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uǐ
diào
tóu
·
·
qīng
zhàng
yún

朝代:宋作者:张孝祥浏览量:1
qīng
zhàng
yún
yōu
huí
fēng
shān
shén
zhù
guān
huàn
xiāo
lóng
diàn
chè
jīn
shé
qiān
zhàng
léi
zhèn
líng
tuó
wàn
dié
xiōng
xiōng
bēng
kōng
jìn
xiè
yín
huáng
shuǐ
qīng
bǎo
lián
gōng
zuò
zhōng
líng
cuì
kàn
bēn
hóng
rén
jiān
yīng
shī
zhù
cóng
róng
liǎo
cóng
lái
chén
gòu
rùn
biān
jiāo
gǎo
zào
yán
gōng
tiān
kāi
zài
yún
dōng

译文

青色险峻的山峦上云烟弥漫,幽深的山涧中狂风肆虐。山神帮助我领略大自然的奇观,呼唤碧霄泉的长龙来行风施雨。电闪拉拽如千丈长蛇,雷声震动(像鼍龙似的)万堆云团,声势浩大,就像天空将要崩塌了。将银河之水全部倾泻而下,倾倒在宝莲宫中。我这位座中之客,登上苍翠的层峦之上,观览奔涌的洪流。应该吓得羹匙和筷子都握不住了,只有我站在山峦高处,从从容容。雨水洗尽了长久以来淤积的尘世污垢,滋润广阔无垠的枯萎的草木,生长万物不居功自傲。忽然间,雨停了天晴了,太阳从东边的云中露出了笑脸。

逐句剖析

"青嶂度云气":青色险峻的山峦上云烟弥漫,

# 青嶂:像屏风似的青山。

"幽壑舞回风":幽深的山涧中狂风肆虐。

# 回风:同旋风。,幽壑:深邃的山谷。

"山神助我奇观":山神帮助我领略大自然的奇观,

"唤起碧霄龙":呼唤碧霄泉的长龙来行风施雨。

# 碧霄龙:碧空中的龙。

"电掣金蛇千丈":电闪拉拽如千丈长蛇,

"雷震灵鼍万叠":雷声震动(像鼍龙似的)万堆云团,声势浩大,

# 灵鼍:喻雷声。鼍:鼍龙,扬子鳄。一作龟。

"汹汹欲崩空":就像天空将要崩塌了。

# 汹汹:声音宏大貌。

"尽泻银潢水":将银河之水全部倾泻而下,

# 银潢:银河。

"倾入宝莲宫":倾倒在宝莲宫中。

# 宝莲宫:指长有荷花的水池。宝莲:即荷花。

"坐中客":我这位座中之客,

"凌积翠":登上苍翠的层峦之上,

# 凌积翠:攀登高处。凌,升高;积翠,翠绿的山峰。

"看奔洪":观览奔涌的洪流。

"人间应失匕箸":应该吓得羹匙和筷子都握不住了,

# 匕箸:羹匙(chí)和筷子。一作匕筋。

"此地独从容":只有我站在山峦高处,从从容容。

"洗了从来尘垢":雨水洗尽了长久以来淤积的尘世污垢,

"润及无边焦槁":滋润广阔无垠的枯萎的草木,

# 焦槁:同枯焦、枯槁。

"造物不言功":生长万物不居功自傲。

"天宇忽开霁":忽然间,雨停了天晴了,

"日在五云东":太阳从东边的云中露出了笑脸。

# 五云:五彩之云。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水调歌头·青嶂度云气》是宋代张孝祥所作的一首词。词围绕山中大雨展开。开篇描绘大雨前夕云气涌动、狂风回旋的景象,综合运用想象、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营造出大雨的磅礴气势和壮观场景。展现电闪雷鸣、雨势磅礴的奇观。词人于高处从容观雨,以人间惊慌与之对比,凸显雨势之猛烈。下半部分写词人在苍翠山巅看洪流奔腾,既寄寓了荡涤污秽、惠及天下的抱负,也表达了不居功自傲的高洁情怀。借风雨后天晴的描写,体现词人虽仕途失意,仍坚信未来光明、胸怀博大宽广。该词气势雄浑,情感丰富且真挚。词人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怀完美融合,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又体现出词人的高尚品格与豁达胸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豪放派词人

