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梅魁策蹇驴":为了探寻梅中魁首赶着跛脚的驴,
"竹梢疏处见清癯":从竹梢稀疏的地方看见清瘦的梅影。
"清香雅韵十分足":梅花清香和高雅韵味十分充足,
"俗态嚣尘一点无":没有一点世俗的姿态和喧嚣的尘埃。
"寄我谁能如陆凯":谁能像陆凯一样为我寄来梅花,
"爱渠自谓若林逋":我爱梅花自认为就像林逋一样。
"夜窗却恐劳清梦":夜里却担心在窗前扰乱我的清梦,
"速剪寒梢浸玉壶":赶快剪下寒梅枝浸养在玉壶之中。
南宋思想家、文学家,永康学派的代表人物
陈亮(1143~1194),南宋思想家、文学家。原名汝能,字同甫,号龙川,人称龙川先生,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绍熙进士。光宗时授签书建康府判官,未赴任而卒。陈亮是浙东事功学派的永康学派主要代表,倡导经世济民的“事功之学”,提出“盈宇宙者无非物,日用之问无非事”。他与朱熹友善,两人多次进行“王霸义利之辩”。才气超迈,喜谈兵,屡次上书力主抗金,反对和议。所作政论气势纵横,笔锋犀利;词作感情激越,风格豪放。著有《龙川文集》《龙川词》。
1. 分段赏析
首联“为探梅魁策蹇驴,竹梢疏处见清癯”,诗人骑着蹇驴去探寻梅魁,“策蹇驴”的行为增添了探梅的意趣。“竹梢疏处见清癯”,通过竹梢的衬托,巧妙地勾勒出梅花清瘦、素雅的形象。颔联“清香雅韵十分足,俗态嚣尘一点无”,从嗅觉和气质上赞美梅花,“清香雅韵”与“俗态嚣尘”形成鲜明对比,高度赞扬梅花的高洁品质,不沾染尘世的俗气。颈联“寄我谁能如陆凯,爱渠自谓若林逋”,表明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以古人自比,体现对梅花高雅情怀的共鸣。尾联“夜窗却恐劳清梦,速剪寒梢浸玉壶”,诗人担心梅花入梦,干脆剪下梅枝插在玉壶中,将对梅花的喜爱之情推向极致,生动展现出对梅的珍视。
上一篇:宋·陈亮《点绛唇·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