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ìn
yuán
chūn
·
·
táo
yuán
wàn
shòu
寿
gōng

朝代:宋作者:葛长庚浏览量:1
huáng
lóu
qián
chuī
zhī
shí
xiān
shēng
lǎng
yín
xiǎng
jiàn
guāng
fēi
guò
zhāo
yóu
nán
yuè
lán
fàng
xià
zuì
dōng
lín
chēng
zhǔ
shān
chuān
cáng
shì
jiè
yǒu
míng
yuè
qīng
fēng
zhī
yīn
xiào
xiào
niàng
chéng
bái
jiǔ
sàn
jìn
huáng
jīn
zhī
yīn
yǒu
xiāng
xún
xiū
zhé
duàn
qín
chàng
bái
pín
hóng
liǎo
shān
西
fēng
huáng
wèi
shuǐ
qiū
shēn
sān
yuè
yáng
zài
yóu
pén
yōu
yóu
zhí
zhì
jīn
táo
yuán
jìn
fáng
lái
wǎng
shí
gòng
dēng
lín

译文

黄鹤楼前,在吹奏笛子的时候,先生高声吟诵。想象着剑光飞掠而过,早晨游历南岳,放下装墨的篮子,夜晚醉倒在东边邻居家。锅中仿佛煮着山川,粟米里仿佛藏着整个世界,只有明月和清风能理解这其中的意趣。呵呵地笑,笑自己酿出白酒,把黄金都散尽。懂得自己的人。自然会前来寻访。不要踏破葫芦、折断琴弦。吟诵着白蘋红蓼,眼前浮现庐山的黄昏,西风中的黄叶,深秋的渭水。三次进入岳阳,再次游历湓浦,自从离开后就悠闲自在地生活到现在。通往桃源的路,完全不妨碍来来往往,时常一同登高临远。

逐句剖析

"黄鹤楼前":黄鹤楼前,

"吹笛之时":在吹奏笛子的时候,

"先生朗吟":先生高声吟诵。

"想剑光飞过":想象着剑光飞掠而过,

"朝游南岳":早晨游历南岳,

"墨篮放下":放下装墨的篮子,

"夜醉东邻":夜晚醉倒在东边邻居家。

"铛煮山川":锅中仿佛煮着山川,

"粟藏世界":粟米里仿佛藏着整个世界,

"有明月清风知此音":只有明月和清风能理解这其中的意趣。

"呵呵笑":呵呵地笑,

# 呵呵:一作放放。

"笑酿成白酒":笑自己酿出白酒,

"散尽黄金":把黄金都散尽。

"知音":懂得自己的人。

"自有相寻":自然会前来寻访。

"休踏破葫芦折断琴":不要踏破葫芦、折断琴弦。

"唱白蘋红蓼":吟诵着白蘋红蓼,

"庐山日暮":眼前浮现庐山的黄昏,

"西风黄叶":西风中的黄叶,

"渭水秋深":深秋的渭水。

"三入岳阳":三次进入岳阳,

"再游湓浦":再次游历湓浦,

"自一去优游直至今":自从离开后就悠闲自在地生活到现在。

"桃源路":通往桃源的路,

"尽不妨来往":完全不妨碍来来往往,

"时共登临":时常一同登高临远。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沁园春・题桃源万寿宫》是南宋道士葛长庚(别名白玉蟾)的词作。作为金丹派南宗创始人及“南宗五祖”之一,作者在云游桃源万寿宫时写下此词,该宫是南宋净明道的重要活动之地。词作从“黄鹤楼前,吹笛之时”切入,铺展游历画面。借助“朝游南岳”“夜醉东邻”,将“剑光飞过”“墨篮放下”等修道元素融入漫游叙述中。下阕延续“笑酿成白酒,散尽黄金”的旷达心境,以“庐山日暮”“西风黄叶”等秋日景致构建世外氛围,末句“桃源路,尽不妨来往”呼应道教隐逸主旨。而“三入岳阳”“再游湓浦”的反复行踪描写,更凸显了词作虚实交织的游仙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道教“南宗五祖”之一,全真道“南宗七真”之一

葛长庚(1194~1229?),南宋道士。又名白玉蟾,字如晦,又字白叟,号海琼子、琼山道人等,世称紫清先生,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师事陈楠学道,遍历名山。宁宗嘉定中诏赴阙,命馆太乙宫,赐号紫清明道真人。葛长庚是道教“南宗五祖”之一,全真道“南宗七真”之一。心通三教,学贯九流,于佛老秘典及人间所未见之书,无不贯通。善篆隶草书,工画梅竹,能诗文,尤以词名世。清陈廷焯云:“葛长庚词,一片热肠,不作闲散语,转见其高。”主要作品有《酹江月·武昌怀古》《仙庐峰六咏卷》等。著有《海琼白玉蟾先生文集》《罗浮山志》《玉蟾先生诗余》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隐逸题材的词。词中介绍了一位先生在黄鹤楼前吹笛朗吟,朝游南岳、夜醉东邻,过着“铛煮山川,粟藏世界”的洒脱生活,以明月清风为伴,酿白酒、散黄金,且多次游历岳阳、湓浦,优游自在;表达了对超然物外、自由随性的隐逸生活的喜爱与向往,以及不慕名利、安然自适的心境。

2. 分段赏析

上片开篇“黄鹤楼前,吹笛之时,先生朗吟”,以简练的场景刻画,引出“先生”吹笛吟诗的形象,充满悠然自得的气息。“想剑光飞过,朝游南岳,墨篮放下,夜醉东邻”,通过“朝游”“夜醉”的转换,结合“剑光”“墨篮”的意象,既写其行踪的自由,又暗含修道人的特质,“飞过”二字赋予画面奇幻色彩。“铛煮山川,粟藏世界,有明月清风知此音”,以夸张的想象写其气度,锅中仿佛煮着山川,粟米里藏着世界,唯有明月清风能懂这份情怀。“呵呵笑,笑酿成白酒,散尽黄金”,以直白的“笑”字收束上片,笑对酿酒散尽黄金的洒脱,尽显不慕名利的心境。下片“知音。自有相寻”,以短句起笔,点出知音无需刻意寻觅的淡然。“休踏破葫芦折断琴”,用“葫芦”“琴”的意象,劝人不必执着于外在形式,呼应隐逸的随性。“唱白蘋红蓼,庐山日暮,西风黄叶,渭水秋深”,描绘出秋日里白苹红蓼、庐山日暮、西风黄叶、渭水秋深的景致,借景抒情,在自然之美中融入悠然意趣。“三入岳阳,再游湓浦,自一去优游直至今”,以“三入”“再游”的反复游历,写其多年来优游自在的生活,强化了超然物外的状态。末句“桃源路,尽不妨来往,时共登临”,以“桃源路”呼应题中“桃源万寿宫”,点明隐逸的理想之地,“尽不妨来往”的豁达,将整首词的闲适之情推向高潮,余韵悠长。全词语言明快,想象丰富,字里行间满是对自由生活的热爱与满足。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葛长庚《沁园春·赠胡葆元》

下一篇:宋·葛长庚《鹧鸪天·灯夕天谷席上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