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倚青天笛倚楼":我仗剑于青天之下,吹笛在高楼之上,
"云影悠悠":白云的影子悠悠飘荡,
"鹤影悠悠":仙鹤的身姿悠悠翱翔。
"好同携手上瀛洲":真想与你一同携手,前往那仙境瀛洲,
"身在阎浮":可无奈啊,我们身处在这娑婆尘世,
"业在阎浮":尘世的种种烦扰也还纠缠着我们。
"一段红云绿树愁":那一片红云绿树,勾起了我的愁绪,
"今也休休":古往今来,一切都不过如此,
"古也休休":还是罢了吧。
"夕阳西去水东流":夕阳缓缓西沉,江水滚滚东流,
"富又何求":富贵又何必去追求,
"贵又何求":权贵又有什么可留恋的呢。
道教“南宗五祖”之一,全真道“南宗七真”之一
葛长庚(1194~1229?),南宋道士。又名白玉蟾,字如晦,又字白叟,号海琼子、琼山道人等,世称紫清先生,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师事陈楠学道,遍历名山。宁宗嘉定中诏赴阙,命馆太乙宫,赐号紫清明道真人。葛长庚是道教“南宗五祖”之一,全真道“南宗七真”之一。心通三教,学贯九流,于佛老秘典及人间所未见之书,无不贯通。善篆隶草书,工画梅竹,能诗文,尤以词名世。清陈廷焯云:“葛长庚词,一片热肠,不作闲散语,转见其高。”主要作品有《酹江月·武昌怀古》《仙庐峰六咏卷》等。著有《海琼白玉蟾先生文集》《罗浮山志》《玉蟾先生诗余》等。
1. 分段赏析
上阕“剑倚青天笛倚楼。云影悠悠。鹤影悠悠”,开篇便勾勒出一个潇洒出尘的形象,倚剑于青天之下,吹笛于高楼之上,尽显豪迈与飘逸。“云影悠悠。鹤影悠悠”,连用两个“悠悠”,将云与鹤悠然自在的状态生动呈现,营造出空灵、悠远的意境,为全词奠定了超脱尘世的基调。“好同携手上瀛洲。身在阎浮。业在阎浮”,“上瀛洲”是对仙境的向往,表达出与友人共赴仙乡的美好愿望。然而“身在阎浮。业在阎浮”又将思绪拉回现实,点出尽管心向仙境,但仍身处于这充满烦恼的尘世之中,无奈之感油然而生。这几句通过形象塑造与情境对比,巧妙传达出词人既想超脱又被尘世羁绊的复杂心境。下阕“一段红云绿树愁。今也休休。古也休休”,“红云绿树”本是美好的自然景色,却引发了愁绪,这是因为词人由景联想到人生的兴衰荣辱,古往今来皆如此,故而发出“今也休休。古也休休”的喟叹,“休休”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放下的态度。“夕阳西去水东流。富又何求。贵又何求”,以夕阳西下、江水东流这一不可逆转的自然现象,比喻时光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进而得出对富贵名利无需追求的结论,直抒胸臆,鲜明地表达出词人淡泊名利、超脱尘世的思想。这几句借景抒情、直抒胸臆,层层递进地深化了全词的主题。
上一篇:宋·葛长庚《祝英台近·月如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