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新正过了":新春刚过,
"问东风、":我询问东风、
"消息几时来":它带来春天的消息还要多久。
"笑春工多思":可笑春天的造化如此多思,
"留连底事":究竟为何事留恋不已,
"犹未轻回":还不肯轻易归来。
"应为瑶刀裁翦":想必是它要用美玉般的刀具裁剪春光,
"容易惜花开":却又轻易地怜惜花朵开放。
"试向湖边望":试着到湖边眺望,
"几处寒梅":只有几处寒梅在寒风中绽放。
"好是绿莎新径":好在有长满绿色莎草的新路径,
"剩安排芳意":正好可以安排下满腔的春意,
"特地重栽":特意重新栽种花草。
"便从今追赏":就从现在开始追寻欣赏春光吧,
"莫遣暂停杯":不要让酒杯停下。
"有千株、":有上千株花草、
"深红浅白":或深红或浅白,
"倩缓歌、":恳请那舒缓的歌声、
"急管与相催":急促的管乐特地来催促它们绽放。
"凭看取":且看那,
"暖烟细霭":温暖的烟雾、细密的云气,
"先到高台":定会先飘到高台上。
南宋文学家
叶梦得(1077~1148),南宋文学家。字少蕴,号石林,长洲(今属江苏苏州)人。绍圣进士,绍兴元年任江东安抚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行宫留守。颇致力于防务及军饷供应。叶梦得学问博洽,精熟掌故,诗词文皆工。诗歌笔力雄厚,风格多样,或豪宕悲壮,或疏快洒脱,犹有北宋诗人遗风,颇为时人所重。其词以南渡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早期词不出传统题材,作风婉丽;南渡以后,经战火的洗礼,词风一变为激昂慷慨。词风接近苏轼,间有感怀时事之作。著有《建康集》《石林词》《石林诗话》《避暑录话》《石林燕语》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初春盼春的词,借新正已过却东风未至、寒梅犹存,以及计划在新径栽花、准备追赏春光的景象,写出了对春天的殷切期盼与对即将到来的春光的欣喜憧憬,字里行间流露着对春意渐浓的期待与珍视。
2. 写作手法
拟人:“笑春工多思,留连底事,犹未轻回”将“春工”拟人化,赋予它“多思”“留连”的人的思绪与行为,仿佛春天因有牵挂而迟迟不肯归来;“应为瑶刀裁翦,容易惜花开”则让春天带上“惜花”的人之情感,好似它因珍爱花朵而不舍轻易让其绽放。这些拟人化的描写,让春天的迟滞有了细腻的情感依托,使景致描写更显鲜活,也藏着对春归的期盼。感官描写:“试向湖边望,几处寒梅”是视觉描写,诗人以“望”的动作引出视线所及的“几处寒梅”,通过对寒梅形态的直接呈现,让读者仿佛亲眼见到湖边寒梅悄然绽放的景象,既呼应了前文对春信的期盼,也以具体的视觉画面点出早春时节梅花独放的景致,简洁而真切地传递出春日将临的讯息。铺陈:“好是绿莎新径”一句,以“绿莎新径”的清新景致起笔铺陈,紧接着写“剩安排芳意,特地重栽”,由眼前新径延伸到对花草的精心打理,为后文“从今追赏,莫遣暂停杯”的赏春之乐做了铺垫。这种铺陈从具体景物到人事安排,层层递进,既展现了春日景致的生机,也自然引出对赏春的期待,让情感的抒发更显顺畅真切。烘托:“倩缓歌、急管与相催”一句,以舒缓的歌声和急促的乐声相互配合,烘托出赏花时的热闹氛围。缓歌的悠扬与急管的明快形成节奏上的呼应,既展现了人们对花开的热切期盼,也让春日追赏的兴致在乐声中更显浓厚,使赏花场景的欢悦感更为鲜活可感。
3. 分段赏析
上片“又新正过了,问东风、消息几时来”,开篇点明时间与动作。“新正过了”说明新春已过,“问东风”“消息几时来”则写出向东风询问春信的举动,直接流露对春天到来的期盼。语言平实,以生活化的问询,拉开对春的探寻序幕。“笑春工多思,留连底事,犹未轻回”,承接上句的期盼,转入对春天未到的猜测。“春工”指春天的造化之力,“笑”字带着轻松的意味,“多思”“留连”赋予春工以人的情态,“犹未轻回”点出春天尚未轻易归来的状态。这里运用拟人手法,将春天未到的原因归为春工的留恋,既显风趣,又强化了对春的期待。“应为瑶刀裁剪,容易惜花开”,进一步推测春天未到的缘由。“瑶刀裁剪”以美玉刀具比喻春天雕琢春光的精巧,“惜花开”则写出春工因爱惜花朵而不愿轻易让其开放的心态。继续以拟人化的想象,让春工的形象更具体,也让对春天的期盼中多了几分对花开的珍视。“试向湖边望,几处寒梅”,从对春的猜测转向现实观察。“试向湖边望”是具体动作,带着探寻的意味,“几处寒梅”则是望见的实景,寒梅在早春绽放,成为此时最显眼的春景。以实景回应前文的期盼,虽春未盛,但寒梅的存在已带来春的迹象,让期待有了一丝依托。下片“好是绿莎新径,剩安排芳意,特地重栽”,转向对春日景致的规划与行动。“绿莎新径”写出新长出的莎草覆盖路径的清新,“安排芳意”“特地重栽”则展现出主动为春天布置、栽种花草的举动,充满对春的迎接之意。从期盼转为行动,让对春的喜爱更显真切。“便从今追赏,莫遣暂停杯”,由布置春景延伸到对赏春的规划。“从今追赏”点明要从现在开始欣赏春光,“莫遣暂停杯”则以劝饮的方式,表达要尽情享受春光的兴致。语言洒脱,传递出珍惜春光、及时行乐的态度。“有千株、深红浅白,倩缓歌、急管特相催”,描绘未来花开与赏春的场景。“千株”“深红浅白”想象花开时的繁盛色彩,“倩缓歌、急管特相催”则以歌舞助兴,期盼用乐声催促花开。以想象中的热闹场景,强化对春光盛放的期待,也让赏春的兴致更浓。“凭看取,暖烟细霭,先到高台”,以对春景的预见收束。“暖烟细霭”是春日特有的温润景象,“先到高台”则写出春景先临高处的想象,带着笃定的语气。这一句以对春景的展望作结,让整首词对春的期盼与喜爱落到具体的春日意象上,余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