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ā
fàn
jiù
cuī
xuě
shèn
jiā
yīn
zuò

朝代:宋作者:刘辰翁浏览量:1
hǎi
shān
hūn
hán
yún
xià
chuī
mào
píng
shā
hào
hào
xiǎng
guān
sài
yān
shí
dòng
shuāi
cǎo
láng
chù
chóu
nán
sǎo
jiāng
nán
chūn
dào
dàn
chàng
wàng
xuě
huā
bái
rén
jiān
qiáo
cuì
hǎo
shuí
zhī
guǎng
广
hán
mèng
liáo
dīng
níng
bái
liàn
guān
huái
怀
bào
kàn
qīng
qiǎn
sāng
tián
wài
chén
shēng
nǎo
dài
shuō
tiān
gōng
zhī
dào
​​jìn
chūn
lái
shì
zǎo
gèng
yín
xìn
duàn
méi
huā
róng
lǎo

译文

海天昏暗,寒云低垂,几乎压到帽檐。沙漠浩瀚无边。遥想边塞烽火已熄,枯草在风中摇曳。苏轼曾卧病的黄州,愁绪难以扫除。江南的春天也迟迟未至。只能惆怅地望着、冬夜的白雪,感叹人间憔悴不堪。谁料广寒宫中的梦境如此无聊,叮咛那白玉般的仙子,不再挂怀凡尘怀抱。看那浅浅的、沧海桑田之外,尘世纷扰令人烦恼。想倾诉、让天公知道。盼望腊月尽、春快来,一切早日如愿。再过几日、银河断绝音信,梅花也将匆匆凋谢。

逐句剖析

"海山昏":海天昏暗,

"寒云欲下":寒云低垂,

"低低压吹帽":几乎压到帽檐。

"平沙浩浩":沙漠浩瀚无边。

"想关塞无烟":遥想边塞烽火已熄,

"时动衰草":枯草在风中摇曳。

"苏郎卧处愁难扫":苏轼曾卧病的黄州,愁绪难以扫除。

"江南春不到":江南的春天也迟迟未至。

"但怅望、":只能惆怅地望着、

"雪花夜白":冬夜的白雪,

"人间憔悴好":感叹人间憔悴不堪。

"谁知广寒梦无憀":谁料广寒宫中的梦境如此无聊,

"丁宁白玉炼":叮咛那白玉般的仙子,

"不关怀抱":不再挂怀凡尘怀抱。

"看清浅、":看那浅浅的、

"桑田外":沧海桑田之外,

"尘生热恼":尘世纷扰令人烦恼。

"待说与、":想倾诉、

"天公知道":让天公知道。

"期腊尽春来事宜早":盼望腊月尽、春快来,一切早日如愿。

"更几日、":再过几日、

"银河信断":银河断绝音信,

"梅花容易老":梅花也将匆匆凋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花犯(旧催雪词,苦不甚佳,因复作此)》是宋末元初刘辰翁创作的一首咏雪词。词人不满旧作,另创新篇,以雪为寄托,抒发家国之思与人生感慨。上阕描绘寒冬雪景,渲染苍凉氛围,借“苏郎卧处”暗喻故国沦亡之痛;下阕借广寒宫传说,表达对世事无常的无奈,结句“梅花容易老”暗叹时光易逝、复国无望。全词意境幽邃,情感沉郁,以雪为线贯穿时空,融合家国忧思与生命哲思,深得咏物词托物言志之妙。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末年爱国词人,文学批评家

