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ōng
jiā

朝代:宋作者:王炎浏览量:1
tián
shuǐ
jiē
mǎn
shān
fēng
huā
xiāng
qiě
jiāng
shēn
gòng
shì
shì
néng
suí
chù
duì
chūn
guāng
jué
xián
yǎn
duō
bái
wèi
bàn
shēng
rán
cāng
dài
kàn
zhā
jiào
lǎo
gēng
diào
tāo
cáng

译文

田野里下了雨,积水到处都是,山路上没有风,花儿自然散发着香气。暂且还是投身于世间事务之中,也能够随处欣赏春天的风光。非常厌恶世俗之物,看到它们就觉得刺眼,还没有安排好自己的生计,胡须却已经变白了。等到看到山楂、梨子等果木大致可以修剪培育了,我这老头子就去耕田钓鱼,隐居起来。

逐句剖析

"野田既雨水皆满":田野里下了雨,积水到处都是,

"山路无风花自香":山路上没有风,花儿自然散发着香气。

"且复将身供世事":暂且还是投身于世间事务之中,

"也能随处对春光":也能够随处欣赏春天的风光。

"绝嫌俗物眼多白":非常厌恶世俗之物,看到它们就觉得刺眼,

"未办生涯髯已苍":还没有安排好自己的生计,胡须却已经变白了。

"待看楂梨粗可教":等到看到山楂、梨子等果木大致可以修剪培育了,

"老夫耕钓即韬藏":我这老头子就去耕田钓鱼,隐居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旅中思家》是南宋诗人王炎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以及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首联描绘了田野和山路的春日景色,展现出自然的生机与美好。颔联表达了诗人暂且投身世事、欣赏春光的心境。颈联则抒发了诗人对世俗之物的厌恶和对自身生计未卜的感慨。尾联表明诗人期待着未来能过上耕钓隐居的生活,体现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全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旅途景色的描写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人生旅途中的复杂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词人

王炎(1138~1218),南宋词人。字晦叔,号双溪,祖籍婺源(今属江西)。乾道进士,历任太学博士、秘书郎,知饶州、湖州时不畏豪强,于民多有惠政。其诗文博雅精深,议论醇正。他作词主张以婉转曲折为善。主要作品赋有《水西风光赋》《竹赋》等,诗有《南斋中秋小酌》《田间闲步》等,词有《蝶恋花·崇阳县圃夜饮》《点绛唇·崇阳野次》等。其一生著述丰富,有词集《双溪诗余》。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野田既雨水皆满,山路无风花自香”,这两句诗中“野田既雨”描绘了田野里下过雨的景象,“水皆满”则形象地表现了雨水积满田野的状态,给人一种清新、湿润的感觉。“山路无风”点明了山路的天气状况,“花自香”则通过嗅觉感受,展现了山花的自然香气,营造出一种宁静、美好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轻松的基调。颔联:“且复将身供世事,也能随处对春光”,这两句诗中“且复”表示暂且,“将身供世事”则表明诗人暂时投身于世间事务之中,体现出诗人在旅途中的无奈。“也能随处对春光”则表现出诗人在无奈中仍能保持乐观的心态,欣赏身边的春光,体现出诗人的豁达。颈联:“绝嫌俗物眼多白,未办生涯髯已苍”,这两句诗中“绝嫌”表示非常厌恶,“俗物”指世俗之物,“眼多白”则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世俗之物的厌恶之情。“未办生涯”表明诗人还没有安排好自己的生计,“髯已苍”则通过外貌描写,表现出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奈的感慨。尾联:“待看楂梨粗可教,老夫耕钓即韬藏”,这两句诗中“待看”表示等待,“楂梨粗可教”则表明诗人期待着未来山楂、梨子等果木大致可以修剪培育的时候。“老夫耕钓即韬藏”则表明诗人希望到时候能够过上耕田钓鱼的隐居生活,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王炎《酬陈叔裕四首其一》

下一篇:宋·王炎《次韵朱晦翁十梅·野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