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玄都、":记得玄都、
"看花君子":观里那些赏花的君子,
"一生恨奈何许":一生的遗憾是何等深沉。
"青云紫陌悠悠者":那些在青云路上、紫陌途中悠然自得的人,
"几个玉人成土":如今有几个不是化作尘土。
"今在否":今日可还在人世吗。
"但四海九州":但四海九州之地,
"屈指从头疏":屈指数来也已寥寥无几。
"吾年空负":我白白辜负了年华。
"看射虎南山":看那在南山射虎的人,
"遭逢醉尉":却遭遇醉酒的县尉,
"何须饮田父":又何须去饮农夫的酒。
"神清梦":神清气爽的梦境中,
"也是堂堂欧府":也是堂堂的欧阳府第。
"此中无破头虑":这里没有杀头的忧虑。
"种槐不隔鞭蛆恶":种植槐树,却不能阻隔像鞭蛆般的恶人,
"更祝二郎儿做":更祝愿二郎能有所作为。
"苍苍古":苍茫古老。
"漫年又一年":就这般一年又一年,
"老却南公楚":使南公楚地之人渐渐老去。
"池塘春暮":池塘到了暮春时节。
"笑步步鸣蛙":可笑那一步步跳跃的鸣蛙,
# 鸣:一作呜。
"看成两部":看作是分成两部,
"正似未忘鼓":正好像没有忘记击鼓。
南宋末年爱国词人,文学批评家
刘辰翁(1232~1297),南宋文学家。字会孟,号须溪,世称须溪先生,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景定进士。曾任濂溪书院山长、临安府学教授。文天祥起兵抗元时,曾短期参与其江西幕府。入元不仕,埋头著书,以此终老。其诗文有奇崛之风,词承辛弃疾一派,文学成就也主要在词。宋亡前后,多感伤时事的篇章。曾评点杜甫、王维、李贺、王安石、陆游诸家之作,开后代评点风气。其对李贺诗的评点,流传最广。主要作品有《须溪记钞》《须溪集》《须溪词》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抒怀词。此词写南宋遗民刘辰翁借回忆故国旧事与自身遭遇,在看似笑对时光流逝的表象下,深藏国破家亡的悲痛与不甘屈服的孤忠。
2. 写作手法
以景结情:结尾“池塘春暮。笑步步呜蛙,看成两部,正似未忘鼓”,借暮春池塘、蛙声阵阵之景,将词人内心未竟之志融入其中,情景交融,以景语收束,余韵悠长,让情感表达更为含蓄深沉。
3. 分段赏析
上阕开篇“记玄都、看花君子,一生恨奈何许”,借刘禹锡玄都观看花典故,抒发对历史变迁、人事无常的感慨,恨意悠长。“青云紫陌悠悠者,几个玉人成土”,描绘往昔在繁华街道上的风流人物,如今大多已化为尘土,引发对生命短暂的沉思。“今在否。但四海九州,屈指从头疏”,进一步感慨时光流逝,能留下的人寥寥无几。“吾年空负”则流露出词人对自己年华虚度、壮志未酬的哀叹。接着“看射虎南山,遭逢醉尉,何须饮田父”,用李广典故,表达自己虽有才能却遭遇不公,不必与小人计较的豁达与无奈。下阕“神清梦,也是堂堂欧府。此中无破头虑”,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心境清明的氛围,仿佛进入了一个没有烦恼的理想之境。“种槐不隔鞭蛆恶,更祝二郎儿做”,体现出词人在现实中的无奈,只能寄希望于后代。“苍苍古。漫年又一年,老却南公楚”,感慨岁月无情,自己渐渐老去。“池塘春暮。笑步步鸣蛙,看成两部,正似未忘鼓”,以暮春池塘中蛙声阵阵作结,以景结情,在看似闲适的景象中,蕴含着词人未竟之志和内心的怅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