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朝代:宋作者:白玉蟾浏览量:1
tiān
lóng
yuè
rén
jiān
kàng
hàn
wéi
yǔ,
shān
qiáo
cuì
cǎo
tiān
shàng
kuài
huó
rén
dài
xià
sāng
chì
juàn
lóng
kuí
xīng
xià
kàng
yáng
shén
tiě
zhá
sòng
fēng
léi
gōng
diàn
tiān
jiān
fēng
yún
tūn
huǒ
lǎo
jiāng
shàn
shén
tiān
shàng
jīn
píng
shuǐ
mǎn
kōng
fēi
xiàn
线
ruò
zhù
huà
zuò
tiān
liáng
sǎo
què
tiān
xià
shǔ
yǒu
rén
ráo
shé
gào
rén
zhǔ
wèi
xún
wèn
xíng
xiān
rén
zài
cháng
jiāng
shēng

译文

天地像是聋了一样,日月如同盲眼,人间大旱,不降下雨水。山河衰败,草木枯萎,天上神仙快活人间却在诉苦。等我骑着仙鹤从扶桑下来,呵斥起疲倦的神龙,仿佛要给它一斧。从奎星往下的亢阳神,用铁札捆绑起来送到酆都府。驱使雷公,差使电母。片刻间天地之中,风云自然地变幻。叻火老将擅长神奇的武艺。天上金瓶里的一滴水,满天空飞舞的雨丝像织布机的线。变成四方的清凉,驱散天下的暑气。有人多嘴告诉君主,不久寻找行雨的仙人,仙人已在长江摇橹远去。

逐句剖析

"天地聋":天地像是聋了一样,

"日月瞽":日月如同盲眼,

"人间亢旱不为雨":人间大旱,不降下雨水。

"山河憔悴草木枯":山河衰败,草木枯萎,

"天上快活人诉苦":天上神仙快活人间却在诉苦。

"待吾骑鹤下扶桑":等我骑着仙鹤从扶桑下来,

"叱起倦龙与一斧":呵斥起疲倦的神龙,仿佛要给它一斧。

"奎星以下亢阳神":从奎星往下的亢阳神,

"缚以铁札送酆府":用铁札捆绑起来送到酆都府。

"驱雷公":驱使雷公,

"役电母":差使电母。

# 电母:一作雷电。

"须臾天地间":片刻间天地之中,

"风云自吞吐":风云自然地变幻。

"叻火老将擅神武":叻火老将擅长神奇的武艺。

# 叻火:一作㘞火。

"一滴天上金瓶水":天上金瓶里的一滴水,

"满空飞线若机杼":满天空飞舞的雨丝像织布机的线。

"化作四天凉":变成四方的清凉,

"扫却天下暑":驱散天下的暑气。

"有人饶舌告人主":有人多嘴告诉君主,

"未几寻问行雨仙":不久寻找行雨的仙人,

"人在长江一声橹":仙人已在长江摇橹远去。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祈雨歌》为南宋道教人物白玉蟾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创作于白玉蟾在儋州松林岭修行期间,诗里刻画了“驱雷公,役电母”等道家祈雨法术的场景,体现出作者作为道教南宗五祖的神通。诗句“山河憔悴草木枯,天上快活人诉苦”反映出白玉蟾对民间苦难的深切关怀,抒发了对百姓生活困顿的愤怒与呼喊。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道士,“南宗五组”之一

白玉蟾(1194~1229?),南宋道士。本姓葛,名葛长庚。字如晦,又字白叟,号海琼子,世称紫清先生,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白玉蟾为全真道“南宗五祖”之一,心通三教,学贯九流,于佛老秘典及人间所未见之书,无不贯通。能诗文,尤以词名世。清陈廷焯云:“葛长庚词,一片热肠,不作闲散语,转见其高。”主要作品有《酹江月·武昌怀古》。著有《海琼白玉蟾先生文集》《罗浮山志》《玉蟾先生诗余》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祈雨歌》写于白玉蟾在儋州松林岭修炼之时。宋代史料记载,白玉蟾在此专心修道,还多次帮当地百姓祈雨、治病。诗作把道家法术和民间苦难融合在一起,既记录了道教仪式,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也是一首祈雨诗,介绍了干旱时的景象和道家祈雨的场景,描绘了山河草木枯萎、驱遣雷公电母等画面,体现了民间的苦难,营造了急切祈雨的氛围,表达了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和对现实的愤怒。

2. 分段赏析

“天地聋,日月瞽,人间亢旱不为雨”,开篇用“聋”“瞽”形容天地、日月,仿佛它们对人间的大旱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无法降下雨水。这种拟人化的写法,直白地展现了干旱的严重和人们的无奈,奠定了诗歌关切民生的基调。“山河憔悴草木枯,天上快活人诉苦”,前半句描绘出山河衰败、草木枯萎的干旱惨状,后半句暗指统治者与平民的生活差距。通过对比,既展现了灾情的严重,又抒发了对这种不公现象的愤怒,体现了作者对百姓的同情。“待吾骑鹤下扶桑,叱起倦龙与一斧。奎星以下亢阳神,缚以铁札送酆府”,这几句通过丰富的想象,描绘出作者骑鹤而来,呵斥神龙、捆绑亢阳神的场景。充满了道家神话色彩,展现了作者想要干预天象、缓解旱情的决心,画面奇幻而有力量。“驱雷公,役电母,须臾天地间,风云自吞吐”,写出作者驱使雷公、电母,很快天地间风云变幻的情景。简短的语句勾勒出祈雨过程中的奇幻景象,体现了道家法术的神奇,也表达了人们对雨水的急切期盼。“叻火老将擅神武,一滴天上金瓶水,满空飞线若机杼”,描绘叻火老将施展神威,天上金瓶中的一滴水流下,在空中化作如织布机上的线一般的雨丝。用比喻的手法写出雨水落下的景象,充满了浪漫色彩,展现了祈雨成功的希望。“化作四天凉,扫却天下暑”,写雨水带来了四方的清凉,驱散了天下的暑气。简洁地写出了降雨后的效果,传递出人们对清凉和生机的渴望,也体现了祈雨的目的。“有人饶舌告人主,未几寻问行雨仙,人在长江一声橹”,最后几句写有人向君主告发,不久君主寻找行雨的仙人时,仙人已在长江上,只留下一声橹响。暗示了作者不慕名利、悄然离去的态度,为诗歌增添了一丝洒脱。

3. 作品点评

《祈雨歌》对儋州一带的祈雨习俗影响深远,当地百姓为感念白玉蟾的恩德,形成了大年初一祭拜“白衣公”的习俗。这首诗还被收录在白玉蟾的《武夷集》中,是他的文学代表作品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白玉蟾《呈懒翁 其四》

下一篇:宋·白玉蟾《龙潭 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