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胭脂浅著梅":梅花像是淡淡地涂抹了一层胭脂,
# 淡淡:一作澹澹。
"温柔不上避风台":温柔却不依赖避风台。
"若比杏桃真未识":如果和杏花、桃花相比,确实不被人们所熟知,
"夺银胎":梅花有着如银胎般的独特气质。
"汗面拭来慵傅粉":像佳人脸上流汗擦拭后也懒得去敷粉,
"酒香浓后暗潮腮":酒后脸颊暗暗泛起红晕。
"娇嫩不应醒似醉":如此娇嫩,似醒非醒又似醉,
"倩谁猜":又有谁能猜透它的神韵呢。
南宋末年爱国词人,文学批评家
刘辰翁(1232~1297),南宋文学家。字会孟,号须溪,世称须溪先生,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景定进士。曾任濂溪书院山长、临安府学教授。文天祥起兵抗元时,曾短期参与其江西幕府。入元不仕,埋头著书,以此终老。其诗文有奇崛之风,词承辛弃疾一派,文学成就也主要在词。宋亡前后,多感伤时事的篇章。曾评点杜甫、王维、李贺、王安石、陆游诸家之作,开后代评点风气。其对李贺诗的评点,流传最广。主要作品有《须溪记钞》《须溪集》《须溪词》等。
1. 分段赏析
上阕:“淡淡胭脂浅著梅”,将梅花比作略施淡淡胭脂的佳人,“浅著”精准描绘出梅花颜色淡雅,非浓艳夺目,展现梅花清新自然之美。“温柔不上避风台”,“避风台”用赵飞燕典故,这里言梅花温柔气质无需刻意躲避风头,暗指梅花自有风骨,不与世俗争艳。“若比杏桃真未识,夺银胎”,将梅花与杏桃对比,认为若拿梅花与杏桃相比,那些只知杏桃艳丽之人实未真正识花,而梅花如银质胎体般纯洁高雅,夺去众人目光,突出梅花独特气质与超凡脱俗。下阕:“汗面拭来慵傅粉,酒香浓后暗潮腮”,继续以美人作比。“汗面拭来慵傅粉”,像美人擦去汗水后懒得再扑粉,形容梅花质朴天然,无需过多修饰。“酒香浓后暗潮腮”,仿佛美人饮酒后双腮泛起红晕,形象展现梅花娇艳,赋予梅花如美人酒后娇羞姿态。“娇嫩不应醒似醉,倩谁猜”,说梅花娇嫩模样似醉非醉,难以言明,不知谁能真正猜透它的神韵,给梅花增添神秘色彩,也表达诗人对梅花独特风姿的惊叹与赞美,意味悠长。
上一篇:宋·刘辰翁《浪淘沙·大风作》
下一篇:宋·刘辰翁《南歌子·搔困麻仙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