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àn
huā
shǎng
méi

朝代:宋作者:陈亮浏览量:1
lǎo
rén
jiān
zài
shēn
chā
méi
sǔn
jīn
chūn
huí
xuě
céng
bīng
xiāng
dòng
huāng
shān
shuǐ
bīn
dài
yuè
zhī
nòng
yǐng
bèi
fēng
qiān
piàn
yuǎn
suí
rén
shí
jiā
lóu
shàng
tān
chuī
kěn
fàng
zhāo
zhāo
shù
xīn

译文

我本是人间自由自在身,哪怕损坏了黑头巾也要折枝梅花插在头上。在那厚厚的积雪与寒冷的坚冰之中,春天悄然回归,梅花的香气轻轻浮动。弥漫在荒山、野水之滨。带着月色,梅枝低垂,在光影中轻轻摇曳,背着风的万千花瓣随风飘飞,远远地追逐着行人。那石崇家奢华楼阁上的人们,只知贪恋吹奏《梅花落》,他们哪里肯像这样,让这如同玉树般高洁的梅花日日焕发新姿。

逐句剖析

"老子人间自在身":我本是人间自由自在身,

# 自在:佛教术语,谓心离烦恼之束缚,通达无碍。,老子:诗人自称。

"插梅不惜损乌巾":哪怕损坏了黑头巾也要折枝梅花插在头上。

# 乌巾:即乌角巾,一种有棱角的黑色头巾,多为古代隐者所戴。

"春回积雪层冰里":在那厚厚的积雪与寒冷的坚冰之中,春天悄然回归,

# 层冰:厚厚的冰层。

"香动荒山野水滨":梅花的香气轻轻浮动。弥漫在荒山、野水之滨。

"带月一枝低弄影":带着月色,梅枝低垂,在光影中轻轻摇曳,

"背风千片远随人":背着风的万千花瓣随风飘飞,远远地追逐着行人。

# 背风:指被风吹着。

"石家楼上贪吹笛":那石崇家奢华楼阁上的人们,只知贪恋吹奏《梅花落》,

# 吹笛:指吹奏笛曲《梅花落》。,石家楼:指石崇的金谷园。

"肯放朝朝玉树新":他们哪里肯像这样,让这如同玉树般高洁的梅花日日焕发新姿。

# 玉树:美好的树,一说为仙木;此指梅花树。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浣花赏梅》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描绘梅花的七言律诗,诗人以简洁凝练的笔触展现梅花的独特神韵与深刻内涵。前两句写梅花在春回之时,于积雪层冰、荒山野水的恶劣环境中绽放飘香,凸显其坚韧生命力与不与世俗争艳的高洁;后两句通过拟人手法,赋予梅花清雅柔美、不随波逐流的姿态。全诗运用衬托、拟人等手法,语言精妙,“动”“弄”等字炼字传神,融情于景,托物言志,借赞美梅花超凡脱俗的品格,表达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思想家、文学家,永康学派的代表人物

陈亮(1143~1194),南宋思想家、文学家。原名汝能,字同甫,号龙川,人称龙川先生,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绍熙进士。光宗时授签书建康府判官,未赴任而卒。陈亮是浙东事功学派的永康学派主要代表,倡导经世济民的“事功之学”,提出“盈宇宙者无非物,日用之问无非事”。他与朱熹友善,两人多次进行“王霸义利之辩”。才气超迈,喜谈兵,屡次上书力主抗金,反对和议。所作政论气势纵横,笔锋犀利;词作感情激越,风格豪放。著有《龙川文集》《龙川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老子人间自在身”直抒胸臆,以“老子”自称直言自身不受世俗束缚的自在心性,奠定全诗疏放不羁的基调。“插梅不惜损乌巾”一“插”一“损”,动作中见真性情,诗人爱梅成痴,哪怕将梅花插在头巾上会压皱或损坏巾帽,也毫不在意。既勾勒出诗人山野赏梅、随性而为的形象,亦暗喻其对高洁梅品的倾慕。宁损世俗物,也要亲近高洁之梅。颔联“春回积雪层冰里”点出赏梅时节,虽仍是冰雪覆盖的隆冬,却已有春回的迹象,梅花正是报春的使者。“积雪层冰”的苦寒环境,与“春回”的生机形成对比,既突出梅花破寒而开的坚韧,亦暗含诗人对生机萌动的敏锐感知。“香动荒山野水滨”梅香冲破荒野的寂静,在山水间弥漫。一个“动”字,化无形为有形,仿佛梅香有了生命,在荒寒中搅动出一片春意,既写梅香之浓郁,亦暗示诗人被香气牵引、寻梅而至的过程,人与自然在香气中悄然共鸣。颈联“带月一枝低弄影,背风千片远随人”一枝梅花斜倚,在月光下投下摇曳的影子,仿佛在独自“弄影”。“带月”二字营造出清寂幽美的意境,“低”“弄”二字赋予梅枝以人的情态,似有孤高自赏之姿,亦含温柔缱绻之态,暗合诗人对梅之孤洁的怜惜与欣赏。“背风千片远随人”一句转向落花。梅花瓣被风吹起,却“背风”而行,仿佛有意追随诗人脚步。“千片远随”既写落花之盛,亦以拟人化笔法赋予落花以情感,落花不是无情飘坠,而是有情相伴。此处“人”与“花”的互动,既是诗人怜花惜花的外化,亦暗含其对知己般“相伴”的心灵慰藉的追寻。尾联“石家楼上贪吹笛”一句用典,“石家”指西晋石崇,其家以豪奢著称,“吹笛”典出石崇家伎绿珠善吹笛的传说,此处代指富贵人家的享乐之举。“贪”字带贬义,暗讽权贵沉溺于声色犬马,不知珍惜自然生机。“肯放朝朝玉树新”句以反问收束:你们这般贪图笛声雅韵,可愿让如玉树(喻梅花)般的新春美景长留?“玉树新”既指梅花如玉树般晶莹,亦象征自然永恒的生机。诗人以权贵“贪笛”与梅花“玉树”对比,批判世俗对自然之美的轻慢,亦借梅花的“朝朝新”,表达对纯粹、永恒之美的坚守。真正的美好不在权贵的楼阁中,而在荒野冰雪间的自在绽放。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陈亮《送文子转漕江东二首其一》

下一篇:宋·陈亮《点绛唇·烟雨楼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