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惯吃胡麻饭":道人长期吃着粗淡的胡麻饭,
"来到人间今几年":算算在人间已漂泊了多少年。
"白玉楼前空夜月":白玉砌成的楼前只有空寂的夜月,
"黄金殿上起春烟":黄金打造的殿上浮起春日烟霞。
"闲倾一盏中黄酒":闲暇时饮一盅养生酒,
"闷扫千章内景篇":烦闷时翻阅修道典籍。
"昨夜钟离传好语":昨夜钟离权传来佳音,
"教吾且作地行仙":教我暂且做个逍遥人间的仙客。
南宋道士,“南宗五组”之一
白玉蟾(1194~1229?),南宋道士。本姓葛,名葛长庚。字如晦,又字白叟,号海琼子,世称紫清先生,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白玉蟾为全真道“南宗五祖”之一,心通三教,学贯九流,于佛老秘典及人间所未见之书,无不贯通。能诗文,尤以词名世。清陈廷焯云:“葛长庚词,一片热肠,不作闲散语,转见其高。”主要作品有《酹江月·武昌怀古》。著有《海琼白玉蟾先生文集》《罗浮山志》《玉蟾先生诗余》等。
1. 分段赏析
首联“道人惯吃胡麻饭,来到人间今几年”,以平实语言勾勒出修道者的形象。“胡麻饭”是道家传说中的仙家饮食,暗示诗人超凡脱俗的隐逸生活,“今几年”则透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淡然与超脱。颔联“白玉楼前空夜月,黄金殿上起春烟”运用虚实结合手法。“白玉楼”“黄金殿”象征仙境,与“夜月”“春烟”构成清冷朦胧的意象,既展现道家追求的缥缈境界,又暗含对人间荣华的疏离感。颈联“闲倾一盏中黄酒,闷扫千章内景篇”转向日常修行。“中黄酒”暗指内丹修炼,“内景篇”则是道教典籍,通过“闲倾”“闷扫”的动作,表现诗人既洒脱又专注的修行态度,语言质朴而意蕴深远。尾联“昨夜钟离传好语,教吾且作地行仙”以钟离权(八仙之一)的教导收束全诗。“地行仙”是道教中的一种仙人境界,虽未达到最高境界,但能在人间享受一定的自由和快乐,体现了道人对修仙生活的向往和豁达的心境。
上一篇:宋·白玉蟾《明月曲》
下一篇:宋·白玉蟾《曲肱诗二十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