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ài
zhì
suǒ
yǒng
liù
·
·
suì
hán

朝代:宋作者:王炎浏览量:1
chūn
yáng
jìng
mèi
bǎi
huì
yán
hǎo
liáng
qiū
fēng
lái
wǎng
wǎng
jìng
gǎo
zhāo
shòu
shuāng
xuě
tuō
luò
sǎo
jīn
shí
姿
qīng
qīng
wèi
cháng
lǎo
xià
shì
ruǎn
měi
bèi
cuī
zhé
bǎo
rén
shī
yán
fēng
zhī
jìng
cǎo

译文

春天的阳光争相展现出柔美的姿态,各种花卉都颜色艳丽十分好看。凉爽的秋风和寒露到来的时候,众多的花草往往都竞相枯萎了。一旦遭受寒霜和大雪,很快就像被扫帚扫过一样纷纷掉落。有着独特如同金石般坚毅的姿态,始终保持着青翠从未衰老。俯视那些柔弱娇美的花草,被摧折得自身都难以保全。古人说的话哪里会错呢,只有经过猛烈的大风才能知道哪些是坚韧的草。

逐句剖析

"春阳竞妩媚":春天的阳光争相展现出柔美的姿态,

"百卉颜色好":各种花卉都颜色艳丽十分好看。

"凉秋风露来":凉爽的秋风和寒露到来的时候,

"往往竞枯槁":众多的花草往往都竞相枯萎了。

"一朝受霜雪":一旦遭受寒霜和大雪,

"脱落遽如扫":很快就像被扫帚扫过一样纷纷掉落。

"特立金石姿":有着独特如同金石般坚毅的姿态,

"青青未尝老":始终保持着青翠从未衰老。

"下视软美辈":俯视那些柔弱娇美的花草,

"摧折不自保":被摧折得自身都难以保全。

"古人几失言":古人说的话哪里会错呢,

"疾风知劲草":只有经过猛烈的大风才能知道哪些是坚韧的草。

# 疾风知劲草:在猛烈的大风中,可看出什么样的草是强劲的。比喻节操坚定,经得起考验。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吕待制所居八咏(其六·岁寒)》是南宋诗人王炎创作的诗作。此诗开篇描绘春阳下百卉争艳的美好景象,继而叙述秋风起时众花枯槁,霜雪降临后花草凋零的过程,形成鲜明的季节反差。接着笔锋一转,刻画具有“金石姿”、始终保持青翠的坚韧之物,通过与柔弱花草的对比,展现其在恶劣环境下的顽强生命力。最后引用“疾风知劲草”,以议论点明主旨,赞颂坚韧不拔的品质。全诗借四季植物的变化,以质朴自然的语言,托物言志,蕴含深刻哲理,表达对坚毅品格的赞美与推崇。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词人

王炎(1138~1218),南宋词人。字晦叔,号双溪,祖籍婺源(今属江西)。乾道进士,历任太学博士、秘书郎,知饶州、湖州时不畏豪强,于民多有惠政。其诗文博雅精深,议论醇正。他作词主张以婉转曲折为善。主要作品赋有《水西风光赋》《竹赋》等,诗有《南斋中秋小酌》《田间闲步》等,词有《蝶恋花·崇阳县圃夜饮》《点绛唇·崇阳野次》等。其一生著述丰富,有词集《双溪诗余》。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春阳竞妩媚,百卉颜色好”两句描绘春日景象。“春阳竞妩媚”生动展现春天阳光温暖和煦,充满柔美之感,一个“竞”字赋予春阳以活力,仿佛阳光都在争相展现自己的美好姿态。“百卉颜色好”直接点明在春阳的照耀下,各种花卉争奇斗艳、色彩艳丽,描绘出春天生机勃勃、繁花似锦的画面,为后文作铺垫。“凉秋风露来,往往竞枯槁”两句转而描写秋季变化。“凉秋风露来”点明随着秋天来临,凉风、秋露出现,气候转凉,营造出萧瑟的氛围。“往往竞枯槁”写众多花草在秋风秋露的侵袭下,纷纷枯萎凋零,与春日百花争艳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自然万物在季节变换中的脆弱与无奈。“一朝受霜雪,脱落遽如扫”两句进一步强调严寒对植物的影响。“一朝受霜雪”指出一旦遭遇霜雪,这是对恶劣环境的直接表述。“脱落遽如扫”形容花草枝叶瞬间纷纷掉落,如同被扫帚一扫而空,极言霜雪威力之大,花草凋零之迅速,再次强化了柔弱植物在严酷环境下难以存活的状态。“特立金石姿,青青未尝老”两句引出诗歌所咏之物的独特品质。“特立金石姿”形容所咏对象(如松竹等)具有独特的如同金石般坚毅的姿态,独立不群,展现其坚韧不拔的气质。“青青未尝老”表明它始终保持着青翠的颜色,从未衰老,与前面枯萎凋零的花草形成强烈反差,凸显其顽强的生命力与不屈的精神。“下视软美辈,摧折不自保”两句通过对比深化主题。“下视软美辈”以所咏对象的视角俯视那些在环境变化中脆弱不堪的花草,“软美辈”指代前文那些在秋霜冬雪中枯萎凋零的花卉草木。“摧折不自保”再次强调这些柔弱植物面对风霜雪雨时,自身难保、轻易被摧折的命运,突出所咏对象的坚毅与强大。“古人几失言,疾风知劲草”两句以议论作结,升华主旨。“古人几失言”说古人所言并非虚言,“疾风知劲草”引用古语,在猛烈的大风中,只有坚韧的草才不会被吹倒,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知道谁真正坚强。诗人借此强调真正具有坚韧品质的事物,能够在艰难困苦中彰显其价值,点明诗歌借物咏志,赞颂坚韧精神的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王炎《张德夫园亭八咏·可莹》

下一篇:宋·王炎《次韵李仲永携诗相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