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嫌夏雨":没有人会嫌弃夏天的雨,
"众木共欣荣":所有的树木都一同呈现出繁盛的景象。
"已办黄梅熟":梅子已经将要成熟,
"还将绿叶生":雨水还催生了一片片新的绿叶。
"送春无物色":春天离去后,再也看不到春日景物的影子,
"尽日是檐声":整日用耳朵听到的都是屋檐下的雨声。
"处处桑麻长":田间地头的桑树和麻都在生长,
"阴阴桃李成":桃树李树郁郁葱葱,果实渐渐长成。
"风翻蒲水白":风吹动着蒲草,水面泛起白色的波纹,
"烟共草天平":烟雾和草地连成一片,仿佛与天空齐平。
"山色沉冥久":山色长久以来都是昏暗的,
"朝来两黛横":清晨起来,却见两座青翠的山峦如黛眉般横亘在眼前。
# 两:四库本作翠。
南宋末年爱国词人,文学批评家
刘辰翁(1232~1297),南宋文学家。字会孟,号须溪,世称须溪先生,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景定进士。曾任濂溪书院山长、临安府学教授。文天祥起兵抗元时,曾短期参与其江西幕府。入元不仕,埋头著书,以此终老。其诗文有奇崛之风,词承辛弃疾一派,文学成就也主要在词。宋亡前后,多感伤时事的篇章。曾评点杜甫、王维、李贺、王安石、陆游诸家之作,开后代评点风气。其对李贺诗的评点,流传最广。主要作品有《须溪记钞》《须溪集》《须溪词》等。
1. 分段赏析
“无人嫌夏雨,众木共欣荣”以直白的语言开篇,点出夏雨受人喜爱的特点。“无人嫌”直接表达人们对夏雨的接纳,“众木欣荣”则描绘出雨水滋润后树木蓬勃生长的景象,奠定了全诗喜悦的基调。“已办黄梅熟,还将绿叶生”聚焦夏日特有的景物。“黄梅熟”点明时节特征,梅子成熟是夏季的标志;“绿叶生”则承接首联的“欣荣”,进一步展现雨水催生新绿的生机,呼应“夏雨生众绿”的诗题。“送春无物色,尽日是檐声”由物及景,转向听觉描写。春天已过,看不到春日景物的痕迹,唯有整日的雨声从屋檐传来。“檐声”既写出夏雨的持续,又以听觉反衬出雨后乡村的宁静,暗含对夏日的专注。“处处桑麻长,阴阴桃李成”将视角投向乡村田野。“桑麻”“桃李”都是乡村常见的作物与果树,“长”“成”二字写出它们在雨水滋养下的生长状态,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图景,充满生活气息。“风翻蒲水白,烟共草天平”描绘水边与田野的远景。风吹动蒲草,水面泛起白色波纹;烟雾与草地相连,仿佛与天相接。“翻”“共”等动词生动形象,展现出夏日雨后开阔、朦胧的画面。“山色沈冥久,朝来两黛横”将目光转向远山。长久以来昏暗的山色,经过雨水洗涤,清晨呈现出如黛眉般的青翠。以“黛”比喻山的颜色,既写出山的秀美,又暗含雨后天晴的清新,收束全诗,余味悠长。
上一篇:宋·刘辰翁《鹊桥仙·看人掷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