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困裋褐":年少时困于贫寒,身着粗陋布衣,
"妄意取圭组":却妄想获取高官显爵。
"徒为出岫云":徒然像那飘出山峦的云彩,
"不作润物雨":没能成为滋润万物的雨水。
"三年葭苇丛":三年的时光在芦苇丛中虚度,
"凫舄堕江浒":官职如同野鸭的脚掌坠落在江边。
"忧患鬓先凋":忧患使得双鬓早早斑白,
"惊呼髀空抚":惊觉自己徒然拍着大腿空自叹息。
"过期释重负":过了期限终于卸下沉重的负担,
"揆日趋在所":按日计算着前往应去的地方。
"投簪诚未能":想要弃官归隐确实还不能做到,
"束担亦良苦":挑起行囊前行实在是很辛苦。
"汉庭士冀北":汉朝朝廷中的贤士在冀北有很多,
"不可一二数":多得数也数不清。
"顾我最平凡":看看我自己最是平凡普通,
"辱君误推许":承蒙您错误地推重赞许我。
"皇明照百工":皇帝的圣明照耀着百官,
"天高日亭午":天空高远,太阳正当午时。
"海岳虽兼受":大海和山岳虽然能同时接纳万物,
"涓埃谅无补":但我这如涓埃般微小的力量恐怕也无济于事。
"汲汲为身谋":急急忙忙地为自身谋划,
"人生几寒暑":人生能有多少个寒来暑往。
"轩冕既傥来":高官厚禄既然都是偶然得来,
"金璧又难贮":金银财宝又难以长久贮藏。
"试看辕下驹":试看那受束缚的小马驹,
"何如黄鹄举":怎么比得上高飞的黄鹄。
"莫待婚嫁了":不要等到儿女婚嫁之事都完成了,
"径为松菊主":就径直去做那以松菊为伴的主人。
"大隐在城市":真正的隐士可以在城市之中,
"高人恋衡宇":高雅的人眷恋着自己的房屋。
"相期数过从":相互约定多次往来相聚,
"脩绠同汲古":一同用长绳汲取古人的智慧。
# 脩:一作从。
南宋词人
王炎(1138~1218),南宋词人。字晦叔,号双溪,祖籍婺源(今属江西)。乾道进士,历任太学博士、秘书郎,知饶州、湖州时不畏豪强,于民多有惠政。其诗文博雅精深,议论醇正。他作词主张以婉转曲折为善。主要作品赋有《水西风光赋》《竹赋》等,诗有《南斋中秋小酌》《田间闲步》等,词有《蝶恋花·崇阳县圃夜饮》《点绛唇·崇阳野次》等。其一生著述丰富,有词集《双溪诗余》。
1. 分段赏析
“少年困裋褐,妄意取圭组。徒为出岫云,不作润物雨”,开篇点明年少时的境遇与抱负。“困裋褐”写出生活的贫寒,“妄意取圭组”则表现出年少轻狂的志向。“徒为出岫云,不作润物雨”以云雨为喻,感慨自己徒有抱负却未能实现,奠定了全诗略带遗憾与感慨的基调。“三年葭苇丛,凫舄堕江浒。忧患鬓先凋,惊呼髀空抚”,这几句描述了诗人近年来的经历。“三年葭苇丛”表示时光虚度,“凫舄堕江浒”象征官职的失落。“忧患鬓先凋,惊呼髀空抚”则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因忧患而身心俱疲的状态,让人感受到他的无奈与悲哀。“过期释重负,揆日趋在所。投簪诚未能,束担亦良苦”,诗人表达了自己在经历一番波折后,虽想卸下负担,但又因现实而不得不继续前行的矛盾心情。“投簪诚未能”体现他对官场的留恋或无奈,“束担亦良苦”则强调了他前行道路的艰辛。“汉庭士冀北,不可一二数。顾我最平凡,辱君误推许”,诗人感慨汉庭贤士众多,自己却平凡无奇。“顾我最平凡”是对自己的清醒认知,“辱君误推许”则表达了对友人推许的感激与不安。“皇明照百工,天高日亭午。海岳虽兼受,涓埃谅无补”,描绘了皇帝圣明、时光正好的景象,但诗人自谦自己如涓埃般微小,难以对国家有所贡献,体现出他的谦逊与责任感。“汲汲为身谋,人生几寒暑。轩冕既傥来,金璧又难贮”,诗人感叹人生短暂,人们急急忙忙为自身谋划,但高官厚禄难得长久,金银财宝也难以贮藏,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试看辕下驹,何如黄鹄举。莫待婚嫁了,径为松菊主”,以辕下驹和黄鹄对比,鼓励人们不要被世俗束缚,应像黄鹄一样追求高远。“莫待婚嫁了,径为松菊主”则劝人尽早归隐,享受自由的生活。“大隐在城市,高人恋衡宇。相期数过从,脩绠同汲古”,阐述了真正的隐士可在城市,高雅之人眷恋自家房屋的观点。最后与友人相约多次往来,共同汲取古人智慧,体现出诗人高雅的志趣和对友情的珍视。
上一篇:宋·王炎《和萧参议游岳麓八绝》
下一篇:宋·王炎《题李道士揖云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