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ā
tiān

朝代:宋作者:陈亮浏览量:1
tiān
wēi
qiān
chūn
gōng
duō
cháng
hòu
yīn
qín
shòu
wǎn
xiān
yùn
qià
hǎo
huā
tóu
jìng
chǐ
chén
hóng
huáng
fěn
gèng
niú
jiā
yáo
wéi
wèi
zhēn
liú
zhǒng
zhōng
zhōu
shí
dùn
hún
shēn
chéng
píng
dāng
kāi
duō
shǎo
shēng
xiàn
shì
shèn
rén
rén
jiāng
nán
xīn
zhī
sháo
yào
fǎng
qián
shì
yóu
cún
míng
pǐn
yīng
rèn
jiù
jiā
fāng
xīn
chéng
 yí
chù
bèi
lěi
gēn
zhū
shèng
kàn
zhū
fēn
fēn

译文

上天的旨意略微吝啬(指春天来得不够慷慨),春神的造化却十分丰裕,那长着胡须的人最后殷勤地照料。芍药枝干清瘦却率先挺立,神韵姿态恰到好处,硕大的花头缓缓舒展绽放。红色、黄色、粉色、紫色,更有牛家、姚魏这些名贵品种堪称正宗。留存下几种,花蒂眷恋着中原大地,他日定能枝繁叶茂、开满全身。承平盛世的当年,芍药开得不知有多少,相伴的笙歌无穷无尽,那是怎样的光景啊。气息传到江南,心中知晓这芍药,仿佛过去的往事依然留存。名贵的品种,认出旧时的家族,如今沐浴新的雨露正焕发生机。汇聚成一处,花蕾和根株,只能看着各种花谱纷纷记载。

逐句剖析

"天意微悭":上天的旨意略微吝啬(指春天来得不够慷慨),

"春工多裕":春神的造化却十分丰裕,

"长须末后殷勤":那长着胡须的人最后殷勤地照料。

"骨瘦挽先":芍药枝干清瘦却率先挺立,

"肌韵恰好":神韵姿态恰到好处,

"花头径尺徐陈":硕大的花头缓缓舒展绽放。

"红黄粉紫":红色、黄色、粉色、紫色,

"更牛家、":更有牛家、

"姚魏为真":姚魏这些名贵品种堪称正宗。

"留几种":留存下几种,

"蒂殢中州":花蒂眷恋着中原大地,

"异时齐顿浑身":他日定能枝繁叶茂、开满全身。

"承平当日开多少":承平盛世的当年,芍药开得不知有多少,

"笙歌何限":相伴的笙歌无穷无尽,

"是甚人人":那是怎样的光景啊。

"气入江南":气息传到江南,

"心知芍药":心中知晓这芍药,

"彷佛前事犹存":仿佛过去的往事依然留存。

"名品应须":名贵的品种,

"认旧家":认出旧时的家族,

"雨露方新":如今沐浴新的雨露正焕发生机。

"成一处":汇聚成一处,

"蓓蕾根株":花蕾和根株,

"剩看诸谱纷纷":只能看着各种花谱纷纷记载。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暮花天》是南宋陈亮所作的一首词,题材为咏物,咏赞的对象是芍药。上片描绘芍药的形态、色彩,写出其品种珍贵;下片由芍药联想到往昔承平景象,寄寓对名品传承的感慨。词中运用铺陈手法,细致刻画芍药的形与神,语言清丽平实。全词既展现了芍药的美好,又暗含对时光流转、事物变迁的怅惘,情感含蓄深沉,在咏物词中独具韵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思想家、文学家,永康学派的代表人物

陈亮(1143~1194),南宋思想家、文学家。原名汝能,字同甫,号龙川,人称龙川先生,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绍熙进士。光宗时授签书建康府判官,未赴任而卒。陈亮是浙东事功学派的永康学派主要代表,倡导经世济民的“事功之学”,提出“盈宇宙者无非物,日用之问无非事”。他与朱熹友善,两人多次进行“王霸义利之辩”。才气超迈,喜谈兵,屡次上书力主抗金,反对和议。所作政论气势纵横,笔锋犀利;词作感情激越,风格豪放。著有《龙川文集》《龙川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片集中刻画花的生长与姿态。“天意微悭,春工多裕,长须末后殷勤”开篇以拟人的手法写“天意”略施吝啬,而“春工”却十分丰饶,再加上“长须”在最后时刻的殷勤照料,为花的绽放铺垫了温润的生长环境,字里行间透着对花木生长的关切。“骨瘦挽先,肌韵恰好,花头径尺徐陈”转而描摹花的形态:花茎纤细却挺劲(骨瘦挽先),花瓣的神韵姿态恰到好处(肌韵恰好),硕大的花头(径尺)缓缓舒展绽放(徐陈),从花茎到花头,由内而外细致勾勒,尽显花的雅致与丰茂。“红黄粉紫,更牛家、姚魏为真”则写花色的丰富,红、黄、粉、紫交错,更点出“牛家”“姚魏”这些名贵的牡丹品种,既展现了花的品类繁多,也流露对名花的熟知与欣赏。“留几种,蒂殢中州,异时齐顿浑身”意为留下几种名花,让它们的根蒂留在中原大地,将来定会枝繁叶茂、尽情绽放,这里“中州”暗指故土,借花的留存寄托了对中原故土的牵挂。下片由花及事,转入对往昔的追忆与对名花传承的感慨。“承平当日开多少,笙歌何限,是甚人人”由眼前的花联想到承平年代,那时花开遍地,笙歌不断,不禁追问当年赏玩的是怎样的人,字里藏着对往昔繁华的怀念。“气入江南,心知芍药,仿佛前事犹存”写花的气韵传到江南,诗人认出这是芍药,过往赏花的记忆仿佛就在眼前,借芍药的“气”连接起今昔,让回忆有了依托。“名品应须,认旧家,雨露方新”强调这些名贵的芍药品种,应当认取它们的“旧家”(原产地或传统品类),如今它们在新的雨露滋养下重焕生机,暗含对文化与美好事物传承的珍视。“成一处,蓓蕾根株,剩看诸谱纷纷”最后写这些名花的蓓蕾与根株汇聚一处,而更多关于它们的记载只能在各种花谱中看到,既表现了对眼前花木的珍惜,也流露出对美好事物易逝、需在典籍中追寻的淡淡怅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陈亮《水调歌头·癸卯九月十五日寿朱元晦》

下一篇:宋·陈亮《南歌子·池草抽新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