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酒可成礼":菲薄的酒也能用来行礼仪,
# 成礼:尽到礼节。,薄酒:淡酒,菲薄的酒。
"何必饮上尊":何必一定要喝上等的美酒。
# 上尊:高贵的酒杯,此指上等酒。
"丑妇可成室":相貌丑陋的妻子也能组建家庭,
# 成室:成家。
"何必求丽人":何必一定要追求美丽的女子。
# 丽人:美丽的人,美女。
"人生有欲皆求得":人有欲望都想求得满足,
"谁能有得终无失":但谁能有所获得后最终不失去。
# 终无失:最终不失掉。
"多藏未免诲穿窬":财物过多难免招致盗贼,
# 穿窬:指挖墙洞或翻墙入室偷窃的行为。,多藏:藏储很多。
"厚味亦能生疢疾":美味太过也会引发疾病。
# 厚味:美味。
"青鞋缓步可当车":穿着青布鞋慢走可以代替车马,
# 当车:当作代步的车子,即以步行代乘车。,青鞋:粗布做的鞋,亦指草鞋。泛指下层民众穿的鞋。
"不用驷马黄金羁":不必用四匹马拉的华车和黄金装饰的马具。
# 黄金覊:用黄金做的马嚼口,置于马口中,两端有绳子引出,抓在骑者或驭车者手中,以控制马的行为。,驷马:驾一车之驷马,亦指四匹马拉动的车。在古代,只有富贵者才能乘这样的车。
"茅檐之下庇风雨":茅草屋檐下也能遮蔽风雨,
# 庇:遮蔽,覆盖。,茅檐:茅草房的檐下。
"不用丹碧文榱题":不必用红漆青饰的华丽屋檐。
# 榱题:屋檐下的橼子头。橼子是放在檩上托瓦的木条,檩则是屋梁上承重的横木。,文:文饰,美化。,丹碧:用丹砂或朱砂制成的颜料。碧,青绿色。
"缊袍布衾亦自暖":粗麻袍子和布被子也足够保暖,
# 布衾:用粗布做成的被子。古代的“布”,是用麻、葛、丝、毛等纤维纺织而成的。,袍:以乱麻为絮做成的袍子,是贫者御寒之服。
"不用狐裘蒙锦衣":不必用狐狸皮袍覆盖锦绣华服。
# 锦衣:用锦做成的精美华丽的衣服。锦是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狐裘:以狐狸的皮毛做成的外衣。
"菜羹脱粟亦自饱":菜汤糙米也足够吃饱,
# 脱粟:糙米。,菜羹:菜汤。
"不用五鼎羞鲜肥":不必用五鼎盛着美味佳肴。
# 羞:珍馐,美食。,五鼎:古代举行祭礼时,大夫用五个鼎分别盛羊、豕、肤、鱼、腊五种供品。
"月盈不偿阙":月亮圆满无法补偿缺损,
# 不偿阙:不能弥补其亏阙。意即指月有盈必有阙。,月盈:满月,阴历十五、十六的月亮。
"物盛必有衰":事物兴盛必定会有衰退。
"逐客可相亦可夷":被放逐的人可以互相扶持,也可以被消灭,
# 可夷:可以伤害,诛杀。,可相:拜为丞相。,逐客:驱逐来客。指战国时秦国曾下令驱逐来自他国的游说之士,丞相李斯上书谏止。
"饿隶为王又为菹":饥饿的奴隶能称王也会被做成肉酱。
# 菹:菜;肉酱。古代一种酷刑,把人剁成肉酱。,为王:称王。,饿隶:挨饿之仆役。
"欲从意满神所忌":满足欲望,心意顺遂是神明忌讳的,
# 神所忌:为神所忌妒。
"吉凶反覆相乘除":吉凶会反复相互抵消。
# 相乘除:相互利用、相互代替。
"吾闻猩猩骂人非不智":我听说猩猩骂人并非不聪明,
# 猩猩:灵长动物,有萌芽阶段的意识。
"以醉就禽犹惜屦":但因醉酒被擒仍爱惜鞋子。
# 屦:古代的一种鞋子,多以麻、葛、皮制成。
"鼋鼍窟穴深更深":大鳖和鳄鱼的洞穴越挖越深,
# 鼋鼍:鼋,大鳖,俗称癞头鼋。鼍,即鼍猪婆龙,体长丈余,爬行动物。
"卒为人得由贪饵":最终被人捕获皆因贪吃诱饵。
"古来达识照其几":自古通达之人能洞察事物苗头,
# 照其几:察知其中的隐微、奥秘。,达识:富有才干、识见之人。
"外物视之双弊屣":看待外物如同两双破鞋。
# 弊屣:破旧的鞋子。
"于陵辞聘宁灌畦":于陵子推辞聘请宁愿浇灌菜园,
# 于陵:地名,借指战国隐士陈仲子,因居于陵,故称。楚王曾聘其为相,不许。
"御寇辞粟宁忍饥":列御寇推辞粮食宁愿忍受饥饿。
# 御寇:盖指列御寇,战国诸子之一。
"逃荣无辱二疏去":逃避荣耀远离耻辱,二疏辞官而去,
"今是昨非陶令归":如今醒悟昨日错误,陶渊明归田而回。
"请君莫嫌薄酒薄":请你不要嫌弃薄酒淡薄,
"瓦瓮匏尊任斟酌":瓦罐葫芦做的酒器任你随意斟饮。
