。
"水东西":随着水流向东西两边飘去。
"玉觞潋滟谁相送":华丽的酒杯中酒波荡漾,可如今还有谁能与我一同饮酒畅欢呢,
# 潋滟:水满溢的样子,此指酒从杯中溢出。,玉觞:玉制的酒杯。
"一觉扬州梦":这一场欢愉就如同在扬州的一场大梦。
"不知何物最多情":不知道世间什么东西是最有情的。
"惟有南山不改、":只有那南山始终没有改变、
"旧时青":依旧保持着旧日的青葱。
北宋词人
晁端礼(1046~1113),北宋词人。字次膺,任城(今山东济宁)人。熙宁六年进士,曾任县令,因忤逆上官而罢官,晚年受蔡京推荐,为大晟府协律郎,未受命而卒。晁端礼因长期闲居,词中多表现人生失意的情怀,颇有遒劲超旷之作。其词音韵和谐,文辞清丽。代表作品有《水龙吟》《绿头鸭》。著有《闲斋琴趣外篇》。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感怀词。描绘了词人乘木兰舟在桃花浪中重到清溪的情景,以刘郎误入武陵的典故,展现自己面对熟悉之地却有陌生之感的惆怅,“无限落英飞絮、水东西”描绘出落花飞絮随水漂流的画面,渲染出伤感氛围。“玉觞潋滟谁相送。一觉扬州梦”,借酒与“扬州梦”典故,表达对往昔的追思。最后以“惟有南山不改、旧时青”,通过南山依旧青葱与人事变化对比,强化了物是人非的感慨。
2. 分段赏析
上片:“木兰舟稳桃花浪。重到清溪上”描绘出一幅优美的画面,“木兰舟”给人一种精致、高雅的感觉,“稳”字体现出舟行的平稳,“桃花浪”则描绘出水面上桃花盛开、波浪起伏的美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重到清溪上”,“重到”二字暗示了词人对这个地方的熟悉和眷恋,也为下文的抒情做了铺垫。“刘郎惆怅武陵迷。无限落英飞絮、水东西”此句中,词人以刘郎自比,“惆怅”“迷”等词语直接表达了他内心的迷茫和惆怅。“武陵”在古代诗词中常常象征着仙境或美好的地方,这里暗示了词人所处的环境虽然美好,但却让他感到迷失。“无限落英飞絮、水东西”,描绘出无数的落花和飞絮随着水流向东西两边飘去的景象,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美好事物的消逝,进一步强化了词人的惆怅之情。下片:“玉觞潋滟谁相送。一觉扬州梦”中“玉觞潋滟”描绘出华丽的酒杯中酒波荡漾的景象,“谁相送”则表达了词人的孤独和寂寞。“一觉扬州梦”,将眼前的欢愉比作一场梦,体现出词人对人生的虚幻感,暗示了这一切都如梦般短暂和虚无。“不知何物最多情。惟有南山不改、旧时青”此句以反问开头,“不知何物最多情”,引发读者的思考。“惟有南山不改、旧时青”,通过南山的永恒不变,与世事的无常形成鲜明对比,深化了词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南山在这里象征着永恒和不变,而世事则如落花、飞絮般短暂和虚幻,表达了词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之情。
上一篇:宋·晁端礼《满庭芳·绿绕群峰》
下一篇:宋·晁端礼《木兰花·苦春宵漏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