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色凝暾":清晨的天色渐渐明亮且阳光温暖和煦,
"霜痕犹浅":残余的霜迹还浅淡,
"九天春意将回":九天之上的春意即将回转。
"隔年花信":隔了一年的花期消息,
"先已到江梅":早已先传到了江边的梅花。
"沉水烟浓如雾":沉香的烟雾浓重如雾,
"金波满、":金色的酒波满溢、
"红袖双垂":穿红衣的女子垂手而立。
"仙翁醉":仙翁喝醉了,
"问春何处":询问春天在哪里,
# 处:一作在。
"春在玉东西":春天就在这玉杯之中。
"瑶台":瑶台仙境。
"人不老":人还未衰老,
"还从东壁":又从东边的星垣,
"来步天墀":缓步走上宫殿的台阶。
"且细看八砖":暂且仔细看那八砖,
"花影迟迟":花影缓缓移动。
"会见朱颜绿鬓":将会见到容颜红润、鬓发乌黑的年轻人,
"家长近、":能够接近权贵、
"咫尺天威":与权贵的威严近在咫尺。
"君知否":你可知道吗,
"天教雨露":上天让恩泽像雨露一样,
"常满岁寒枝":常常降临在历经寒冬的树枝上。
南宋文学家
周紫芝(1082~1155?),宋代文学家。字少隐,自号竹坡居士,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绍兴进士,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出知兴国军,后退隐庐山。早年生活于社会下层,又目睹靖康战乱,饱尝流离之苦,因此有一部分反映民间疾苦与国家兴亡的纪实诗篇,但更多诗则是描写隐居闲适生活以及交游唱和。其诗在南宋初诗歌中较为独特。其词早年学习晏几道,清丽婉曲,后期自为一格。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等。
1. 分段赏析
上片以“晓色凝暾”开篇,描绘清晨初升太阳的温暖光芒,“霜痕犹浅”点出冬末春初的微寒,二者结合勾勒出“九天春意将回”的生机。“隔年花信”写花期虽迟却已至,“江梅”作为报春使者率先绽放,传递春的消息;“沉水烟浓如雾”以沉香烟雾的朦胧,“金波满、红袖双垂”以酒色与美人姿态,共同渲染出温馨雅致的氛围。末句“仙翁醉,问春何处,春在玉东西”通过醉态仙翁的设问,将“春”落于“玉东西”(或指酒杯),余味悠长。下片转向“瑶台”仙境,“人不老”暗含对青春长驻的期许,“东壁”“天墀”等词描绘华美的宫阙场景;“细看八砖,花影迟迟”以花影缓慢移动的细节,传递时光静流的闲适。“会见朱颜绿鬓,家长近、咫尺天威”则由景及人,想象自己容颜未老、亲近权贵的顺遂之景;结尾“君知否,天教雨露,常满岁寒枝”以“雨露”喻恩泽,“岁寒枝”喻坚韧的生命力,寄寓对美好境遇长久延续的期待。
上一篇:宋·周紫芝《西地锦》
下一篇:宋·周紫芝《潇湘夜雨·二妙堂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