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iǎn
jiàng
chún
·
·
xiān
shāng
gǎn

朝代:宋作者:周邦彦浏览量:1
liáo
guī
lái
xiāng
duō
shǎo
shāng
xīn
cùn
shū
làng
kōng
qiān
píng
zhàng
táo
gēn
shuō
liáng
chóu
jiù
shí
mèi
yóu
yǒu
dōng
mén
lèi

译文

我像那“辽东鹤”,离开多年之后,终于又归来了,故乡有多少令人伤心的地方啊。一封书信也不寄来。那如鱼儿翻涌的波浪白白地绵延了千里。我想依靠桃根,向她倾诉我内心的凄凉之意。愁绪无边无际。抚摸着旧时的衣袂。上面仿佛还留存着当年在东门分别时的泪水。

逐句剖析

"辽鹤归来":我像那“辽东鹤”,离开多年之后,终于又归来了,

# 辽鹤:常用以指重游旧地之人。《搜神后记》载,辽东人丁令威外出学道多年,后化鹤归乡,徘徊于空中,歌日:“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后常用以指重游旧地之人。

"故乡多少伤心地":故乡有多少令人伤心的地方啊。

"寸书不寄":一封书信也不寄来。

"鱼浪空千里":那如鱼儿翻涌的波浪白白地绵延了千里。

# 鱼浪:此处说恋人没有寄书,自己空等了千里外恋人的消息。刘向《列仙传》载。陵阳子明钓得白鱼,腹中有书。此处反用其意,说恋人没有寄书,自己空等了千里外恋人的消息。

"凭仗桃根":我想依靠桃根,

# 桃根:桃根为桃叶之妹。东晋王献之为其妾桃叶作《桃叶敢》三首,其二有句;“桃叶复桃叶,桃叶连挑根。”桃根为桃叶之妹。以下句意为旧地重游时,不见恋人,却遇其妹,尽诉衷肠。

"说与凄凉意":向她倾诉我内心的凄凉之意。

"愁无际":愁绪无边无际。

"旧时衣袂":抚摸着旧时的衣袂。

# 衣袂:衣袖。

"犹有东门泪":上面仿佛还留存着当年在东门分别时的泪水。

# 东门:泛指离别之地。句意为衣袖上仍有当年的泪痕。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点绛唇·仙吕伤感》是北宋词人周邦彦所作的一首词。上片开篇以比兴手法,词人自比辽东鹤归乡,触景生情,勾起对往昔的追忆与伤感。“寸书不寄,鱼浪空千里”暗引典故,补叙与恋人分别后音信全无的孤寂,“空”字尽显盼而不得的无奈,词意平实却韵味悠长。下片回到现实,词人故地重游不见伊人,欲诉凄凉却无从说起,“凄凉”二字道尽多年未了深情。“愁无际”倾泻无尽悲愁,“旧时衣袂,犹有东门泪”将黯然销魂推向极致。“东门”意象的化用,表明词人对离去的人和事不再抱有希望,只将深情与哀愁深藏心底。词中巧妙运用回环吞吐的细腻描摹手法,将作者对昔日恋人的一往情深,如潺潺流水般婉转回荡地倾诉出来,字里行间满溢着深沉而缠绵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著名婉约派词人

周邦彦(1056~1121),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周邦彦诗、文、词俱有成就,而尤以词成就最高,影响最大。他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其词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作品多写闺情、羁旅及咏物,题材较狭窄。代表作品有《汴都赋》《续秋兴赋》《金陵怀古》等。著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周邦彦年少时,于苏州邂逅歌伎岳楚云,二人交往甚密,情谊缱绻。然而,时光流转,周邦彦因事离开苏州,返回京师,虽与岳楚云相隔千里,但心中对她的情意却未曾有丝毫消减。多年后,周邦彦再度踏上苏州这片土地。可命运弄人,此时的岳楚云早已嫁作他人妇。重逢的喜悦瞬间被现实的残酷击得粉碎,周邦彦心中满是怅惘与失落。几日后,周邦彦受邀参加苏州太守蔡峦举办的宴会。席间,他竟意外见到了岳楚云的妹妹。熟悉的眉眼,相似的神韵,瞬间勾起了他对往昔与岳楚云相处时光的回忆。百感交集之下,周邦彦挥笔创作了这首《点绛唇·伤感》,借词中字字句句,倾诉着自己对岳楚云那无尽的相思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思乡怀人之情的词,描绘了词人如辽鹤般归来,面对故乡的伤心之地,因久未收到书信而徒留对远方的牵挂。又借桃根传递凄凉之意,以旧时衣袂上的东门泪,表达出无尽的忧愁与对过往的深切怀念,营造出浓厚的伤感氛围。

