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才夸李白":有才华要数李白出众,
"美貌说潘安":论美貌当说潘安超群。
"一朝成万古":一旦逝去便成万古往事,
"又徒闲":一切都归于空闲。
"如何猛省":怎样才能猛然醒悟,
"心地种仙蟠":在心中种下仙家的蟠桃。
"堪叹人间事":可叹人世间的种种事情,
"泡沫风灯":如同泡沫与风灯般虚幻,
"阿谁肯做飞仙":又有谁愿意成为飞仙呢。
"莫思量、":不要去思量、
"骏马与高轩":那些骏马和高大的车子。
"快乐任天然":任凭天性享受快乐就好。
"最坚似松柏、":最为坚韧的像松柏、
"更凋残":最终也会凋零残落。
"有何凭据":有什么凭据可言,
"谁易复谁难":谁容易谁艰难又能分清。
"长啸青云外":在青云之外放声长啸,
"自嗟自笑":自己叹息又自己欢笑,
"了无恨海愁山":心中全然没有那恨海愁山。
道教“南宗五祖”之一,全真道“南宗七真”之一
葛长庚(1194~1229?),南宋道士。又名白玉蟾,字如晦,又字白叟,号海琼子、琼山道人等,世称紫清先生,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师事陈楠学道,遍历名山。宁宗嘉定中诏赴阙,命馆太乙宫,赐号紫清明道真人。葛长庚是道教“南宗五祖”之一,全真道“南宗七真”之一。心通三教,学贯九流,于佛老秘典及人间所未见之书,无不贯通。善篆隶草书,工画梅竹,能诗文,尤以词名世。清陈廷焯云:“葛长庚词,一片热肠,不作闲散语,转见其高。”主要作品有《酹江月·武昌怀古》《仙庐峰六咏卷》等。著有《海琼白玉蟾先生文集》《罗浮山志》《玉蟾先生诗余》等。
1. 分段赏析
上阕:“多才夸李白,美貌说潘安”,此二句以世人所推崇的李白之才、潘安之貌起笔,点出世间所重的才华与美貌,为后文抒发对这些事物终将逝去的感慨做铺垫,借众人熟知的人物,让读者轻易领会其所指的世俗价值。“一朝成万古,又徒闲”,承接前文,说无论是才如李白还是貌若潘安,一旦逝去便成万古往事,一切都归于空闲,“一朝”与“万古”对比,凸显时光流逝之快与世事变迁之剧,点出世俗盛誉的短暂与虚幻。“如何猛省,心地种仙蟠”,由对世俗的感慨转入劝诫,问人如何才能猛然醒悟,在心中种下仙蟠,“仙蟠”象征着超脱尘世的仙缘或道心,此句体现出词人希望人们摆脱世俗束缚,追求精神上的升华。“堪叹人间事,泡沫风灯,阿谁肯做飞仙”,叹息人间诸事如同泡沫般易破、风灯般摇曳不定,虚幻无常,进而发问有谁愿意去做超脱尘世的飞仙,既写出对人间世事虚幻的慨叹,也暗含对世人沉迷俗世的惋惜。下阕:“莫思量、骏马与高轩”,劝人不要去思虑骏马与高大的车子这些象征富贵的事物,直接点出应摒弃对物质财富的追求,语气恳切,引导人转向内心的安适。“快乐任天然”,说应任凭天性,享受自然的快乐,承接上文摒弃外物,强调顺应本心、回归自然的快乐才是可贵的,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最坚似松柏、更凋残”,即便是像松柏那样最为坚韧的事物,最终也会凋零残落,以松柏的易凋反衬出世间万物皆有尽时,进一步说明执着于外在事物的不可靠。“有何凭据,谁易复谁难”,追问世间之事有什么可以依凭的,谁容易谁艰难又能分得清呢,以反问的形式,强化了世事无常、难以捉摸的感受,让人对世俗的得失利害产生怀疑。“长啸青云外,自嗟自笑,了无恨海愁山”,描绘在青云之外放声长啸,自我叹息又自我欢笑,心中全然没有那如恨海愁山般的烦恼,展现出一种摆脱尘世纷扰后,内心的洒脱与释然,是词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上一篇:宋·葛长庚《酹江月(送周舜美)》
下一篇:宋·葛长庚《贺新郎·再送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