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平春水":湖水平静,春水荡漾,
"菱荇萦船尾":菱角和荇菜缠绕在船尾。
# 萦:缠绕。,菱荇:泛指水草。菱:一种浮水水生草本植物。荇:荇菜,一种浮于水面的白茎紫叶的水草。
"空翠入衣襟":空明的翠色映入衣襟,
# 空翠:指带露的草木的叶子又绿又亮,像是要滴下水来。
"拊轻桹、":我轻轻拍打着船帮(桹)、
# 桹:捕鱼时用以敲船的长木条。,拊:拍,击。
"游鱼惊避":惊得鱼儿纷纷逃窜躲藏。
"晚来潮上":傍晚时分潮水上涨,
"迤逦没沙痕":蜿蜒地淹没了沙滩的痕迹,
# 没:淹没。,迤逦:曲折绵延。
"山四倚":四周群山环抱。
"云渐起":云朵渐渐升起,
"鸟度屏风里":鸟儿在如屏风般的山峦间飞过。
# 鸟度屏风里:化用李白《清溪行》诗:“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屏风,喻重叠的山峰。
"周郎逸兴":周郎逸兴正浓,
# 逸兴:清雅闲适的兴致。,周郎:作者自称。
"黄帽侵云水":头戴黄帽,身影融入云水之间。
# 侵云水:指行船于云水相映的湖面。,黄帽:指头戴黄帽的船夫。
"落日媚沧洲":落日余晖温柔地洒在沧洲之上,
# 沧洲:水滨之地。,媚:娇媚,这里是艳美的意思。
"泛一棹、":划动船桨,
# 泛一棹:指用桨划船。棹:船桨。
"夷犹未已":悠然自得,兴致未尽。
# 夷犹:徜徉,从容不迫、自由自在的意思。
"玉箫金管":吹奏玉箫金管,
# 玉箫金管:管乐器的美称,也指吹箫弄笛的美人。
"不共美人游":本应与美人一起,
"因个甚":与美人一起,
"烟雾底":独自置身于烟雾之中。
"独爱莼羹美":只因独爱这莼羹的美味。
# 莼羹美:指隐居的乐趣。
北宋著名婉约派词人
周邦彦(1056~1121),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周邦彦诗、文、词俱有成就,而尤以词成就最高,影响最大。他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其词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作品多写闺情、羁旅及咏物,题材较狭窄。代表作品有《汴都赋》《续秋兴赋》《金陵怀古》等。著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纪游题材的抒情词。词中描绘春日游湖时平湖熙攘、菱荇绕舟、翠色侵衣、鱼避船桨等湖光春色,勾勒出空明高远之景,表达荡舟逸趣;下片由景生情,以美景衬“莼羹美”,借张翰典故抒发江南归隐之愿,寄寓超脱功名、向往自然之意。全词写景明快,抒情含蓄,将游湖之乐与思归之情交融,尽显隐逸追求。
2. 写作手法
用典:“周郎逸兴”颇含深意,周邦彦曾以“周郎”自喻,此句一语双关,既借用周瑜的风流倜傥之态,亦暗合自身此次出游的雅兴。他头戴黄帽、足蹬青鞋,手持双桨于夕阳中泛舟湖上,尽显闲适悠然之姿。拟人:“侵云水”“媚沧洲”以拟人化笔法勾勒傍晚湖景,赋予景致鲜活意态,亦透露出心境的愉悦轻快。化用:“空翠扑衣襟,拊轻桹、游鱼惊避。”化用王维诗意,尽显寄意山水之趣;“游鱼惊避”则赋予湖景以灵动生机。时光流转,“晚来潮上”,湖水拍岸,湖岸曲折延绵,青山环抱,画面由近及远,宛如一幅晚春江景图。对比:以“黄帽青鞋”的朴素与“玉箫金管”的艳丽形成对比,凸显其超然世俗、钟情淡泊的意趣。
3. 分段赏析
词的开篇紧扣题目,从大处着笔,以“湖平春水,藻荇萦船尾”勾勒出词人乘舟行于如镜春水之上的画面,水面藻荇漂浮,别有意趣。作者避开万紫千红、鸟啭莺啼的常规春景,独选春光浓艳的水乡泽国。一个“萦”字,既强化了水草缠绕船尾的真实感,凸显水乡春意深浓的特征,又寓情于物,暗示词人思绪如藻荇般萦绕于平湖春水之间。继而细写眼前景致:“空翠扑衣襟,拊轻桹、游鱼惊避。”湖水澄澈青碧,舟行其间,空明翠色扑面而来,涤尽尘俗。此句化用王维诗意,尽显寄意山水之趣;“游鱼惊避”则赋予湖景以灵动生机。时光流转,“晚来潮上”,湖水拍岸,湖岸曲折延绵,青山环抱,画面由近及远,宛如一幅晚春江景图。“云渐起,鸟度屏风里”再添妙笔,闲云野鹤般的归隐意趣跃然纸上。下片多处用典并融于情境。“周郎逸兴”一语双关,既以周瑜的风流形象自喻,又暗合此次出游的雅兴。“黄帽青鞋,持双桨泛舟夕阳”,尽显闲适之态。“侵云水”“媚沧洲”以拟人手法赋予傍晚湖景鲜活意态,词人愉悦心境亦随之流露。“泛一棹”之际,词人由眼前泛舟联想到“玉箫金管”的华美场景,以“黄帽青鞋”的朴素与“玉箫金管”的艳丽形成对比,凸显其超然世俗、钟情淡泊的意趣。词末以“烟雾底,独爱莼羹美”收束,既交代游湖心意,更点明其对隐逸人生境界的追求。
4. 作品点评
全词用语清雅隽秀,情景交融相生,于湖光山色的闲逸描摹中,悄然透露出词人对归乡隐居的深切向往。
下一篇:宋·周邦彦《投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