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án
huā
màn
·
·
sòng
guī
yún
yàn

朝代:宋作者:张孝祥浏览量:1
sòng
guī
yún
yàn
dàn
hán
cǎi
mǎn
lóu
zhèng
pèi
jiě
xiāng
yāo
chāi
chǔ
bìn
luán
jiàn
fēn
shōu
níng
qíng
wàng
xíng
chù
dàn
shū
yān
yuǎn
shù
zhī
yōu
zhǐ
yǒu
lóu
qián
shuǐ
bàn
rén
qīng
lèi
cháng
liú
shuāng
huá
yǒng
qīn
chóu
huàn
shuí
gōu
niàn
fěn
guǎn
chóng
lái
fāng
chén
wèi
sǎo
zhēng
jiàn
yóu
qíng
zhī
mèn
lái
jiǔ
nài
huí
cháng
zuì
zhǐ
tiān
chóu
yán
jìng
duàn
hún
shuāng
nán
zhōu

译文

白云归雁都已经远去,给我留下的只是这嫩寒时节,满天秋色。解佩相赠,分钗留别,鸾鸟铜镜也一人一半。凝情遥望去路,只见远树含烟,织成一片离忧。只有楼前的溪水,相伴自己滴不尽的眼泪长流。秋深夜浓,寒霜降落,衾被不耐严寒。有谁替我整理衣篝。回到同住的旧馆,想起你还没离开的时候,落花不扫,只是在院子里嬉戏游玩。如今只知心情烦忧时以酒浇愁,却不知这酒百折回肠,不能醉人反而让人多添几分惆怅。整天默默无语,只希望能化为野鸭飞去与你相聚。

逐句剖析

"送归云去雁":白云归雁都已经远去,

"淡寒采、":给我留下的只是这嫩寒时节,

# 淡:一作澹。

"满溪楼":满天秋色。

"正佩解湘腰":解佩相赠,

# 佩解:分别时解佩相赠。

"钗孤楚鬓":分钗留别,

# 钗孤:指分钗留别。钗:两股笄并为一起,是首饰的一种。

"鸾鉴分收":鸾鸟铜镜也一人一半。

# 鸾鉴:饰有鸾鸟图案的梳妆镜。

"凝情望行处路":凝情遥望去路,

"但疏烟远树织离忧":只见远树含烟,织成一片离忧。

"只有楼前溪水":只有楼前的溪水,

"伴人清泪长流":相伴自己滴不尽的眼泪长流。

"霜华夜永逼衾裯":秋深夜浓,寒霜降落,衾被不耐严寒。

# 衾裯:寝时覆体之具。衾,大被。裯,帐。

"唤谁护衣篝":有谁替我整理衣篝。

# 衣篝:薰衣用的竹薰笼,篝,竹笼。

"念粉馆重来":回到同住的旧馆,

# 念:一作今。

"芳尘未扫":想起你还没离开的时候,落花不扫,

"争见嬉游":只是在院子里嬉戏游玩。

# 争见:怎见。

"情知闷来殢酒":如今只知心情烦忧时以酒浇愁,

# 殢酒:病酒,困酒。这里指借酒消愁。殢,困倦。

"奈回肠、":却不知这酒百折回肠,

"不醉只添愁":不能醉人反而让人多添几分惆怅。

"脉脉无言竟日":整天默默无语,

# 竟日:整日。

"断魂双鹜南州":只希望能化为野鸭飞去与你相聚。

# 南州:泛指南方州郡。,双鹜:双飞的野鸭。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木兰花慢·送归云去雁》是宋代文学家张孝祥的词作。上片以离别场景为基调,"归云去雁"的意象暗喻李氏北归,仅留下寒秋物色与溪畔独望之人。"正解湘佩"三句回溯临别场面,尽显情难自抑之态。结拍处化景为情,溪水如镜映照清泪,物我相照而愈显孤寂。下片转以虚拟笔墨铺叙日后寂寥,五句预想皆着意渲染未来清冷,反衬现世伤怀;借"情知"转入对方视角,揣度其借酒销愁、痴望"王乔凫舄"化鹤相迎的举动。全篇融情入境、虚实相生,用典绵密而妥帖,传递出深挚沉郁的情感张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豪放派词人

