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īn
·
·
gōng
zhú
qīng
zhōng
yùn

朝代:宋作者:刘辰翁浏览量:1
chù
cóng
tóu
shuō
dàn
qīng
zūn
lín
zuì
shū
shū
kàn
liǎng
lún
dōng
西
zhě
shì
fán
lóng
zhōng
zhè
guāng
jǐng
nián
lái
dōu
bié
bái
dào
rén
lóng
zhōng
xiàng
xiào
xiāng
féng
duì
yōng
biān
xuě
yòu
guò
liǎo
shàng
yuán
jié
zhǐ
chuāng
xuán
hán
chuān
穿
xué
liǔ
nián
chuāng
qīng
qīng
guò
quàn
jūn
xiū
zhé
shuì
chéng
hān
jiǔ
xiān
xǐng
huā
dōng
fēng
yòu
bié
yín
hún
fēi
yuè
diǎn
què
西
dōng
zhù
shí
sān
nián
chū
jīn
zhāo
chū
róng
èr
sān
yuè

译文

从哪里开始说起呢。只能倒尽酒杯、尽情挥洒那醉墨,或疏或密。看看那东升西落的日月,它们也是被束缚在天地这个大笼子里的东西。这几年的景象、都和往年不一样了。我这白发道人就像隆中隐居的诸葛亮画像,可笑的是,如今与他相逢、一同在炉边拥雪取暖。不知不觉,又过了,上元佳节。纸窗被寒气穿破,便随时修补。雨后的柳树黏在窗边、绿意青青,劝你不要去攀折。睡不安稳,酒意先醒,花下的东风又带来离别的意绪。一夜又一夜、诗兴与魂魄一同飞越远方。当年典当了西湖、东湖边的居所,十三年未曾出门,如今却要动身。得来也容易,这二三月的时光。

逐句剖析

"何处从头说":从哪里开始说起呢。

"但倾尊、":只能倒尽酒杯、

"淋漓醉墨":尽情挥洒那醉墨,

"疏疏密密":或疏或密。

"看取两轮东西者":看看那东升西落的日月,

"也是樊笼中物":它们也是被束缚在天地这个大笼子里的东西。

"这光景、":这几年的景象、

"年来都别":都和往年不一样了。

"白发道人隆中像":我这白发道人就像隆中隐居的诸葛亮画像,

# 白发道人隆中像:旧注:壁间有武侯像,旅中坐对。

"笑相逢、":可笑的是,如今与他相逢、

"对拥炉边雪":一同在炉边拥雪取暖。

"又过了":不知不觉,又过了,

"上元节":上元佳节。

"纸窗旋补寒穿穴":纸窗被寒气穿破,便随时修补。

"柳黏窗、":雨后的柳树黏在窗边、

"青青过雨":绿意青青,

"劝君休折":劝你不要去攀折。

"睡不成酣酒先醒":睡不安稳,酒意先醒,

"花底东风又别":花下的东风又带来离别的意绪。

"夜复夜、":一夜又一夜、

"吟魂飞越":诗兴与魂魄一同飞越远方。

"典却西湖东湖住":当年典当了西湖、东湖边的居所,

"十三年不出今朝出":十三年未曾出门,如今却要动身。

"容易得":得来也容易,

"二三月":这二三月的时光。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金缕曲·和龚竹卿客中韵》是宋末元初词人刘辰翁创作的一首词。此词围绕客居生活的感慨展开,以时间流逝与境遇变迁为线索:上片从“何处从头说”起笔,借醉墨抒怀,由日月运行联想到自身困于樊笼的处境,又写旅中对武侯像的感怀及上元节已逝的怅然;下片聚焦补窗、看柳等客居细节,抒发睡不安稳、酒醒后的离愁,以及十三年未出、今朝动身的复杂心绪。全词蕴含深沉的客居之愁与人生感慨,语言质朴平实,风格沉郁顿挫,多用日常细节入词,抒情克制,将情感融入寻常景象,体现了宋末词坛“以俗为雅、以淡藏浓”的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末年爱国词人,文学批评家

刘辰翁(1232~1297),南宋文学家。字会孟,号须溪,世称须溪先生,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景定进士。曾任濂溪书院山长、临安府学教授。文天祥起兵抗元时,曾短期参与其江西幕府。入元不仕,埋头著书,以此终老。其诗文有奇崛之风,词承辛弃疾一派,文学成就也主要在词。宋亡前后,多感伤时事的篇章。曾评点杜甫、王维、李贺、王安石、陆游诸家之作,开后代评点风气。其对李贺诗的评点,流传最广。主要作品有《须溪记钞》《须溪集》《须溪词》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片:“何处从头说”以问句起笔,直抒胸臆,将客居的纷乱心绪托出,似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开篇便奠定茫然怅然的基调。“但倾尊、淋漓醉墨,疏疏密密”写借酒消愁、醉后挥毫的情态,“疏疏密密”既状字迹,又暗合心绪的起伏,以行动代抒情,藏无奈于酣畅。“看取两轮东西者,也是樊笼中物”,“两轮”指日月,将天地运转喻为“樊笼中物”,既叹自然规律的束缚,更暗指自身困于客居处境的身不由己,视角由物及人,感慨深沉。“这光景、年来都别”简笔勾勒时光变迁,“都别”二字含无限沧桑,暗含对世事、境遇变化的怅惘,承上启下,引出具体感怀。“白发道人隆中像(壁间有武侯像,旅中坐对。),笑相逢、对拥炉边雪”点出旅中与武侯像相伴的情景,“笑相逢”似自嘲,既叹与先贤隔空相望的无奈,又藏怀才不遇的苦闷,“拥炉边雪”的清冷画面,强化客居孤寂。“又过了,上元节”以节日已逝暗写时光飞逝,平淡语气象不经意的叹息,将客居的漫长与时光的迅疾对比,怅然自现。下片:“纸窗旋补寒穿穴”写修补被寒风穿破的纸窗,日常细节见客居的简陋与艰辛,“旋补”二字显生活的仓促与不易,以小见大。“柳黏窗、青青过雨,劝君休折”雨后青柳依窗,“劝君休折”似对己对人,既惜春光,又暗喻对安稳时光的眷恋,委婉藏离愁。“睡不成酣酒先醒,花底东风又别”写睡不安稳、酒意先醒的状态,“花底东风又别”以春风带离意,将自然景象与心绪相融,写尽客居的难眠与愁绪。“夜复夜、吟魂飞越”写夜夜诗思、魂魄飘远的状态,既显客居的孤寂难遣,又暗含对故乡或理想的向往,以“飞越”反衬身不由己的现实。“典却西湖东湖住,十三年不出今朝出”追述往事与当下,“十三年不出”与“今朝出”对比,道尽世事变迁的无奈与被迫动身的复杂心绪,藏血泪于平实。“容易得,二三月”以“容易得”说春光短暂,看似轻淡,实则以时光的易得反衬客居的漫长、离别的沉重,以淡语收束,余味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刘辰翁《金缕曲·和潭东劝饮寿觞》

下一篇:宋·刘辰翁《金缕曲·贺赵松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