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ǒng
méi
shǒu

朝代:宋作者:陈亮浏览量:1
wèi
tàn
méi
kuí
jiǎn
zhú
shāo
shū
chù
jiàn
qīng
qīng
xiāng
yùn
shí
fēn
tài
xiāo
chén
diǎn
shuí
néng
kǎi
ài
wèi
ruò
lín
chuāng
què
kǒng
láo
qīng
mèng
jiǎn
hán
shāo
jìn

译文

为了探寻梅中魁首赶着跛脚的驴,从竹梢稀疏的地方看见清瘦的梅影。梅花清香和高雅韵味十分充足,没有一点世俗的姿态和喧嚣的尘埃。谁能像陆凯一样为我寄来梅花,我爱梅花自认为就像林逋一样。夜里却担心在窗前扰乱我的清梦,赶快剪下寒梅枝浸养在玉壶之中。

逐句剖析

"为探梅魁策蹇驴":为了探寻梅中魁首赶着跛脚的驴,

"竹梢疏处见清癯":从竹梢稀疏的地方看见清瘦的梅影。

"清香雅韵十分足":梅花清香和高雅韵味十分充足,

"俗态嚣尘一点无":没有一点世俗的姿态和喧嚣的尘埃。

"寄我谁能如陆凯":谁能像陆凯一样为我寄来梅花,

"爱渠自谓若林逋":我爱梅花自认为就像林逋一样。

"夜窗却恐劳清梦":夜里却担心在窗前扰乱我的清梦,

"速剪寒梢浸玉壶":赶快剪下寒梅枝浸养在玉壶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咏梅四首(其四)》是南宋陈亮创作的七言律诗。主题围绕咏梅展开,诗人借赏梅、赞梅表达对梅花清香雅韵、脱俗姿态的喜爱,以及对高洁品格的向往。开篇写探梅,通过“竹梢疏处”衬托出梅的清癯之态;中间两联以“俗态嚣尘一点无”等句对比世俗,凸显梅的高洁;尾联描绘杨花榆荚漫天似雪飞舞之态,以独特视角展现其虽“无才思”仍努力留春的模样,传递珍惜时光、积极向上之情,令晚春景致更活泼。全诗语言精炼,意境清雅,借梅寄情,展现了诗人对美好品质的追求与赞美。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思想家、文学家,永康学派的代表人物

陈亮(1143~1194),南宋思想家、文学家。原名汝能,字同甫,号龙川,人称龙川先生,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绍熙进士。光宗时授签书建康府判官,未赴任而卒。陈亮是浙东事功学派的永康学派主要代表,倡导经世济民的“事功之学”,提出“盈宇宙者无非物,日用之问无非事”。他与朱熹友善,两人多次进行“王霸义利之辩”。才气超迈,喜谈兵,屡次上书力主抗金,反对和议。所作政论气势纵横,笔锋犀利;词作感情激越,风格豪放。著有《龙川文集》《龙川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为探梅魁策蹇驴,竹梢疏处见清癯”,诗人骑着蹇驴去探寻梅魁,“策蹇驴”的行为增添了探梅的意趣。“竹梢疏处见清癯”,通过竹梢的衬托,巧妙地勾勒出梅花清瘦、素雅的形象。颔联“清香雅韵十分足,俗态嚣尘一点无”,从嗅觉和气质上赞美梅花,“清香雅韵”与“俗态嚣尘”形成鲜明对比,高度赞扬梅花的高洁品质,不沾染尘世的俗气。颈联“寄我谁能如陆凯,爱渠自谓若林逋”,表明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以古人自比,体现对梅花高雅情怀的共鸣。尾联“夜窗却恐劳清梦,速剪寒梢浸玉壶”,诗人担心梅花入梦,干脆剪下梅枝插在玉壶中,将对梅花的喜爱之情推向极致,生动展现出对梅的珍视。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陈亮《点绛唇·圣节》

下一篇:宋·陈亮《送文子转漕江东二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