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奇男子":有这样一位与众不同的男子,
"万象落心胸":世间万物皆可容纳于他的胸怀。
"学书学剑":他曾学习书法,也练习剑术,
"两般都没个成功":然而这两件事都未能取得成功。
"要去披缁学佛":他想要披上僧衣去学佛,
"首下一拳轻快":轻快地挥出一拳,
"打破太虚空":击破浩瀚无垠的虚空。
"末后生华发":到最后头发都花白了,
"再拜玉清翁":便虔诚地拜谒玉清翁。
"二十年":二十年的时光就这样白白虚度,
"空挫过":白白地虚度、蹉跎 。
"只飘蓬":一直如飘飞的蓬草般漂泊无依。
"这回归去":如今终于要回归,
"武夷山下第三峰":回到武夷山下的第三座山峰。
"住我旧时庵子":住在自己从前的庵子里,
"碗水把柴升米":用一碗水、一升米,
"活火煮教浓":生起火将粥煮得浓浓的。
"笑指归时路":他笑着指向归来时的路,
"弱水海之东":那是在弱水河之东、大海之畔的方向。
道教“南宗五祖”之一,全真道“南宗七真”之一
葛长庚(1194~1229?),南宋道士。又名白玉蟾,字如晦,又字白叟,号海琼子、琼山道人等,世称紫清先生,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师事陈楠学道,遍历名山。宁宗嘉定中诏赴阙,命馆太乙宫,赐号紫清明道真人。葛长庚是道教“南宗五祖”之一,全真道“南宗七真”之一。心通三教,学贯九流,于佛老秘典及人间所未见之书,无不贯通。善篆隶草书,工画梅竹,能诗文,尤以词名世。清陈廷焯云:“葛长庚词,一片热肠,不作闲散语,转见其高。”主要作品有《酹江月·武昌怀古》《仙庐峰六咏卷》等。著有《海琼白玉蟾先生文集》《罗浮山志》《玉蟾先生诗余》等。
1. 分段赏析
上阕“一个奇男子,万象落心胸。”开篇便点明词中主角的不凡,他心怀万象,有宏大的抱负与广阔的胸襟,给人一种志向高远的印象。“学书学剑,两般都没个成功。”这里化用典故,本欲在文、武方面有所建树,却都未能如愿,体现出人生的失意与无奈,暗示其追求理想之路的坎坷。“要去披缁学佛,首下一拳轻快,打破太虚空。”写男子在仕途无望后,转而想投身佛门寻求解脱,“首下一拳轻快,打破太虚空”极具奇幻色彩,夸张地表现出他对学佛的一种洒脱、不羁的态度,仿佛要打破常规束缚,有超脱尘世的意味。“末后生华发,再拜玉清翁。”时光流逝,头发花白,最后只能再拜道家的玉清翁,暗示其兜兜转转,又回到与道家相关的情境,也体现出其人生追求的波折与无奈。下阕“二十年,空挫过,只飘蓬。”直接感慨过去二十年时光白白蹉跎,如同飘飞的蓬草般漂泊无依,居无定所,强化了人生虚度的悲凉感。“这回归去,武夷山下第三峰。”表明男子决定回归,地点是武夷山下第三峰,给人一种尘埃落定、回归宁静的感觉。“住我旧时庵子,碗水把柴升米,活火煮教浓。”具体描绘回归后的生活场景,住在旧庵,用简单的食材生火做饭,生活简朴至极,传达出一种返璞归真、安于平淡的心境。“笑指归时路,弱水海之东。”以“笑指”这一动作,表现出男子对过往经历的一种释然,他笑着指向归来的路,“弱水海之东”增添了神秘色彩,似在暗示过往经历如同在遥远而神秘的地方走过一遭,如今终于找到心灵的归宿。
上一篇:宋·葛长庚《沁园春·嫩雨如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