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居饭半菽":在家中吃饭,常常只能以半菜半粮度日,
"官舍食无肉":在官府任职时,餐桌上也没有肉食。
"何乃太清生":为何我一生如此清贫,
# 乃:一作用。
"囊无一钱蓄":口袋里连一文钱都积攒不下。
"人言骨相寒":人们常说骨相清寒的人命运不佳,
"有智不如福":有智慧还不如有福气。
"贫者轻于叶":贫穷的人如同树叶般轻微,
"富者重如玉":富贵的人却似美玉般贵重。
"轻重信然否":这种轻重的差别果真如此吗,
"世情手翻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就像手中随意翻转的东西一样。
"相彼守钱虏":看看那些守财奴,
"无厌溪壑欲":他们的欲望如同溪壑般难以填满。
"口不谈古今":他们嘴里从不谈论古今之事,
"枵然瓠壶腹":空有像瓠壶一样的肚腹。
"渠固笑我癯":他们固然嘲笑我清瘦贫穷,
"我亦笑渠俗":我也嘲笑他们庸俗不堪。
"珊瑚数十株":他们拥有数十株珊瑚,
"胡椒八百斛":八百斛胡椒。
"冥冥鬼瞰室":然而,冥冥之中有鬼神在窥视着他们的家室,
"一跌赤其族":一旦遭遇灾祸,整个家族都会陷入困境。
"未若贫而安":还不如安于贫穷,
"高枕睡常熟":高枕无忧,睡得安稳香甜。
"我我云溪阳":我居住在云溪的南面,
"欹侧数椽屋":几间倾斜的茅屋错落其间。
# 欹:一作攲。
"屋后莳菘韭":屋子后面种植着白菜和韭菜,
"屋前种梅竹":屋子前面栽种着梅花和翠竹。
"室中四立壁":屋子里只有四面墙壁,
"但有书可读":但还有书籍可供阅读。
"世故驱我来":世俗的事务驱使我来到这里,
"营此升斗粟":为了谋取微薄的俸禄而奔波。
# 升:一作知。
"仕不上青云":做官不能平步青云,
"何如返耕牧":还不如返回家乡去耕田放牧。
"颇怪草玄翁":我很奇怪扬雄这样的人,
"乃谓贫可逐":竟然说贫穷是可以被驱逐的。
"卒岁一布裘":一年到头只有一件粗布衣服,
"终朝一饘粥":从早到晚只喝一碗稠粥。
"此外何所求":除此之外,我还有什么可追求的呢,
# 何所:王本作复何。
"吾生无不足":我觉得自己的一生已经没有什么不满足的了。
南宋词人
王炎(1138~1218),南宋词人。字晦叔,号双溪,祖籍婺源(今属江西)。乾道进士,历任太学博士、秘书郎,知饶州、湖州时不畏豪强,于民多有惠政。其诗文博雅精深,议论醇正。他作词主张以婉转曲折为善。主要作品赋有《水西风光赋》《竹赋》等,诗有《南斋中秋小酌》《田间闲步》等,词有《蝶恋花·崇阳县圃夜饮》《点绛唇·崇阳野次》等。其一生著述丰富,有词集《双溪诗余》。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生活感慨诗。诗人通过对自身生活困境的描述、对贫富世情的看法以及田园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豁达、淡泊的人生态度。
2. 写作手法
对比:通过“贫”与“富”、“简朴”与“奢靡”的强烈反差,强化安贫乐道的思想内核。“贫者轻于叶,富者重如玉”,将贫富之人的地位和命运进行对比,突出诗人对贫富差距的感慨以及自身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白描:“私居饭半菽,官舍食无肉。何乃太清生,囊无一钱蓄”,用直白的语言描绘生活状况,以日常细节传递深刻哲理,体现宋诗理性特质。用典:“胡椒八百斛”运用了用典手法。诗人以历史典故影射当世贪婪之人,表达对贪婪的批判。这一典故与唐代元载有关。元载是唐肃宗、代宗时期的宰相。他权倾朝野,大肆揽权纳贿,聚敛了巨额财富。