张孝祥(1132~1169?),南宋词人。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历阳(今安徽和县)人。唐代诗人张籍的七世孙,绍兴进士。张孝祥的诗歌多赠答、题咏和纪行之作,不少篇章都能于写景叙事之中表达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如“艰难念时事,留滞岂身谋”“只今斗米钱数百,更说流民心欲折”等。其词风格豪迈,内容多反映社会现实,爱国情感浓厚。代表作品有《黄州》《和沈教授子寿赋雪》《六州歌头》《水调歌头·和庞佑父》《木兰花》《念奴娇·过洞庭》等。著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词》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绍兴十七年(1147年),张孝祥在客居他乡期间与一位李氏女子结为秦晋之好,并育有子嗣张同之。这位才情卓绝的青年在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蟾宫折桂,高中状元。其时权相秦桧尚在人世,其党羽曹泳借殿廷之便向孝祥提亲。孝祥以家室为由婉拒,此举引得桧党衔恨在心。其父张祁旋遭构陷入狱,直至桧公薨逝方得昭雪。考张孝祥与李氏虽育有子嗣,却始终未行正式礼聘之仪。碍于世情,只得于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另娶表妹时氏为妻明媒正娶。而李氏则以奉道修行为由归返故里桐城。时值重九前夕,已在建康任职的孝祥送别李氏及年满十岁的同之后,辗转难眠间提笔写下这阕饱含深情的词章。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抒写离别之痛的词。该词通过描绘自然意象与人生际遇的交织,深刻展现了词人与妻子分别后的锥心之痛。

2. 写作手法

拟人:“伴人清泪长流”以拟人手法写流水伴泪而流,表面赋予流水通晓人情的灵性,实则暗写作者因情伤神、哀愁难解的精神状态,达到情与景的巧妙交融。对比:“今粉馆重来,芳尘未扫,争见嬉游”此句通过“粉馆重来”的今昔对比,将记忆中的烟火气与眼前的冷清形成戏剧性反差。表面追忆欢乐,实则凸显孤寂。化用:“解佩分钗”指互赠信物,化用“遗予佩兮澧浦”及“钗留一股”等句意而造语更工。表达离别的痛苦与不舍。用典:“鸾鉴分收”这一典故,源自陈末徐德言与乐昌公主分别之时,二人将铜镜破为两半,各执一方的凄美故事。这一典故用于描述夫妇因外力被迫分离的情境,堪称恰如其分。它以一种含蓄而深刻的方式,更加明晰地烘托出此事背后隐藏的悲剧色彩。

3. 分段赏析

上阕起笔以秋景承载离情。空中南归的雁阵,恰似李氏渐行渐远的身影。词人伫立溪楼,举目四望尽是秋意,顿感丝丝凉意。这寒凉既是初秋的真实触感,更是离别带来的心底清寒。后三句追忆惜别场景,昔日恋人间解佩分钗,互赠信物,依依难舍。其中“鸾鉴分收”化用南朝徐德言与妻破镜分持之典,悄然暗示出破镜难圆的凄凉结局。“凝情望行处路,但疏烟远树织离忧”两句,描绘出情人离去后词人的所见所感。他静默伫立,凝望那吞噬了情人背影的悠悠长路,眼前疏烟淡绕,树影婆娑。一个“织”字,使烟影交错的静态画面顿生动感,离愁别绪恰似词人的绵软心绪,让人不忍触碰。词人无法挽留爱人,只得看着楼前静静流淌的江水,独自吞咽伤悲,默默垂泪。“伴人清泪长流”将流水拟人化,水仿佛知晓词人的哀愁,看似写水多情,实则是词人借景抒发为情所困的痛苦。此后,词人开始设想没了恋人相伴的漫漫时光。往昔秋深雾浓之际,总有心爱的人为他操持衣物被衾。而如今,再也不会有人在这般时节为他想起这些琐事。“念粉馆重来”,词人重游旧地,昔日二人欢笑嬉闹之所,如今已然尘埃遍地。他在她残留的香气中苦苦寻觅往昔记忆。词人此处欲表苦情却先叙蜜事,以今日的“无”映衬往昔的“有”,通过离别对比,曲折而细腻地呈现出相思的深沉苦痛。“情知”两句,词人站在自身角度揣测昔日恋人的心境,想象她也正被离愁紧紧纠缠,唯有借酒消愁。然而借酒消愁愁更愁,越是沉醉,思念便越发浓郁,折磨着词人的心。恋人远在江北浮山,词人居于东南,二人情深意重却相隔遥远,难以相见。故而词人“脉脉无言竞日”,看着双宿双飞的凫鸟黯然神伤,遥遥向往“南州”(此乃暗指李氏居处),心底满是无奈与眷恋。

4. 作品点评

词中景情交融,将眼前风物与回忆片段编织,亦寄情于未来遐思,看似平实铺陈中暗藏感伤情愫。以细腻笔触勾勒情思脉络,在直白叙述间流淌着淡淡怅惘,婉约流转间尽显款款深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写景之妙,如“秋净明霞乍吐,曙凉宿霭初消”。丽情之句,如“佩解湘腰,钗孤楚鬓”。不可胜载。

明杨慎《词品》卷四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张孝祥《鹧鸪天·昼得游嬉夜得眠》

下一篇:宋·张孝祥《木兰花慢·紫箫吹散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