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uò
mián
jiù
shū​

朝代:宋作者:叶梦得浏览量:1
qīng
dēng
xiāng
duì
jiǔ
mián
yōng
cuì
rén
bàn
chán
biàn
便
néng
wàng
zhù
xiāng
shí
yān
jiā
zhǐ
jīng
sān
yuè
shì
guān
xīn
chuàng
shí
nián
màn
zhǎn
cán
shū
ān
yòng
néng
yóu
jué
wéi
biān

译文

一盏青灯相伴,我久久无法入眠,裹着柔软的毛皮衣物,却没有谁能陪我在夜里静修。​关上房门,便能忘却外界的足迹与纷扰,点燃香料,炉中的烟气不时地袅袅升起,自行接续。​离开家乡,屈指一算,竟已惊觉过了三个月,回首往事,那些牵动心绪的世事,让人在十年光阴的流逝中倍感悲伤。​随意翻开残破的旧书,又有什么用处呢,或许我还想像孔子那样,为了深入研读而把编联竹简的皮绳翻断吧。​

逐句剖析

"青灯相对久无眠":一盏青灯相伴,我久久无法入眠,

"拥毳无人伴夜禅":裹着柔软的毛皮衣物,却没有谁能陪我在夜里静修。

# 禅:四库本作闲。

"闭户便能忘屦迹":​关上房门,便能忘却外界的足迹与纷扰,

"炷香时自续炉烟":点燃香料,炉中的烟气不时地袅袅升起,自行接续。​

"辞家屈指惊三月":离开家乡,屈指一算,竟已惊觉过了三个月,

"抚事关心怆十年":回首往事,那些牵动心绪的世事,让人在十年光阴的流逝中倍感悲伤。​

"漫展残书亦安用":随意翻开残破的旧书,又有什么用处呢,

"可能犹欲绝韦编":或许我还想像孔子那样,为了深入研读而把编联竹简的皮绳翻断吧。​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独坐不得眠读旧书》是宋代叶梦得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歌首联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颔联描绘出诗人闭门独处,伴着炉烟的情景;颈联抒发了离家三月的感慨和对十年往事的悲伤;尾联体现诗人想像孔子一样刻苦治学的愿望,表达了对读书用处的思考以及想要刻苦治学的愿望。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运用了借景抒情等写作手法,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文学家

叶梦得(1077~1148),南宋文学家。字少蕴,号石林,长洲(今属江苏苏州)人。绍圣进士,绍兴元年任江东安抚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行宫留守。颇致力于防务及军饷供应。叶梦得学问博洽,精熟掌故,诗词文皆工。诗歌笔力雄厚,风格多样,或豪宕悲壮,或疏快洒脱,犹有北宋诗人遗风,颇为时人所重。其词以南渡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早期词不出传统题材,作风婉丽;南渡以后,经战火的洗礼,词风一变为激昂慷慨。词风接近苏轼,间有感怀时事之作。著有《建康集》《石林词》《石林诗话》《避暑录话》《石林燕语》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诗由宋代叶梦得创作,该诗创作于宋室南渡后。叶梦得在1138年时,可能因远离家乡,心中有所感慨,同时又对过去十年的往事难以释怀,于是写下此诗,抒发自己的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抒怀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青灯相伴下难以入眠,闭门独处,伴着炉烟,感慨离家三月,悲伤十年往事,以及对读书用处思考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治学的渴望。

2. 写作手法

用典:“漫展残书亦安用,可能犹欲绝韦编”运用了孔子“韦编三绝”的典故。“韦编三绝”说的是孔子晚年反复研读《周易》,致使编联竹简的皮绳(韦)多次磨断,以此体现孔子对学问的刻苦钻研与执着追求。在诗中,叶梦得先写自己随意翻开残破的旧书,疑惑这样做是否有用,随后笔锋一转,提到“可能犹欲绝韦编”,意思是或许自己还想像孔子那样,为了深入研读书籍而让编联竹简的皮绳磨断。这里诗人借“韦编三绝”的典故,将自己对旧书的翻阅与孔子刻苦治学的行为联系起来,既呼应了前文“读旧书”的情境,又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即便在孤寂处境中,仍渴望像孔子一样潜心治学、钻研学问的愿望,使情感的抒发更为含蓄且富有文化底蕴。

3. 分段赏析

首联“青灯相对久无眠,拥毳无人伴夜禅”描绘出诗人在青灯的陪伴下久久无法入眠,裹着柔软的毛皮衣物,却无人陪伴静修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孤寂、冷清的氛围。颔联“闭户便能忘屦迹,炷香时自续炉烟”写出诗人关上房门,试图忘却外界的纷扰,点燃香料,炉烟袅袅升起的画面,进一步烘托出诗人独处时的宁静与孤寂。颈联“辞家屈指惊三月,抚事关心怆十年”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的惊讶与无奈、对家的思念、独自在外的孤寂,以及对国家南渡十年连年战乱的悲凉与伤感,将情感推向高潮。尾联“漫展残书亦安用,可能犹欲绝韦编”表达了诗人随意翻开旧书,思考其用处,又可能想像孔子那样刻苦治学的愿望,展现出诗人对治学的执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叶梦得《褒忠庙歌》

下一篇:宋·叶梦得《东园草堂新成二首 其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