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山好":家乡好啊,
"好处是三冬":好就好在这寒冬腊月。
"梨栗甘鲜输地客":甜美的梨子、栗子新鲜饱满,当地的客商争相贩运,
"鲂鳊肥美献溪翁":肥美的鲂鱼、鳊鱼滋味醇厚,送到溪边老翁的手中。
"醉滴小槽红":饮着小酒坊酿出的红酒,醉意里满是酣畅。
"识破了":看透了世事,
"不用计穷通":就不必再计较人生的困顿与通达。
"下泽车安如驷马":乘坐乡野的小车,安稳得如同驾着驷马高车,
"市门卒稳似王公":做个市井的小卒,安稳得胜过王公贵族。
"一笑等鸡虫":世间的得失荣辱,不过像鸡虫争斗般渺小,一笑置之罢了。
南宋词人
吴潜(1195~1262),南宋词人。字毅夫,一作毅甫,号履斋居士。祖籍宣城(今属安徽)。嘉定进士,官至左丞相。主张加强战守之备以抗御元兵,对南宋朝廷的苟且偷安深表忧虑,后贬死于循州。其词激昂凄劲,颇有感怀时事之作,主要是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也常吐露个人理想受挫的悲愤。词风亦与其为人接近,在南宋为一大家。诗作颇平衍,兼多拙句,通体浑成之作,不多见。吴潜的诗大多已佚,所存者多写由于官场斗争激烈而导致的对仕途的厌倦。著有《履斋先生诗余》《论语士说》《许国公奏稿》《鸦涂集》等。原集已佚,明末梅鼎祚搜集其遗文编为《履斋遗稿》4卷。
1. 分段赏析
上片:“家山好,好处是三冬”开篇直抒胸臆,点出家乡最美之处在于寒冬时节。这里的“三冬”并非单纯指季节,更暗含冬日里家乡特有的安宁与丰饶。“梨栗甘鲜输地客,鲂鳊肥美献溪翁”两句,以具体物产勾勒家乡的富足:甘甜新鲜的梨和栗子,被当地人相互馈赠;肥美的鲂鱼、鳊鱼,由溪边的老者献上。“输”“献”二字,既写出物产的丰裕,又透出乡邻间淳朴的往来,充满生活气息。“醉滴小槽红”则以细节收束上片,“小槽红”指自酿的美酒,冬日里饮得微醺,酒液滴落,尽显冬日闲居的惬意。上片通过冬日物产、人情、闲趣的描写,将“家山好”落到实处,字里行间满是对家乡的热爱与满足。下片:“识破了,不用计穷通”承上启下,由对家山的赞美转入对人生的感悟:既然看透了世事沉浮,便不必再计较仕途的顺逆。“下泽车安如驷马,市门卒稳似王公”用对比手法强化超脱心态:乘坐简陋的下泽车,却能感到如驾驷马豪车般安稳;做市井中的小吏,也觉得如王公贵族般自在。这里打破了世俗对“富贵”与“贫贱”的界定,凸显内心的安宁远胜过外在的地位。“一笑等鸡虫”以典故作结,意为对世间的是非荣辱、功名得失,都以一笑置之,视若鸡虫之争般微不足道。下片通过对人生取舍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历经世事后,对平淡生活的珍视和超然物外的豁达,与上片的家山之美形成呼应,正是家乡的淳朴与安宁,滋养了这份通透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