2. 写作手法

直抒胸臆:“凭仗桃根,说与凄凉意”词人直接表明要借助桃根(这里可理解为能传话之人)来倾诉自己内心的凄凉之意。没有过多的委婉含蓄,直白地表达出内心积聚的哀伤与愁绪,让读者能清晰地感受到他此刻的痛苦心境。用典:“寸书不寄”化用了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典故,以及刘向《列仙传》中“陵阳子明钓得白鱼,腹中有书”的传说。“东门”在古典文学中常作为送别之地,具有浓厚的悲伤色彩和感伤意蕴,词人在此处化用这一意象,增添了情感的深沉与厚重。

3. 分段赏析

上片开篇二句“辽鹤归来,故乡多少伤心地”,以比兴之法巧妙发端。词人将自己幻化为那只离家千年的辽东鹤,一朝振翅飞回故土,目之所及,每一处风景、每一方土地,都如同打开的记忆匣子,勾起对往昔生活的深情追忆,心间也随之泛起层层伤感的涟漪。“寸书不寄,鱼浪空千里”二句,暗引典故,寄寓深情。刘向在《列仙传》中记载:“陵阳子明钓得白鱼,腹中有书。”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亦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之句。词人在此化用这些旧典,补叙与恋人分别后多年音信杳无的孤寂。上句“寸书不寄”,初看似在埋怨对方未曾寄来只言片语,实则是词人自身长久期盼却毫无回应后的深切感受;下句“鱼浪空千里”,直白地道出自己长久以来的期盼之情。一个“空”字,将盼而不得的结果展现得淋漓尽致,而透过这个“空”字,我们仿佛能看到词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翘首以盼的全过程。词意看似平实无华,实则蕴思精妙,每一个字都饱含着词人细腻而深沉的情感,韵味悠长,令人回味无穷。下片笔锋回转,再度落回眼前现实。“凭仗桃根,说与凄凉意”,人事已然变迁,音信愈发渺茫。词人故地重游,却不见昔日伊人的身影,满心的情思欲诉却无从说起。这里的“凄凉意”,在《夷坚三志》中作“相思意”。无论是“凄凉”还是“相思”,皆是他多年来在心底积蓄的未了深情。相较而言,“凄凉”二字似乎更能道出那深沉的况味,有此二字,便足以将他满腔的幽情展现得淋漓尽致。结尾处,“愁无际”三字,如一声沉重的叹息,将他自分别以来,心中那无尽的悲感与哀愁,毫无保留地倾泻而出。而“旧时衣袂,犹有东门泪”一句,更是将那种黯然销魂之意推向了极致。当他看到伊人旧时衣物依旧,往昔的点点滴滴瞬间涌上心头,内心的情感如决堤之水,再也无法抑制,除了潸然泪下,竟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东门”在古典文学中,向来是承载着浓厚悲伤色彩与感伤意蕴的送别之地,被赋予了“一去不返”的悲情定性。词人在此处巧妙化用这一意象,足见他已然仿佛认命一般,对于那些离去的人和事,不再抱有任何的希冀与期待,只将这份深情与哀愁,深深地埋藏在心底。

4. 作品点评

全词章法灵动多变,如行云流水般摇曳生姿,起承转合皆独具韵味。而最为精妙之处,当属结句。词人触物生情,此句与篇首遥相呼应,既将全篇情感巧妙绾合,又精准点明题旨,看似言辞平淡,却蕴含着深沉浓郁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起笔即包举感旧怀乡之意。既乡书不达,姑且诉向桃根;而回顾襟边,泪痕犹在,次句之伤心事,可于泪痕证之。唐、五代词承乐府之遗,以小令为多,北宋渐有长调,至清真而开合矫变,极长调之能事。而集中小令,亦秀雅而含风韵。小晏、屯田,无以过之。此词之“衣袂”两句,即其一也。

近代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周邦彦《早梅芳·别恨·二之一》

下一篇:宋·周邦彦《浣沙溪·黄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