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元载被唐代宗下诏赐死,抄没其家产。在查抄元载家时,发现了大量的财物,其中仅胡椒就有八百斛。胡椒在当时属于较为昂贵的舶来品,但元载囤积如此巨量的胡椒,足见其贪婪程度之深。诗人借这个典故,深刻地批判了贪婪的行为和风气。“轻重信然否,世情手翻覆”,这两句诗里,“手翻覆”形象地描绘出世情像人的手一样可以随意翻转、变化不定。诗人借此表达对贫富差距、世人评价以及社会现象的感慨。化用:“颇怪草玄翁,乃谓贫可逐”,诗句中“草玄”化用的是西汉学者扬雄的典故,“草玄翁”指的就是扬雄。诗人用“颇怪”表达出对扬雄观点的惊讶和不解,诗人化用此典,是借扬雄的故事来表达自己对贫富、名利等问题的思考,是在反思扬雄的观点,从而进一步阐述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3. 分段赏析
“私居饭半菽,官舍食无肉”,开篇直接描述自己生活贫困,无论是家中还是官府任职时,饮食都极为简陋,为全诗奠定了基调。“何乃太清生,囊无一钱蓄”,诗人自问为何一生如此清贫,连一文钱都积攒不下,进一步强调了贫困的程度。“人言骨相寒,有智不如福”,引用人们的说法,认为骨相清寒的人命运不佳,有智慧不如有福气,流露出诗人对命运的无奈。“贫者轻于叶,富者重如玉”,通过对比,形象地描绘出贫者和富者在社会中的不同地位,贫者如同树叶般轻微,富者却似美玉般贵重。“轻重信然否,世情手翻覆”,诗人对这种贫富差别的合理性提出质疑,同时感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就像手中随意翻转的东西一样。“相彼守钱虏,无厌溪壑欲”,批判那些守财奴,他们的欲望如同溪壑般难以填满,表达了诗人对守财奴的厌恶。“口不谈古今,枵然瓠壶腹”,进一步讽刺守财奴空有肚腹,却不学无术,不谈古今之事。“渠固笑我癯,我亦笑渠俗”,诗人以幽默的方式回应守财奴的嘲笑,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他们的不屑。“珊瑚数十株,胡椒八百斛”,列举守财奴的财富,强调他们的富有,与诗人的贫穷形成鲜明对比。“冥冥鬼瞰室,一跌赤其族”,警告守财奴,虽然他们现在富有,但可能会遭遇灾祸,导致整个家族陷入困境。“未若贫而安,高枕睡常熟”,诗人认为安于贫穷,高枕无忧,睡得安稳香甜,比拥有财富更令人向往。“我我云溪阳,攲侧数椽屋”,描述自己居住的环境,几间倾斜的茅屋错落其间,表现出生活的简陋。“屋后莳菘韭,屋前种梅竹”,描绘了屋前屋后的种植情况,白菜、韭菜、梅花、翠竹,增添了生活的气息。“室中四立壁,但有书可读”,虽然屋子里只有四面墙壁,但有书籍可供阅读,体现了诗人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世故驱我来,营此升斗粟”,说明自己为了生计而奔波,谋取微薄的俸禄,表达了对世俗事务的无奈。“仕不上青云,何如返耕牧”,诗人认为做官不能平步青云,还不如返回家乡去耕田放牧,体现了他对功名的淡泊。“颇怪草玄翁,乃谓贫可逐”,对扬雄(草玄翁)认为贫穷可以被驱逐的观点表示奇怪,进一步强调了自己对安贫乐道的坚持。“卒岁一布裘,终朝一饘粥”,描述自己一年到头只有一件粗布衣服,从早到晚只喝一碗稀粥的贫困生活,但诗人却能坦然接受。“此外何所求,吾生无不足”,诗人表明自己对现状的满足,除了这些,没有其他追求,体现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上一篇:宋·王炎《谢江潭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