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朅来云梦泽南州":来到云梦泽南边的州郡,
"风物萧萧两见秋":万物凋零,已经两次见到秋天。
"三径草荒真左计":家园田园荒芜,入仕实在是失策,
"一官冰冷更何求":官职清寒,又还有什么可追求的呢。
"莫招毛颖论时事":不要拿起笔去谈论时事,
"且唤曲生浇客愁":暂且叫上酒来浇灭客居他乡的忧愁。
"短艇轻蓑良不恶":乘坐短艇、身披轻蓑的生活实在不错,
"此心何敢负江鸥":我怎敢辜负与江鸥相伴。
# 心:王本作生。
南宋词人
王炎(1138~1218),南宋词人。字晦叔,号双溪,祖籍婺源(今属江西)。乾道进士,历任太学博士、秘书郎,知饶州、湖州时不畏豪强,于民多有惠政。其诗文博雅精深,议论醇正。他作词主张以婉转曲折为善。主要作品赋有《水西风光赋》《竹赋》等,诗有《南斋中秋小酌》《田间闲步》等,词有《蝶恋花·崇阳县圃夜饮》《点绛唇·崇阳野次》等。其一生著述丰富,有词集《双溪诗余》。
1. 分段赏析
首联:“朅来云梦泽南州,风物萧萧两见秋”,诗人开篇直接表明自己来到云梦泽南州,且已两次目睹这里秋日风物的萧索。“朅来”强调来到此地,“风物萧萧”生动地描绘出秋日万物凋零、冷落的景象,“两见秋”点明时间跨度,暗示诗人在此处已历经两个秋天,时光流逝却未有所成,为全诗奠定了一种落寞、惆怅的情感基调。颔联:“三径草荒真左计,一官冰冷更何求”,“三径草荒”运用典故,暗示自己久未归乡,田园已荒,表明当初选择入仕是错误的决定。“左计”即失策,体现出诗人对自己仕途选择的后悔。“一官冰冷”则直白地描述了自己为官的处境,仕途不顺,官职清寒,让诗人感到心灰意冷,发出“更何求”的无奈感慨,进一步强化了对仕途不如意的悲叹。颈联:“莫招毛颖论时事,且唤曲生浇客愁”,连用两个典故,“毛颖”指代笔,“莫招毛颖论时事”表明诗人对时事已心灰意冷,不愿再用文字去议论。“曲生”指代酒,“且唤曲生浇客愁”则直白地表达出诗人想借酒浇愁的心境。这两句生动地展现出诗人在面对仕途困境与时事无奈时,选择逃避现实,以酒解忧的心态。尾联:“短艇轻蓑良不恶,此心何敢负江鸥”,诗人在经历了前面的感慨与无奈后,表达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短艇轻蓑”描绘出一幅悠然的渔隐画面,诗人认为这样的生活很不错。“此心何敢负江鸥”则进一步强调自己不愿辜负江鸥,“江鸥”在古代诗词中常象征着自由、隐逸,表明诗人决心追求自由闲适的归隐生活,表达出对自由、自然生活的追求。
上一篇:宋·王炎《次韵分宁胡宰赠行》
下一篇:宋·王炎《和董叔重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