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àng
táo
shā
·
·
qiū
gǎn
huái
怀

朝代:宋作者:刘辰翁浏览量:1
zhuó
qiū
shēng
liáng
bìn
kān
jīng
mǎn
chéng
míng
yuè
bàn
chuāng
héng
wéi
yǒu
lǎo
rén
xīn
zuì
wèi
xiǎo
piān
xǐng
chéng
hèn
nán
píng
zhèng
jīn
wēi
zuò
èr
sān
gēng
chú
què
rén
cáo
mèng
gèng
shuí
zhēng

译文

树叶早已落尽,听不见秋声的痕迹。只有鬓角的凉意让人惊觉年岁已深。城中明月满地,半扇窗棂外月光横斜。唯有我这老人心似沉醉,却在未明之时独自清醒。起身起舞终究难成事。心中遗恨难以平息。整夜正襟危坐直到三更时分。若说这世间还有谁能与曹操(曹孟德)一争高下,除了他,我还能与谁较量。

逐句剖析

"无叶著秋声":树叶早已落尽,听不见秋声的痕迹。

"凉鬓堪惊":只有鬓角的凉意让人惊觉年岁已深。

"满城明月半窗横":城中明月满地,半扇窗棂外月光横斜。

"惟有老人心似醉":唯有我这老人心似沉醉,

"未晓偏醒":却在未明之时独自清醒。

"起舞故无成":起身起舞终究难成事。

"此恨难平":心中遗恨难以平息。

"正襟危坐二三更":整夜正襟危坐直到三更时分。

"除却故人曹孟德":若说这世间还有谁能与曹操(曹孟德)一争高下,

"更与谁争":除了他,我还能与谁较量。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浪淘沙·秋夜感怀》是宋末元初刘辰翁创作的词作。此词上片写秋夜景象,“无叶著秋声”以无叶却闻秋声烘托环境清冷,“凉鬓堪惊”借鬓发渐凉写岁月催人之感,“满城明月半窗横”描绘孤寂月色,“惟有老人心似醉,未晓偏醒”刻画老人心醉难眠的愁苦。下片抒怀,“起舞故无成。此恨难平”直言起舞无成、憾恨难平的悲愤,“正襟危坐二三更”以深夜端坐见心绪不宁,“除却故人曹孟德,更与谁争”借曹操自比,表达无人可争的英雄失路之悲。全词用沉郁的笔调,把秋夜的冷清和个人的人生感慨、时代悲怆结合起来,情感深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末年爱国词人,文学批评家

刘辰翁(1232~1297),南宋文学家。字会孟,号须溪,世称须溪先生,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景定进士。曾任濂溪书院山长、临安府学教授。文天祥起兵抗元时,曾短期参与其江西幕府。入元不仕,埋头著书,以此终老。其诗文有奇崛之风,词承辛弃疾一派,文学成就也主要在词。宋亡前后,多感伤时事的篇章。曾评点杜甫、王维、李贺、王安石、陆游诸家之作,开后代评点风气。其对李贺诗的评点,流传最广。主要作品有《须溪记钞》《须溪集》《须溪词》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片“无叶著秋声”,秋天明明树叶落尽,四周却满是秋声,以反常的情景突出秋夜的寂静与清冷,让人更觉萧瑟。“凉鬓堪惊”,秋夜的凉意仿佛渗进鬓发,让人突然惊觉岁月流逝,年华老去,暗含无奈与惆怅。“满城明月半窗横”,明亮的月光铺满整座城,又斜斜地照进半扇窗户,描绘出一幅清冷孤寂的画面,烘托出词人内心的孤独。“惟有老人似醉,未晓偏醒”,只有自己这颗心好像醉酒一般,天还没亮就醒了,说明词人内心愁苦,辗转难眠,满心愁绪无人诉说。下片“起舞故无成。此恨难平”,想起自己曾想有所作为而起舞,最终却一事无成,心中的遗憾和愤恨难以平息,直接抒发了壮志未酬的悲愤。“正襟危坐二三更”,深夜里,词人端正衣襟独自静坐,从深夜到凌晨,表现出他无法排遣心中愁绪,只能在漫漫长夜中煎熬。“除却故人曹孟德,更与谁争”,除了已故的曹操那样的英雄人物,自己还能与谁一争高下呢?借曹操自比,表达自己的不凡抱负,也透露无人理解、英雄寂寞的悲怆。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宋伯仁《梅花喜神谱 其十二 欲谢一十六枝》

下一篇:宋·刘辰翁《蝶恋花·感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