张孝祥(1132~1169?),南宋词人。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历阳(今安徽和县)人。唐代诗人张籍的七世孙,绍兴进士。张孝祥的诗歌多赠答、题咏和纪行之作,不少篇章都能于写景叙事之中表达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如“艰难念时事,留滞岂身谋”“只今斗米钱数百,更说流民心欲折”等。其词风格豪迈,内容多反映社会现实,爱国情感浓厚。代表作品有《黄州》《和沈教授子寿赋雪》《六州歌头》《水调歌头·和庞佑父》《木兰花》《念奴娇·过洞庭》等。著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词》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水调歌头・隐净山中大雨》是张孝祥于宋代所作。乾道元年乙酉(1165年),此前张孝祥闲居芜湖。当时,隐静山在妙义禅师道恭的经营下,历经二十二年(自绍兴十四年甲子,即1144年起),从破败之地建成屋舍数百千楹、金碧辉煌之境,其土木之功在通都大邑都少见。此年六月以前,张孝祥前往隐静山游览,目睹山中盛景。恰逢山中大雨,电闪雷鸣、风卷云涌的壮观景象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于是他写下此词,以描绘这场大雨奇观,并借此抒发内心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词。描绘了隐净山中大雨时云气汹涌、电闪雷鸣、雨势磅礴的壮观景象,词人登高观雨,将人间的惊慌与自身的从容相对比,下片借观洪流寄寓荡涤污秽、惠及天下的抱负以及不居功自傲的情怀,表达了词人虽仕途失意,但坚信风雨后会天晴,展现出其博大胸怀与对光明未来的期盼。

2. 写作手法

想象:“山神助我奇观,唤起碧霄龙”,词人突破现实的局限,驰骋想象,认为是山神施展神力,召唤出碧霄之上的神龙,从而带来这场气势磅礴的大雨。这种想象赋予自然现象以神话色彩,将原本普通的山中大雨,塑造得奇幻而壮观,为词作增添了神秘的氛围,也展现出大自然的雄浑伟力。比喻:“电掣金蛇千丈”,把闪电比作千丈长的金蛇,形象地描绘出闪电的耀眼与迅疾,增强了画面感。夸张:“霆震灵鼍万叠,汹汹欲崩空”,用夸张手法极言雷声之巨,仿佛能让天空崩塌,突出了雨势的磅礴与震撼力。

3. 分段赏析

上片赏析:“青嶂度云气,幽壑舞回风。山神助我奇观,唤起碧霄龙。电掣金蛇千丈,霆震灵鼍万叠,汹汹欲崩空。谁泻银河水,倾入宝莲宫。”起笔“青嶂度云气,幽壑舞回风”,描绘出隐净山的青青山峰间云雾缭绕,幽深山谷中旋风舞动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紧张的氛围,为大雨将至做铺垫。“山神助我奇观,唤起碧霄龙”,运用想象与夸张,将自然现象赋予神话色彩,仿佛是山神召唤出了天空中的巨龙,带来这场奇观。“电掣金蛇千丈,霆震灵鼍万叠,汹汹欲崩空”,一连串生动的描写接踵而至,闪电如千丈金蛇划破夜空,雷声似灵鼍鼓震,汹涌的气势仿佛要使天空崩塌。“电掣”“霆震”词极具表现力,生动展现出雷电的迅猛与磅礴。“谁泻银河水,倾入宝莲宫”,以疑问句式,形象地写出大雨倾盆而下,好似银河之水倒灌入山中寺庙(宝莲宫)的壮观场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人如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强大力量。下片赏析:“坐中客,凌积翠,看奔洪。人间应失匕箸,高处独从容。洗尽从来尘垢,润及无边焦槁,造物不言功。天宇忽开霁,日在五云东。”“坐中客,凌积翠,看奔洪”,点明词人及座中宾客身处山林高处,俯瞰着奔腾的洪水。“凌积翠”描绘出他们仿佛凌驾于翠绿山林之上的情景,视野开阔。“人间应失匕箸,高处独从容”,通过对比,将人间面对如此大雨可能产生的惊慌失措(失匕箸,形容惊恐)与词人在高处的从容淡定形成鲜明反差,体现出词人豁达的心境和超脱的情怀。“洗尽从来尘垢,润及无边焦槁,造物不言功”,由景及情,这场大雨不仅洗净了尘世的污垢,滋润了干枯的草木,更寓意着洗净了词人心中的烦恼与杂念,而大自然默默完成这一切却不宣扬自己的功劳,蕴含着对自然无私奉献的赞美,也反映出词人对人生的思考。“天宇忽开霁,日在五云东”,描绘出雨过天晴,天空忽然放晴,太阳在东方五彩云霞中露出的景象,给人以希望和光明之感,象征着困境后的新生与美好,使整首词在情感上得到升华,展现出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4. 作品点评

《水调歌头·隐净山中大雨》是张孝祥词作作品。词中笔力雄健,描绘风雨雷电及山洪暴发的场景笔饱墨酣,将大自然的磅礴气势展现得畅快淋漓。“电掣金蛇千丈,霆震灵鼍万叠”语句,以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写,营造出壮阔的境界,充分体现了于湖词豪迈奔放的艺术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观雨豪,听雨悲。听有别。净洗,三句,迂腐语化高奇。

明卓人月《古今词统》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张孝祥《虞美人 其一 赠卢坚叔》

下一篇:宋·张孝祥《琵琶亭 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