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īng
àn
·
·
sòng
pín
tǒng
xiá
xíng

朝代:宋作者:张孝祥浏览量:1
xiāng
chūn
táng
shàng
wén
yīng
zhèng
huā
liǔ
fāng
fēi
chù
yǒu
zūn
qián
huān
qiě
mǎn
táng
bīn
dān
zhào
gǔn
gǔn
yān
xiāo
jūn
wáng
tiān
zòng
rén
yào
chǐ
chuí
píng
jiāo
yīng
xióng
qīn
jià
jiāng
jūn
xíng
jiǔ
chóng
níng
tán
xiào
qīng
huán

译文

在相春堂上,黄莺婉转啼鸣。正值花繁柳绿、春意正浓的时节。为何在酒席前如此欢乐起舞。满座宾客中,帝王用紫泥封印的丹诏,将你送上青云之路,直通云霄。君王天赋仁德与勇武。誓以长鞭平定骄横的敌寇。只盼英雄亲临战场,执掌千军。将军出发吧,皇宫将安享宁静,谈笑间天下清平。

逐句剖析

"相春堂上闻莺语":在相春堂上,黄莺婉转啼鸣。

# 相春堂:不详其址。

"正花柳、芳菲处":正值花繁柳绿、春意正浓的时节。

"有底尊前欢且舞":为何在酒席前如此欢乐起舞。

# 有底:有此。

"满堂宾客":满座宾客中,

"紫泥丹诏":帝王用紫泥封印的丹诏,

# 紫泥丹诏:谓皇帝的诏令、诏书。

"衮衮烟霄路":将你送上青云之路,直通云霄。

# 衮衮烟霄路:谓将入朝任高官。

"君王天纵资仁武":君王天赋仁德与勇武。

# 天纵:上天所赋予。

"要尺箠、平骄虏":誓以长鞭平定骄横的敌寇。

# 尺箠:一尺马鞭。箠:一作棰。

"思得英雄亲驾驭":只盼英雄亲临战场,执掌千军。

"将军行矣":将军出发吧,

"九重虚宁":皇宫将安享宁静,

# 九重虚宁:谓皇帝宽心安宁。

"谈笑清寰宇":谈笑间天下清平。

# 清寰宇:使天一安宁。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青玉案·送频统辖行》南宋豪放派张孝祥写的一首送别词。此词以送别为线索。上片以莺啼花柳起兴,看似描绘春日芳菲,实则暗合南宋偏安一隅的虚假繁荣。下片以颂圣为表,实则呼吁君王重用主战将领。通过宴饮的欢愉与出征的豪情,展现了南宋文人对英雄将领的期待和对国家统一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豪放派词人

张孝祥(1132~1169?),南宋词人。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历阳(今安徽和县)人。唐代诗人张籍的七世孙,绍兴进士。张孝祥的诗歌多赠答、题咏和纪行之作,不少篇章都能于写景叙事之中表达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如“艰难念时事,留滞岂身谋”“只今斗米钱数百,更说流民心欲折”等。其词风格豪迈,内容多反映社会现实,爱国情感浓厚。代表作品有《黄州》《和沈教授子寿赋雪》《六州歌头》《水调歌头·和庞佑父》《木兰花》《念奴娇·过洞庭》等。著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词》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阕:“相春堂上闻莺语。正花柳、芳菲处”以莺啼、花柳、芳菲等意象,勾勒出春日宴饮的鲜活画面。此处不仅是自然春景的描绘,更隐喻南宋朝廷对出征将领的重视与期许,暗含“春华”与“使命”的双重意蕴。“紫泥丹诏”:以帝王诏书的庄重色彩,象征频统辖受命出征的合法性,呼应南宋抗金背景下对军事行动的权威认可。“衮衮烟霄路”:叠词“衮衮”强化宾客如云的盛大场面,“烟霄路”则暗示将军仕途的青云直上,虚实结合展现权力与理想的交织。“有底尊前欢且舞”表面写宴饮歌舞的欢愉,实则隐含对时局的复杂情绪。词人以“满堂宾客”的热闹反衬“九重虚宁”(君王心系国事)的焦虑,形成外热内冷的张力。下阕:“君王天纵资仁武”既赞君主英明,又强调“仁武并重”的治国理念,暗含对南宋偏安政策的反思。“要尺箠、平骄虏”以兵器代指武力,语言简劲有力,展现对平定外敌的迫切渴望。“尺棰”:象征军事力量的精准与威严,呼应南宋对收复失地的战略需求。“平骄虏”:直指金兵的骄横,词风雄健,凸显豪放派的气魄。“思得英雄亲驾驭”将个人送别升华为对英雄群体的呼唤,体现张孝祥“儒将风范”的理想。“将军行矣”三句化用周瑜“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典故,以“谈笑清寰宇”的轻松笔调,预言胜利的必然性,既是对将军的期许,也是对南宋恢复中原的终极想象。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张孝祥《西江月·十里轻红自笑》

下一篇:宋·张孝祥《蓦山溪·雄风豪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