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问今宵月":试着问一问今晚的月亮,
"今夕何爽约":今夜为何失约不来。
"遂令山中人":于是使得我这个山中之人,
"倚户守寂寞":倚靠着门守着寂寞。
"上界足官府":天上仙界官府事务繁多,
"天门有关钥":天门有关卡锁钥。
"云锁乌鹊桥":云朵锁住了乌鹊桥,
"风把凤凰阁":风儿吹打着凤凰阁。
"蟾吞不夜天":月中的蟾蜍吞下了光明,
"兔捣长生药":玉兔在捣长生不老药。
"否则广寒君":否则广寒宫中的仙子,
"尚或事梳掠":或许还在梳妆打扮。
"如何二鼓去":为何二更鼓响过之后,
"桂影更不作":桂树的影子也不再出现。
"幽人惟太息":幽居之人只能深深叹息,
"远趣在碧落":远方的乐趣在那天空之上。
"伊本不窈窕":月亮本来就不窈窕,
"我非业谐谑":我也并非是为了戏谑。
"如此良夜何":如此美好的夜晚该怎么办,
"不饮何时乐":不饮酒何时才能快乐。
"悠然举大白":悠然地举起大酒杯,
"清啸散万壑":清啸声在万壑间散开。
"那有扬州鹤":哪有那扬州鹤般的美好生活,
"那有扬州鹤":哪有那扬州鹤般的美好生活。
南宋道士,“南宗五组”之一
白玉蟾(1194~1229?),南宋道士。本姓葛,名葛长庚。字如晦,又字白叟,号海琼子,世称紫清先生,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白玉蟾为全真道“南宗五祖”之一,心通三教,学贯九流,于佛老秘典及人间所未见之书,无不贯通。能诗文,尤以词名世。清陈廷焯云:“葛长庚词,一片热肠,不作闲散语,转见其高。”主要作品有《酹江月·武昌怀古》。著有《海琼白玉蟾先生文集》《罗浮山志》《玉蟾先生诗余》等。
1. 分段赏析
“试问今宵月,今夕何爽约。遂令山中人,倚户守寂寞”,开篇诗人以直接的提问,表达了对月亮未出现的疑惑和不满,“遂令”一词将山中之人因月未出而守寂寞的情况自然地衔接起来,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上界足官府,天门有关钥。云锁乌鹊桥,风把凤凰阁”,这几句诗想象天上的情景,“上界足官府”描绘出天上官府人员众多的景象,“天门有关钥”则增添了一种神秘的感觉。“云锁乌鹊桥,风把凤凰阁”通过云和风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天上的神秘和寂寥,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蟾吞不夜天,兔捣长生药。否则广寒君,尚或事梳掠”,融入了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蟾吞不夜天,兔捣长生药”形象地描绘出月宫中的景象,“否则广寒君,尚或事梳掠”则以一种幽默的方式猜测广寒宫中仙子的情况,使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如何二鼓去,桂影更不作。幽人惟太息,远趣在碧落”,诗人因二更已过月亮仍未出现而叹息,“远趣在碧落”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天空的向往,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寂寞和惆怅之情。“伊本不窈窕,我非业谐谑。如此良夜何,不饮何时乐”,诗人自我调侃,认为月亮本来就不完美,自己也不是为了戏谑,“如此良夜何,不饮何时乐”则表达了诗人在美好夜晚借酒消愁的想法,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愁绪的排解。“悠然举大白,清啸散万壑。那有扬州鹤,那有扬州鹤”,诗人悠然地举起大酒杯,清啸声在万壑间散开,“那有扬州鹤”重复两次,强调了现实中没有那美好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使诗歌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上一篇:宋·白玉蟾《董双成旧隐二首其一》
下一篇:宋·白玉蟾《枫叶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