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衣初染远山青":冬天的新衣刚染上远山般的青色,
# 远山青:远处山峰的青色。
"双丝云雁绫":料子是双丝织就的、有云雁图案的绫罗。
# 云雁绫:带云雁花纹的绫。云雁:指衣上花纹。,双丝:言此衣质地精致。
"夜寒袖湿欲成冰":夜里寒冷,衣袖被打湿快要结成冰,
"都缘珠泪零":都是因为珍珠般的泪水不停地掉落。
"情黯黯":神情黯淡,
# 黯黯:心神沮丧貌。
"闷腾腾":愁闷不已,
# 腾腾:心灰意懒貌。
"身如秋后蝇":身体像秋天过后的苍蝇一样。
"若教随马逐郎行":如果能让我跟随马儿追逐情郎前行,
"不辞多少程":不会推辞路程有多少。
北宋著名婉约派词人
周邦彦(1056~1121),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周邦彦诗、文、词俱有成就,而尤以词成就最高,影响最大。他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其词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作品多写闺情、羁旅及咏物,题材较狭窄。代表作品有《汴都赋》《续秋兴赋》《金陵怀古》等。著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闺怨词,介绍了冬日里一位妇女的情思,描绘了她身着新冬衣却因思念而泪流不止、愁闷不堪的情景,体现了她对远方情郎深切的思念,营造了凄苦哀伤的氛围,表达了女子浓烈的相思之情与愿追随情郎的迫切心愿。
2. 写作手法
比喻:“身如秋后蝇”,将女子比作秋后受冻的苍蝇,形象地写出了她因思念而愁闷、行动迟缓、精神萎靡的状态,同时为下文“随马逐郎行”的急切形成对比,突显情感的变化。用典:“若教随马逐郎行”巧用“蝇附骥尾以致千里”的典故,原意是苍蝇依附在千里马的尾巴上而能行千里,词中借此表达女子愿追随情郎远行,无论路程多远都心甘情愿的强烈愿望。细节描写:“夜寒袖湿欲成冰,都缘珠泪零”,通过“袖湿欲成冰”这一细节,具体写出了女子流泪之多、时间之长,体现出她思念之情的深切。白描:“情黯黯,闷腾腾。身如秋后蝇”以质朴文字,直接勾勒出女子情思黯淡、烦闷不堪,身形似秋后苍蝇般无措的状态,简洁呈现其相思之苦。
3. 分段赏析
开篇描绘衣物的崭新与秀美。“冬衣初染”点明新衣的特质,“远山青”则点出衣色如远山含黛。旧有记载,赵合德描薄眉称“远山黛”,正取晴明远山之色,可见这“远山青”的色泽极为清丽。次句着重刻画衣上花纹。“双丝”显露出面料的精致,“云雁”指的是衣上纹样。这种细致描摹女子衣饰的笔法,在温庭筠词中颇为常见:如《菩萨蛮》“凤凰相对盘金缕”,写衣上金线绣成的对凤;“金雁一双飞,泪痕沾绣衣”中的“金雁”,既可解为筝柱或首饰,亦可视作衣上绣着的华美雁形;而“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更是将短袄的精美写得淋漓尽致。从温词“凤凰相对”“金雁一双”“双双金鹧鸪”来看,皆暗含“物成双而人孤寂”的深意。此处周邦彦用“云雁”入词,雁本喜群飞,与温词意脉相通,只是温词寓意显露,周词则更为深婉,需细品方能领会。随后“夜寒袖湿欲成冰,都缘珠泪零”两句,写女子在寒夜中,衣袖被泪水浸得冰凉,几乎要结冰,原来全是因泪水不断滴落。从语气来看,她怕是到最后才察觉“袖湿欲成冰”,足见悲伤之深。过片“清黯黯,闷腾腾”紧承上阕,续写人的凄苦与哀伤。接着以“身如秋后蝇”作比,此喻新奇且渊源已久:唐张鷟《朝野佥载》载,张元一评人时以“被冻蝇”喻其“顽怯”;入诗则有韩愈《送侯参谋赴河中幕》“默坐念语笑,痴如遇寒蝇”、欧阳修《病告中怀子华原父》“而今痴钝若寒蝇”,至陆游《杭湖夜归》亦有“今似窗间十月蝇”之句,而将其化入词中,宋人作品中似仅此例。“秋后”天寒,畏寒的苍蝇此时绵软慵懒,即便勉强扑向窗前暖阳,也显得茫然呆滞,仿佛无处安身。这一比喻的妙处,需结合下两句来看:“若教随马逐郎行,不辞多少程。”此处活用“蝇附骥尾以致千里”的典故,写女子惟愿驱散“清黯黯,闷腾腾”的愁绪,追随情郎远行。“身如秋后蝇”看似平铺直叙,实则既形象展现了“清黯黯,闷腾腾”的静态愁情,又为下文“随马逐郎”的动态渴望埋下伏笔,转静为动,含意深婉。
4. 作品点评
这首小词上片看似平淡,下片却有奇句陡然出现,使得词意“纡徐曲折”,人物情感“入微尽致”(陈廷焯评周词之语)。此词恰好印证了明代谭元春在《题简远堂诗》中所言:“必一句之灵能回一篇之运,一篇之朴能养一句之神”。
# “身如”三句,蝇附骥尾,极陈之语,用得极新。
明末清初文学家徐士俊《古今词统》卷六
# 起“冬衣”二字为二句之总目。(“远山青”)衣之色。(“双丝云雁绫”)衣之花纹。(“夜寒”句)”袖”字承上,先说“成冰”。(“都缘”句)后说“泪雾”。是倒装。(“情黯黯”二句)“情黯黯”句是眼目。梦(杨本作“梦腾腾”)者。思郎之梦。腾腾,瞢腾也。(“身如”句)言身已枯槁如秋后之蝇。(“若教”句)随马言蝇粘马尾面行,从“附骥尾而致千里”语脱胎。(“不辞”句)虽远不辞。
近代词人杨铁夫《周邦彦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
# “冬衣”两句,花纹颜色并妙。
现代古典文学研究家俞平伯《清真词释》
上一篇:宋·周邦彦《解蹀躞(商调)》
下一篇:宋·周邦彦《夜游宫·般涉·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