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uǐ
cūn
yín

朝代:宋作者:白玉蟾浏览量:1
dàn
chù
hái
nóng
绿
chù
qīng
jiāng
fēng
chuī
zuò
máo
xīng
cóng
shuǐ
miàn
yíng
céng
zhàng
huǎng
shì
lián
zhōng
jiàn
huà
píng

译文

淡淡的雾气中透出浓郁的绿,浓绿之处又泛着青蓝,江风裹挟着雾气,带来阵阵水腥的气息。云雾从水面升起,萦绕着层层叠叠的山峦,恍惚间,像是在帘幕中看到一幅山水画屏。

逐句剖析

"淡处还浓绿处青":淡淡的雾气中透出浓郁的绿,浓绿之处又泛着青蓝,

"江风吹作雨毛腥":江风裹挟着雾气,带来阵阵水腥的气息。

"起从水面萦层嶂":云雾从水面升起,萦绕着层层叠叠的山峦,

"恍似帘中见画屏":恍惚间,像是在帘幕中看到一幅山水画屏。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水村吟雾》是南宋道士白玉蟾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水村雾景,雾气淡浓处呈绿青之色,江风吹雾带水腥,雾气从水面萦绕层嶂,恍若帘中画屏。诗人以细腻笔触刻画雾气色彩与动态,结合“江风”“水面”“层嶂”等意象,运用比喻手法,将雾中山峦比作画屏,营造出朦胧优美的意境。全诗展现了水村雾景的独特韵味,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锐观察与赞美,流露闲适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道士,“南宗五组”之一

白玉蟾(1194~1229?),南宋道士。本姓葛,名葛长庚。字如晦,又字白叟,号海琼子,世称紫清先生,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白玉蟾为全真道“南宗五祖”之一,心通三教,学贯九流,于佛老秘典及人间所未见之书,无不贯通。能诗文,尤以词名世。清陈廷焯云:“葛长庚词,一片热肠,不作闲散语,转见其高。”主要作品有《酹江月·武昌怀古》。著有《海琼白玉蟾先生文集》《罗浮山志》《玉蟾先生诗余》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句“淡处还浓绿处青”,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雾气的色彩变化。雾气淡的地方,仍能看到绿意,而浓的地方则呈现青色。这种色彩的渐变,不仅生动地展现了雾气的朦胧和流动感,也暗示了水村自然景色的丰富多样,让人仿佛看到一幅色彩层次分明的水墨画。次句“江风吹作雨毛腥”,“江风”这一动态元素的加入,使画面顿时鲜活起来。江风将雾气吹得如细雨般细碎,“雨毛腥”的描写更是别具一格,不仅让人联想到雨后空气的清新湿润,还巧妙地捕捉到了水乡特有的水腥气息,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带着水汽的微风拂面,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真实感。第三句“起从水面萦层嶂”,诗人的视角从近处的雾气转移到远处的山峦,描绘了雾气从水面袅袅升起,缭绕盘旋,层层环绕着远处层峦叠嶂的景象。“萦”字用得精妙,生动地表现出雾气的轻柔与灵动,以及对山峦的环绕之态,同时也暗示了水村周围山势的起伏连绵,使整个画面显得深远广阔,富有层次感。末句“恍似帘中见画屏”,诗人运用巧妙的比喻,将雾气缭绕中的山峦比作一幅精美的画屏,仿佛是透过帘幕的缝隙窥见的一般。“恍似”一词更是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如梦如幻的世界,既突出了雾气的朦胧美,又表达了诗人对眼前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向往之情,给人以无尽的遐想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白玉蟾《酌贪泉因吊吴隐之三首其一》

下一篇:宋·白玉蟾《舟中晚眺二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