刘辰翁(1232~1297),南宋文学家。字会孟,号须溪,世称须溪先生,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景定进士。曾任濂溪书院山长、临安府学教授。文天祥起兵抗元时,曾短期参与其江西幕府。入元不仕,埋头著书,以此终老。其诗文有奇崛之风,词承辛弃疾一派,文学成就也主要在词。宋亡前后,多感伤时事的篇章。曾评点杜甫、王维、李贺、王安石、陆游诸家之作,开后代评点风气。其对李贺诗的评点,流传最广。主要作品有《须溪记钞》《须溪集》《须溪词》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阙“海山昏,寒云欲下,低低压吹帽。”开篇描绘了一幅阴沉寒冷的冬日景象。“海山昏”勾勒出天海相接处一片昏暗之色,营造出压抑、凄凉的氛围;“寒云欲下”将寒云拟人化,仿佛寒云带着凛冽的寒意即将降临人间;“低低压吹帽”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压抑感,寒云低垂,几乎要压到人的帽子上,让人感受到一种沉重和窒息。此句不仅写出了自然环境的恶劣,也暗示了词人内心的愁苦和压抑。“平沙浩浩。想关塞无烟,时动衰草。”“平沙浩浩”描绘出沙漠的广阔无垠,给人一种空旷、寂寥的感觉。“想关塞无烟”由眼前的实景联想到遥远的边塞,“无烟”暗示着边塞的荒凉和冷落,烽火已熄,战事渐息,然而这背后却是国土的沦陷和人民的苦难。“时动衰草”则通过描写衰草在风中摇曳的动态,进一步渲染了这种荒凉和衰败的氛围,让人不禁感叹时光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苏郎卧处愁难扫。江南春不到。”“苏郎卧处”化用苏轼的典故,苏轼一生多次被贬,晚年曾在黄州等地居住,这里的“苏郎卧处”可以理解为象征着一种被贬谪、被压抑的境遇。“愁难扫”则生动地表现出愁绪的深沉和难以排解,就像堆积如山的落叶,无法轻易清扫干净。“江南春不到”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愁绪的沉重和无奈,江南本是春意盎然之地,然而在这里却感受不到春天的气息,暗示着故土的沦陷和生机勃勃的景象一去不复返。“但怅望、雪花夜白,人间憔悴好。”“怅望”一词直接抒发了词人的惆怅之情,他望着夜空中洁白的雪花,思绪万千。“雪花夜白”描绘出雪花的洁白和纯净,与黑暗的夜空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清冷、孤寂的感觉。“人间憔悴好”则表达了词人对人间的感慨,他认为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苦难深重的时代,人们都变得憔悴不堪,而这种憔悴也成为了人间的一种真实写照。​​下阕“谁知广寒梦无憀,丁宁白玉鍊,不关怀抱。”中“谁知”一词引出了一个新的意境,词人由眼前的雪景联想到神话中的广寒宫。“广寒梦无憀”表示在广寒宫中的梦境也是无聊乏味的,这里的“广寒宫”象征着一种高远、清冷的境界,然而在这样的境界中,却找不到真正的寄托和安慰。“丁宁白玉鍊,不关怀抱”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无奈和失落的情感,“白玉鍊”可以理解为一种纯洁、美好的事物,然而它却不关心人间的悲欢离合,不给予人们任何的关怀和温暖,这让词人感到无比的失望和孤独。“看清浅、桑田外,尘生热恼。”中“看清浅”承接上阕的神话意象,由广寒宫联想到人间的沧海桑田。“桑田外”表示在尘世之外,有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尘生热恼”则描绘出尘世的喧嚣和纷扰,“尘”象征着世间的烦恼和苦难,“热恼”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烦恼和苦难的程度,让人感受到一种炙热和煎熬。此句表达了词人对尘世的厌倦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然而现实却让他无法摆脱尘世的烦恼,只能在痛苦中挣扎。“待说与、天公知道。期腊尽春来事宜早。”中“待说与”表达了词人想要向天公倾诉的愿望,他希望能够将自己的心声传达给上天。“天公”在这里象征着一种至高无上的力量,掌控着世间的一切。“期腊尽春来事宜早”则直接表达了词人的期盼,他希望寒冬早日过去,春天早日到来。这里的“腊尽春来”不仅仅是指季节的更替,更象征着一种新的开始和希望,词人渴望着社会能够恢复和平与安宁,人民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更几日、银河信断,梅花容易老。”中“更几日”表示时间的推移,词人在等待中感到时间的漫长和煎熬。“银河信断”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无奈和失望的情感,“银河”象征着一种遥远、神秘的境界,“信断”表示与外界的联系中断,无法得到任何的消息和希望。“梅花容易老”则双关雪景与时光,梅花在寒冬中绽放,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也会很快凋谢。这里的“梅花”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和时光,它的凋谢暗示着美好时光的短暂和易逝,也表达了词人对复国无望、人生迟暮的悲哀和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刘辰翁《恋绣衾(或送肉色牡丹同赋)》

下一篇:宋·刘辰翁《酹江月(北客用坡韵改赋访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