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波冷":洞庭湖水波清冷,
# 洞庭:太湖的别名。
"望冰轮初转":抬眼望去,那皎洁的圆月刚刚开始转动,
# 冰轮:指月。
"沧海沉沉":广阔的大海一片深沉。
"万顷孤光云阵卷":万顷水面上,皎洁的月光如孤悬的清辉,将云层驱散,
"长笛吹破层阴":悠长的笛声吹透了层层阴云。
"汹涌三江":三江之水汹涌澎湃,
# 三江:三条江。指吴江、钱塘江、浦阳江。
"银涛无际":银色的波涛无边无际,
"遥带五湖深":远远地与那深邃的五湖相连。
# 五湖:太湖。或言太湖及其附近四湖。
"酒阑歌罢":酒尽歌罢之后,
"至今鼍怒龙吟":至今仿佛还能听到鼍龙怒吼、蛟龙长吟般的涛声。
# 鼍怒龙吟:传说鼍鸣之数应更鼓,初更一鸣,二更二鸣。鼍,鼍龙,即扬子鳄。
"回首江海平生":回望一生在江海间漂泊的经历,
"漂流容易散":人与人之间轻易地就离散飘零了,
"佳期难寻":美好的相逢却难以寻觅。
"缥缈高城风露爽":在高远缥缈的城楼上,风清露爽,
"独倚危槛重临":我独自倚靠着高栏,再次来到这里。
# 槛:一作“阑”。,危:高。
"醉倒清尊":在清酒樽前醉倒,
# 尊:同“樽”,酒杯。
"姮娥应笑":嫦娥或许会笑话我,
# 姮娥:一作“嫦娥”。
"犹有向来心":依然怀着从前的那份心境。
"广寒宫殿":月宫中的广寒殿啊,
# 广寒宫殿:代指月宫。
"为予聊借琼林":就暂且借给我那月宫中的琼林吧。
# 琼林:指月中仙境。,聊:暂且。
南宋文学家
叶梦得(1077~1148),南宋文学家。字少蕴,号石林,长洲(今属江苏苏州)人。绍圣进士,绍兴元年任江东安抚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行宫留守。颇致力于防务及军饷供应。叶梦得学问博洽,精熟掌故,诗词文皆工。诗歌笔力雄厚,风格多样,或豪宕悲壮,或疏快洒脱,犹有北宋诗人遗风,颇为时人所重。其词以南渡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早期词不出传统题材,作风婉丽;南渡以后,经战火的洗礼,词风一变为激昂慷慨。词风接近苏轼,间有感怀时事之作。著有《建康集》《石林词》《石林诗话》《避暑录话》《石林燕语》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怀古词。这首词借夜空中奔腾的江水、洁净高远的明月等景致,通过刻画抒情主人公望月沉思、吹笛抒怀、倚栏远眺、醉饮感怀的形象,写出了往昔的激昂意气与当下盛会难寻、豪情渐减的怅惘。
2. 写作手法
渲染:“汹涌三江,银涛无际”以壮阔笔触描写江水奔腾、银浪无边之景,“冰轮初转,沧海沉沉”勾勒明月初升、夜空深沉的画面,渲染出当年吴江长桥赏月时的豪迈氛围。烘托:“长笛吹破层阴”“鼍怒龙吟”的壮阔声景,烘托出抒情主人公当年意气风发的形象;“独倚危槛”的孤寂身影则以冷寂环境烘托壮志消磨的慨叹。
3. 分段赏析
上阕开篇“洞庭波冷,望冰轮初转,沧海沉沉”,以“冰轮”称明月,写秋夜洞庭湖水清寒,明月初升,夜空深沉,勾勒出清冷而壮阔的中秋夜景,奠定怀旧基调。“万顷孤光云阵卷,长笛吹破层阴”,写月光冲破云层洒满江面,长笛之声穿透阴云,画面开阔中带着豪迈,暗藏对往昔的追忆。“汹涌三江,银涛无际,遥带五湖深”,以“汹涌”“银涛无际”描绘江水奔腾、连接五湖的壮阔景象,尽显自然的磅礴气势;“酒阑歌罢,至今鼍怒龙吟”,借宴罢后仿佛仍能听到的江涛声,留存当年盛会的豪情余韵。下阕“回首江海平生,漂流容易散,佳期难寻”,由景转情,直抒平生漂泊、旧友离散、美好聚会难再得的怅惘,开启今昔对比的感慨。“缥缈高城风露爽,独倚危槛重临”,写今夜独倚高城栏杆,秋风清露中登高远望,“独倚”二字点出孤寂,与往昔宴客的热闹形成对比。“醉倒清尊,姮娥应笑,犹有向来心”,写举杯畅饮至醉,猜想月中嫦娥或许会笑自己,虽历经漂泊却仍存当年豪情;“广寒宫殿,为予聊借琼林”,以想象中嫦娥借月宫琼林相赠作结,既显浪漫,又暗寓对初心未改的自我慰藉,将怀旧的怅惘与未减的意气融合收尾。
# 中秋宴客《念奴娇》末句云:“广寒宫殿,为余聊借琼林。”英英独照者。
明杨慎《词品》
# 以崇信军节度使致仕,此词想为致仕后作也。不过借月写怀耳。
清黄蓼园《蓼园词选》
# 胜游佳伴,人生能有几回?明知佳会难寻,而事后追思,尚有余恋,此词能曲曲道出。
近代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