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退妖狐是不难":战胜退去妖狐并非难事,
"飞毛散羽息争端":雪花如飞散的毛羽、飘落的羽片,平息了世间争端。
"翁眠但愿为逋客":但愿像瓮眠的人一样做个避世的隐士,
"靴没何须慕大官":不必羡慕大官们陷入雪中靴被埋没的狼狈,或不必追求高官厚禄。
"化化形形随物付":雪花变化形态,顺应万物交付给世间不同模样,
"平平坦坦与人看":平平坦坦地呈现给人们观看。
"闭门独有袁夫子":闭门隐居的只有袁夫子,
"穷饿难磨气象胖":即便穷困饥饿,也难磨灭他精神饱满、气度不凡的气象。
南宋词人
吴潜(1195~1262),南宋词人。字毅夫,一作毅甫,号履斋居士。祖籍宣城(今属安徽)。嘉定进士,官至左丞相。主张加强战守之备以抗御元兵,对南宋朝廷的苟且偷安深表忧虑,后贬死于循州。其词激昂凄劲,颇有感怀时事之作,主要是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也常吐露个人理想受挫的悲愤。词风亦与其为人接近,在南宋为一大家。诗作颇平衍,兼多拙句,通体浑成之作,不多见。吴潜的诗大多已佚,所存者多写由于官场斗争激烈而导致的对仕途的厌倦。著有《履斋先生诗余》《论语士说》《许国公奏稿》《鸦涂集》等。原集已佚,明末梅鼎祚搜集其遗文编为《履斋遗稿》4卷。
1. 分段赏析
首联“战退妖狐是不难,飞毛散羽息争端”,以雪喻“飞毛散羽”,“妖狐”喻邪恶势力。说雪战胜退去妖狐并非难事,借雪的飘落平息世间争端,开篇赋予雪正义、平息的纷争的象征意义,为全诗奠定借雪言志的基调。颔联“瓮眠但愿为逋客,靴没何须慕大官”,用“瓮眠”典故,“逋客”是避世之人。诗人说但愿像瓮眠者做隐居的人,不必羡慕大官们陷入雪中靴被埋没(暗讽追名逐利的狼狈),借雪天场景,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权贵的淡泊,展现志趣。颈联“化化形形随物付,平平坦坦与人看”,描写雪的特性。雪“化化形形”,随万物呈现不同形态(覆在瓦上、枝头、山川);“平平坦坦”,以质朴面貌示人。诗人赞雪的随顺、本真,实则托物言志,推崇这种顺应自然、不矫饰的品格。尾联“闭门独有袁夫子,穷饿难磨气象胖”,“袁夫子”喻坚守气节之人。即便穷困饥饿,袁夫子的“气象胖”(精神饱满、气度不凡)难被磨灭。借雪天闭门思贤,歌颂高尚精神气节,收束全诗,升华对品格坚守的推崇,让雪的意象与人文精神交融。
上一篇:宋·吴潜《喜雨二解》
下一篇:宋·吴潜《再用前韵各赋三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