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nán
·
·
chí
cǎo
chōu
xīn

朝代:宋作者:陈亮浏览量:1
chí
cǎo
chōu
xīn
shān
táo
tuì
xiǎo
hóng
xún
chūn
xián
guò
xiǎo
yuán
dōng
chūn
zài
luàn
huā
shēn
chù
niǎo
shēng
zhōng
yóu
dèng
guī
qiāo
yuè
chūn
shān
zuì
fēng
shuí
jiā
sān
nòng
xué
yuán
róng
chuī
xián
chóu
róng
shàng
méi
fēng

译文

池塘里的草长出了新鲜的绿色,山上的桃花颜色渐渐变淡了,有些已经褪去了小红色。我悠闲地寻找着春天的足迹,漫步经过小园的东边。原来春天就藏在那些杂乱的花朵深处,还有鸟儿们的歌唱声中。晚上游玩归来,我举着灯笼,在月光下轻轻地敲打着路面,春风吹拂着我的衣衫,我在醉意中随着风儿起舞。这时,不知是谁家在吹奏着乐曲,可能是模仿着元帅的曲调。那曲调让人不由自主地生出了闲愁,轻易地爬上了我的眉头。

逐句剖析

"池草抽新碧":池塘里的草长出了新鲜的绿色,

"山桃褪小红":山上的桃花颜色渐渐变淡了,有些已经褪去了小红色。

# 小红:淡红。

"寻春闲过小园东":我悠闲地寻找着春天的足迹,漫步经过小园的东边。

"春在乱花深处、":原来春天就藏在那些杂乱的花朵深处,

"鸟声中":还有鸟儿们的歌唱声中。

"游镫归敲月":晚上游玩归来,我举着灯笼,在月光下轻轻地敲打着路面,

# 镫:挂在马鞍两旁的铁制脚踏。

"春衫醉舞风":春风吹拂着我的衣衫,我在醉意中随着风儿起舞。

# 春衫:年少时穿的衣服,通过少年时候穿的衣服可延申到少年的自己。

"谁家三弄学元戎":这时,不知是谁家在吹奏着乐曲,可能是模仿着元帅的曲调。

# 元戎:主将,统帅。,三弄:古曲名。即梅花三弄。

"吹起闲愁、":那曲调让人不由自主地生出了闲愁,

"容易上眉峰":轻易地爬上了我的眉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南歌子・池草抽新碧》是宋代词人陈亮创作的词作。此词上片以细腻笔触描绘春景,池塘中青草抽芽呈现新绿,山上桃花褪去艳丽的红色,词人于闲适中寻春,在小园东边,发现春天隐匿于乱花深处与鸟声之中,展现出春日生机与活力。下片写词人夜游归来,举灯敲月,春衫在风中舞动,尽显潇洒。却因听到不知谁家模仿军中号角吹奏的“三弄”曲调,无端引发了心中的闲愁,轻易地爬上了眉头。全词先扬后抑,借春景的美好与赏春的闲适,对比衬托出结尾的闲愁,以乐景写哀情,表达了词人内心深处难以言说的复杂情绪。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思想家、文学家,永康学派的代表人物

陈亮(1143~1194),南宋思想家、文学家。原名汝能,字同甫,号龙川,人称龙川先生,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绍熙进士。光宗时授签书建康府判官,未赴任而卒。陈亮是浙东事功学派的永康学派主要代表,倡导经世济民的“事功之学”,提出“盈宇宙者无非物,日用之问无非事”。他与朱熹友善,两人多次进行“王霸义利之辩”。才气超迈,喜谈兵,屡次上书力主抗金,反对和议。所作政论气势纵横,笔锋犀利;词作感情激越,风格豪放。著有《龙川文集》《龙川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片:“池草抽新碧,山桃褪小红”,开篇描绘了池塘边的青草抽出鲜嫩的碧绿,山上的桃花逐渐褪去艳丽的红色,展现出春天的景象,同时也隐隐透露出词人的“闲”意。“寻春闲过小园东”,词人特意点明“闲”字,强调自己是在闲暇中去小园东边寻春,看似悠闲,实则暗示了其内心并不以这种闲适为然,可能有着别样的思绪。“春在乱花深处、鸟声中”,将春天的踪迹定位在乱花深处和鸟儿的啼鸣声中,以景衬情,在美好的春景中,反衬出词人内心的寂寞和幽恨。下片:“游镫归敲月,春衫醉舞风”,此句描写词人夜游归来,举着灯在月光下敲门,春衫在风中舞动。一个“敲”字,写出了周围环境的静谧;“舞”字表面上看是落拓不羁,实则进一步表现出作者的孤寂与痛苦。“谁家三弄学元戎”,“三弄”本指“梅花三弄”,这里可能是指有人吹奏类似军中号角的曲调。箫管之声勾起了词人的闲愁。“吹起闲愁,容易上眉峰”,直接点明词人内心的闲愁,在这美好的春景和看似潇洒的夜游之后,因听到不知谁家的乐曲,心中的愁绪轻易地涌上眉头,给人一种难以排遣的忧伤之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陈亮《暮花天》

下一篇:宋·陈亮《采桑子·桃花已作东风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