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疑薰透帘栊":我还在疑惑是什么香气透过了窗帘和窗棂,
"是东风":还以为是东风带来的呢。
"不分榴花更胜、":竟不能分辨出石榴花更胜过、
"一春红":整个春天里的红花。
"新雨过":一场新雨刚刚下过,
"绿连空":满眼的绿色仿佛一直延伸到了天空。
"蝶飞慵":蝴蝶也显得慵懒无力,缓缓地飞舞着。
"闲过绿阴深院、":我悠闲地走过那绿树成荫的深深庭院,
"小花浓":看到那里小巧的花儿开得正艳,香气浓郁。
南宋末年爱国词人,文学批评家
刘辰翁(1232~1297),南宋文学家。字会孟,号须溪,世称须溪先生,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景定进士。曾任濂溪书院山长、临安府学教授。文天祥起兵抗元时,曾短期参与其江西幕府。入元不仕,埋头著书,以此终老。其诗文有奇崛之风,词承辛弃疾一派,文学成就也主要在词。宋亡前后,多感伤时事的篇章。曾评点杜甫、王维、李贺、王安石、陆游诸家之作,开后代评点风气。其对李贺诗的评点,流传最广。主要作品有《须溪记钞》《须溪集》《须溪词》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初夏词。描绘了初夏庭院中绿阴深幽、石榴花浓艳、雨过蝶舞的景致,体现了对初夏季节特色的细腻捕捉与诗意标注,营造出红绿交织、由庭院延及天地的阔大而细腻的美学意境,表达了对初夏韵味与庭院情致的深切体悟。
2. 写作手法
意象组合:诗句“闲过绿阴深院、小花浓”,借“绿阴深院”“小花浓”等意象,构建出静谧幽深又生机盎然的绿荫庭院空间,营造出闲适且充满自然情趣的氛围。对比:诗句“不分榴花更胜、一春红”,将石榴花的浓红与一春之花的红相对比,以“不分榴花更胜、一春红”,突出初夏石榴花的热烈鲜活,展现季节特色;诗句“绿连空。蝶飞慵”,“蝶慵”的动态与“绿连空”的静态形成对比,动静结合,增添画面生机与静谧氛围的互补。多感官描写:“犹疑薰透帘栊”从嗅觉写薰风带来的花香,“不分榴花更胜、一春红”从视觉描绘石榴花明艳色彩,“新雨过”则从触觉让人感受雨后清新润泽,融合多重感官体验,立体呈现初夏景象。
3. 分段赏析
上阙“犹疑薰透帘栊。是东风。”起笔便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美妙的氛围。一个“犹疑”,将词人似有若无、恍惚间被某种气息撩动心弦的感受细腻道出,却又实实在在地萦绕在鼻尖。而点明是“东风”,既交代了气息的来源,又为全词奠定了春日的基调。“不分榴花更胜、一春红”,此句将榴花与其他春花作比。“不分”二字,有难以分辨、不分伯仲之意,生动地展现出榴花在春日繁花中的独特魅力,凸显出榴花的娇艳夺目,让人不禁为这热烈的色彩所吸引。下阕“新雨过,绿连空”,描绘出一幅雨后清新之景。新雨初歇,空气里弥漫着泥土与草木的清香,那一片翠绿仿佛与天空相连,无边无际,给人以开阔、舒畅之感。“蝶飞慵”则赋予蝴蝶以人的情态,慵懒地飞舞着,进一步渲染出雨后环境的闲适与宁静。“闲过绿阴深院、小花浓”,词人以“闲过”二字,将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展露无遗。漫步在绿阴深院之中,看着那浓郁芬芳的小花,仿佛时间都放慢了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