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iān
yīng
·
·
yuè

朝代:宋作者:史达祖浏览量:1
yuè
wàng
tiān
jìn
liǎo
chén
cuì
yǎn
quān
huā
bīng
zhī
liàn
huáng
dào
bǎo
guāng
xiāng
zhí
lián
shī
jiǔ
shòu
nán
yìng
jiē
duō
chūn
zuì
lài
shì
suí
xiāng
chèn
zhú
céng
bàn
kuáng
zōng
mán
lǎo
liǎo
láng
rěn
tīng
dōng
fēng
liǔ
yuàn
dēng
shū
méi
tīng
xuě
zài
shuí
qīng
chūn
jiù
qíng
wèi
dìng
yóu
xué
dāng
nián
yóu
wàn
rén
hán
lián

译文

月光如水波荡漾,仿佛要滴落下来,仰望天空,玉壶般的明月近在咫尺,仿佛没有一丝尘埃阻隔。翠绿的花眼装饰着花朵,冰丝般的丝线织成锦缎,黄道上的宝光相互直射。自怜因诗酒而消瘦,难以应对这众多的春色。最让人无奈的是,曾经随着香气趁着烛光,陪伴过那些狂放的客人。踪迹啊,随意去记忆吧,我已经老了,怎能忍心听那东风中的笛声。柳树环绕的庭院里灯火稀疏,梅厅中积雪还在,谁能与我一起细细倾倒这春碧美酒?旧日的情怀还没有确定,仍然像当年一样去游历。怕的是万一,耽误了玉人、在寒夜中透过窗际帘隙的期待。

逐句剖析

"月波疑滴":月光如水波荡漾,

# 月波:指月光。月光似水,故称。

"望玉壶天近":仿佛要滴落下来,仰望天空,玉壶般的明月近在咫尺,

# 玉壶:比喻月亮。

"了无尘隔":仿佛没有一丝尘埃阻隔。

# 尘隔:尘埃。

"翠眼圈花":翠绿的花眼装饰着花朵,

# 翠眼圈花:指各种花灯。

"冰丝织练":冰丝般的丝线织成锦缎,

# 冰丝:指冰蚕所吐的丝。常用作蚕丝的美称。

"黄道宝光相直":黄道上的宝光相互直射。

# 黄道宝光相直:指灯光与月光交相辉映。

"自怜诗酒瘦":自怜因诗酒而消瘦,

"难应接许多春色":难以应对这众多的春色。

"最无赖":最让人无奈的是,

"是随香趁烛":曾经随着香气趁着烛光,

"曾伴狂客":陪伴过那些狂放的客人。

"踪迹":踪迹啊,

"谩记忆":随意去记忆吧,

"老了杜郎":我已经老了,

# 杜郎:杜牧。

"忍听东风笛":怎能忍心听那东风中的笛声。

"柳院灯疏":柳树环绕的庭院里灯火稀疏,

"梅厅雪在":梅厅中积雪还在,

"谁与细倾春碧":谁能与我一起细细倾倒这春碧美酒?

# 春碧:指春日新酿的美酒。

"旧情拘未定":旧日的情怀还没有确定,

"犹自学当年游历":仍然像当年一样去游历。

"怕万一":怕的是万一,

"误玉人、":耽误了玉人、

# 玉人:容貌美丽的人。

"夜寒帘隙":在寒夜中透过窗际帘隙的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喜迁莺・月波疑滴》是一首描绘元宵之夜的词作。上片先以“月波疑滴”状写元夜月光的皎洁明亮,营造出清新澄明的意境,继而铺陈花灯如星的璀璨灯景,最终以孤独慨叹收束,通过今昔游历豪兴与眼前凄凉的对照,暗藏身世之感;下片则聚焦寻访旧踪的情节,在物是人非的怅惘中,层层递进地抒发今日憔悴、自伤怀抱的心境。全词以明丽笔触绘就灯月交辉的上元盛景,却在景中深蕴缠绵情致,通过今昔对照的手法,将孤独寂寞的情怀融入悲凉意境,读来婉丽细密、轻柔温雅,于流光溢彩中透出一缕难以言说的怅惘。​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词人

史达祖(?~?),南宋词人。字邦卿,号梅溪,祖籍汴(今河南开封)。早年屡试不第,漂泊多地任幕僚。曾为韩侂胄堂吏,韩侂胄被诛后,被黥面贬死。史达祖以词名世,尤工于咏物。其咏物之作形神兼备,物象、物态、人情妙合无垠,最为后人激赏;也有感怀身世之作,或嗟老叹贫,或暗伤漂泊。整体上,其词风瑰奇清秀,遣辞造句,俊语联翩,谋篇构思,出人意表。代表作品有《绮罗香·咏春雨》《双双燕·咏燕》《满江红·书怀》等。著有《梅溪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宋代元宵词,也是一首怀旧抒情词。描绘了元宵夜月波花灯交辉的热闹景象,体现了词人自怜孤独、无心赏景的寂寞心境,通过今昔对照营造出物是人非的怅惘氛围,表达了对青春往事的追忆、旧情难忘的心理动荡及岁月流逝的凄怆苦闷。

2. 分段赏析

“月波疑滴,望玉壶天近,了无尘隔。”月光如琼浆欲滴,倾泻寰宇间,天地澄澈如洗。浩渺夜空仿佛触手可及,圆月似玉壶悬于天际,令人顿生“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超拔之感。人与月的隔阂消弭,月色赋予人超脱尘世的心境。史达祖善用“翠”字(翠即青黑之色),“翠眼圈花”写尽元宵灯会上花灯璀璨、目眩神迷之景,而“冰丝织练”以清冷月光比作白绢,与"黄道宝光"的灯影交相辉映,三句绘就光影交织的元夜盛景。​如此良辰美景,词人却笔锋一转:“自怜诗酒瘦,难应接许多春色。”“诗酒"暗喻文人落拓生涯,“诗酒瘦”道尽因处境潦倒而憔悴的无奈——纵有万千春色,也无心赏玩。“最无赖,是随香趁烛,曾伴狂客”勾起往事:昔日曾伴佳人秉烛夜游,如今忆及恍如隔世,徒增伤怀。“踪迹。漫记忆,老了杜郎,忍听东风笛”以杜牧自比,慨叹年华老去,连东风笛韵也含幽怨,只得避开喧嚣独寻旧踪。​柳院灯疏,梅厅雪在勾勒出夜深人静时的清寂:柳影婆娑的院落灯火稀疏,梅厅前残雪未消。未踏门槛已知伊人远去,“谁与细倾春碧”的设问,道尽对往昔推杯换盏的追忆。下阕以倒叙手法先写访旧结果,再述心境:“旧情拘未定”的冲动,驱使词人如年少般急切前往,却在“怕万一,误玉人夜寒”的臆想与“柳院灯疏”的现实对照中,更添物是人非的怅惘——寒夜窗隙的期盼终成空想,唯余雪落梅厅的寂寥。​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史达祖《玲珑四犯·雨入愁边》

下一篇:宋·史达祖《阳春曲·杏花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