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è
tiān
·
·

朝代:宋作者:周紫芝浏览量:1
què
qiáo
biān
hàn
liú
chē
wēi
shī
湿
qīng
qiū
xiàng
féng
cháng
xiāng
xiāng
féng
chóu
yún
què
jìng
yuè
chuí
gōu
jīn
zhēn
chuān
穿
huí
tóu
zhǐ
yīng
rén
lán
gān
chù
biàn
便
tiān
sūn
shū
lóu

译文

乌鹊桥边,银河之水悠悠流淌。细密的小雨飘落,像是在为七夕牛郎织女相会时“洗车”,打湿了这清冷的秋夜。与意中人相逢时的感受,反倒不如长久以来在记忆中对他(她)的思念那般美好,每一次的相逢,都带来了新的忧愁。云朵此时静谧无声,一弯如钩的月亮垂挂在天边。女子手持金针穿好了丝线,满心欢喜地回过头来。大概当人倚靠在栏杆旁的时候,这场景就如同织女在梳妆楼前梳洗打扮一样吧。

逐句剖析

"乌鹊桥边河汉流":乌鹊桥边,银河之水悠悠流淌。

"洗车微雨湿清秋":细密的小雨飘落,像是在为七夕牛郎织女相会时“洗车”,打湿了这清冷的秋夜。

"相逢不似长相忆":与意中人相逢时的感受,反倒不如长久以来在记忆中对他(她)的思念那般美好,

"一度相逢一度愁":每一次的相逢,都带来了新的忧愁。

"云却静":云朵此时静谧无声,

"月垂钩":一弯如钩的月亮垂挂在天边。

"金针穿得喜回头":女子手持金针穿好了丝线,满心欢喜地回过头来。

"只应人倚阑干处":大概当人倚靠在栏杆旁的时候,

"便似天孙梳洗楼":这场景就如同织女在梳妆楼前梳洗打扮一样吧。

# 天孙:即“织女星”。织女为民间神话中巧于织造的仙女,为天帝之孙,故名。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鹧鸪天·七夕》乃南宋词人周紫芝所作,此词以七夕为题,巧妙布局,上片绘天上仙境,下片述人间情事。时值七月七日,微雨初歇,凉风习习,夜空中银河璀璨,繁星点点,似水面涟漪轻漾,牛郎织女于乌鹊桥上喜逢,悲喜交加,情愫缠绵。夜深静谧,新月如钩挂天际,楼上佳人凭栏望月,穿针引线,手法娴熟,心中暗自欣喜。她依栏远眺,默祷“天孙”赐巧,祈愿得偿所愿,收获梦寐以求之幸福。全词两幅图景,上下呼应,意境清新脱俗,情韵悠长,令人回味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文学家

周紫芝(1082~1155?),宋代文学家。字少隐,自号竹坡居士,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绍兴进士,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出知兴国军,后退隐庐山。早年生活于社会下层,又目睹靖康战乱,饱尝流离之苦,因此有一部分反映民间疾苦与国家兴亡的纪实诗篇,但更多诗则是描写隐居闲适生活以及交游唱和。其诗在南宋初诗歌中较为独特。其词早年学习晏几道,清丽婉曲,后期自为一格。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爱情词,以七夕为背景,借景抒情。词中先描绘乌鹊桥边银河横流、细雨湿秋的七夕夜景,营造出浪漫惆怅氛围,又感慨“相逢不似长相忆,一度相逢一度愁”,道尽爱情里相聚与分离的无奈;下片描写静云弯月、女子穿针乞巧的场景,将倚栏女子比作织女,通过想象与细腻情感,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以及相思与相逢交织的复杂心绪。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上片“乌鹊桥边河汉流,洗车微雨湿清秋”,通过描写乌鹊桥边的银河、微雨等清幽婉丽的景色,营造出七夕之夜天上美景的氛围,为后文写牛郎织女的故事奠定了情感基调,以乐景衬哀情,更显其悲剧色彩。用典:“相逢不似长相忆,一度相逢一度愁”,引用牛郎织女的传说,直接引入二人的故事,呼应开头的“乌鹊桥”,道出二人相逢与离别的痛苦,突出了神话传说的悲剧色彩,使词作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感。烘托:“云却静,月垂钩”,以静云、垂月为背景,烘托出人间女子楼上乞巧的情景,营造出静谧、美好的氛围,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愿望的向往与追求。想象“只应人倚阑干处,却似天孙梳洗楼”,由人间乞巧女倚阑遐思,联想到天上的织女,将天上人间之景交汇在一起,使意境缥缈,引人遐想,丰富了词作的内涵,增添了浪漫色彩。

3. 分段赏析

“乌鹊桥畔,河汉悠悠流淌,洗车微雨轻洒,润泽清秋之景。”开篇两句,直绘天际胜景,气候宜人,景致清幽雅致。“相聚时难掩长久思念,每一次重逢皆添新愁。”牛郎织女之传说,自古民间口耳相传,最早见于《古诗十九首》之“迢迢牵牛星”及《风俗通义·佚文》。织女身为天帝孙女,自与牛郎结缘后,织造中断,触怒天帝,被责令分离,仅许每年七夕相会一度。相会之际,乌鹊搭桥,助其跨越天河。此二句直接引入二人故事,与开篇“乌鹊桥”相呼应,揭示了二人相逢之喜难掩离别之痛,且每次重逢皆使痛苦加深,进一步凸显了这一神话的悲剧色彩,为天上美景平添了几分哀愁。“云淡风静,月如钩挂,金针穿线,喜极回首。”换头两句,以云月为引,转而描绘人间女子楼上乞巧之景,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愿望的渴望与追求。“喜回头”三字,生动展现了女子乞巧成功后的喜悦心情,同时也冲淡了牛郎织女故事中的哀伤氛围。“唯应佳人倚栏处,宛若天孙梳洗楼。”织女,民间传说中的巧手仙女,天帝之孙,故而得名。末二句由人间乞巧女子倚栏遐想,联想到天上织女,将天上人间之景巧妙融合,意境悠远,引人深思。

4. 作品点评

全词笔触清新雅致,意境恬淡优美,上下两片宛如两幅精美的画卷,彼此映衬,洋溢着浓郁的生活趣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周紫芝《鹧鸪天·荷气吹凉到枕边》

下一篇:宋·周紫芝《菩萨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