# 任斟酌:随意斟酒和饮酒。,匏尊:用葫芦的外壳做成的酒樽,即饮酒之具。,瓦瓮:陶制的小口大腹之容器。
"请君莫嫌丑妇丑":请你不要嫌弃丑妇相貌丑陋,
"荆钗布襦与偕老":荆条发钗粗布短衣相伴到老。
# 布襦:布制的短衣。,荆钗:用荆枝制作的固定发髻的钗子。古代贫家妇女常用之。
"天宽地大得自由":天地广阔可得自由,
"如此足矣何多求":如此已足够何必再多求。
# 何多求:还求什么,即什么也不求。
南宋词人
王炎(1138~1218),南宋词人。字晦叔,号双溪,祖籍婺源(今属江西)。乾道进士,历任太学博士、秘书郎,知饶州、湖州时不畏豪强,于民多有惠政。其诗文博雅精深,议论醇正。他作词主张以婉转曲折为善。主要作品赋有《水西风光赋》《竹赋》等,诗有《南斋中秋小酌》《田间闲步》等,词有《蝶恋花·崇阳县圃夜饮》《点绛唇·崇阳野次》等。其一生著述丰富,有词集《双溪诗余》。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杂言古体诗,也是一首咏怀言志诗。体现了安于清贫、看轻富贵的生活态度,表达了知足守分、自由自适的人生智慧;通过多组对比与典故,介绍了过度追求物质享受的危害,描绘了简单生活的满足场景,营造了淡泊自足的诗意境界。
2. 写作手法
对比:“薄酒可成礼,何必饮上尊。丑妇可成室,何必求丽人。”用简单的对比讲了一个知足常乐的道理:淡淡的酒总比白开水有滋味,粗布衣服好歹能遮体,丑陋的伴侣也强过一个人孤零零过日子。作者通过这些日常事物作比较,表达了一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豁达心态。
3. 分段赏析
开头写道:“薄酒可成礼,何必饮上尊。丑妇可成室,何必求丽人。”作者用三组日常事物的对比——寡淡的薄酒比茶水更让人满足,粗陋的麻布衣比没衣服穿强,相貌普通的妻子比独守空房好——传递出一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知足心态。这些语言直白浅近,对比的事物也很生活化,没有太多文雅的诗意,却像从生活里直接提炼出的感悟,带着返璞归真的亲切感。“人生有欲皆求得,谁能有得终无失。”两句笔锋一转,从个体选择上升到普遍人性——人有欲望本无可厚非,但若执着于“求得”,最终难免“有失”。紧接着“多藏未免诲穿窬,厚味亦能生疢疾”用具体后果强化这一观点:过多财富会招致盗窃,山珍海味反而损害健康。“青鞋缓步可当车,不用驷马黄金羁。茅檐之下庇风雨,不用丹碧文榱题。缊袍布衾亦自暖,不用狐裘蒙锦衣。菜羹脱粟亦自饱,不用五鼎羞鲜肥。”以排比形式展开,用“不用……可用……”的对比,具体描绘理想中的简单生活:穿草鞋散步胜过坐豪车,茅草屋能遮风挡雨胜过华美的雕梁画栋,粗布衣服足够保暖胜过狐皮大衣,粗茶淡饭填饱肚子胜过山珍海味。这些场景贴近日常生活,让“淡泊”的主张更具象、易理解。“月盈不偿阙,物盛必有衰。”转向自然规律的总结——月亮圆满无法弥补缺损,事物兴盛终将走向衰败。“逐客可相亦可夷,饿隶为王又为菹。”进一步用人事无常佐证:被驱逐的人可能成为宰相,也可能被消灭;饥饿的奴隶能称王,最终也会被做成肉酱。这种“盛衰无常”的概括,强化了“不必强求”的必要性。“欲从意满神所忌,吉凶反覆相乘除。”则从玄学角度点明:欲望满足会触怒“神灵”,吉凶往往相互转化,难以预料。接着用两个典故深化主题:“猩猩骂人非不智,以醉就禽犹惜屦”,“鼋鼍窟穴深更深,卒为人得由贪饵”点明动物尚且因贪心受害,何况人?“古来达识照其几,外物视之双弊屣。”引出历史榜样:“于陵辞聘宁灌畦”(陈仲子拒绝高官,宁愿种菜),“禦寇辞粟宁忍饥”(列御寇拒绝粮食,宁愿挨饿),“逃荣无辱二疏去”(疏广、疏受主动辞官,避免灾祸),“今是昨非陶令归”(陶渊明醒悟后辞官归田)。这些人物的选择,共同印证了“轻外物、重自适”的智慧。“请君莫嫌薄酒薄,瓦瓮匏尊任斟酌。请君莫嫌丑妇丑,荆钗布襦与偕老。天宽地大得自由,如此足矣何多求。”必嫌弃丑妇,荆钗布裙相伴到老。天地广阔,能自由生活便已足够,何须贪求更多?这种“知足即圆满”的总结,呼应开头,余韵悠长。
下一篇:宋·王炎《觅李尉白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