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茸金细弱":那桂花像金色丝绒般纤柔细弱。
# 茸:一作葺。
"秋风嫩、":初秋的风还带着几分轻柔、
"桂花初著":桂花刚刚绽放。
"蕊珠宫里人难学":蕊珠宫里的先人也难以学到。
"花染娇荑":仿佛染透了女子柔嫩的手指,
"羞映翠云幄":羞涩地映衬着翠色的帐幔。
"清香不与兰荪约":它的清香丝毫不比兰草、荪草逊色。
# 约:一作弱。
"一枝云鬓巧梳掠":一枝桂花被巧妙地插在如云的鬓发间。
"夜凉轻撼蔷薇萼":夜凉时分,微风轻轻吹动着蔷薇的花瓣。
"香满衣襟":香气沾满了衣襟,
"月在凤凰阁":月光正照在凤凰阁上。
北宋著名婉约派词人
周邦彦(1056~1121),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周邦彦诗、文、词俱有成就,而尤以词成就最高,影响最大。他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其词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作品多写闺情、羁旅及咏物,题材较狭窄。代表作品有《汴都赋》《续秋兴赋》《金陵怀古》等。著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词》。
1. 分段赏析
上阕:“茸金细弱。秋风嫩、桂花初著。”开篇以“茸金”喻桂花,“细弱”状其纤柔,如金色丝绒般轻盈纤巧,既写尽花瓣的形态,又暗含秋日的清瘦之美。“秋风嫩”一词极妙,“嫩”本指草木初生,此处移用于秋风,写出初秋风势尚柔、不似深秋风烈的特质,恰与“桂花初著”的“初”字呼应,点出桂花刚绽放的鲜嫩状态,把时间的感觉和景物的美感结合到了一起。“蕊珠宫里人难学。花染娇荑,羞映翠云幄。”“蕊珠宫”是传说中神仙居所,以仙境之美比桂花,言其清雅脱俗,非人间寻常花卉可比,暗赞其神韵超凡。接着笔锋一转,由花及人:“娇荑”指女子柔嫩的手指,“翠云幄”或指女子的翠色帐幔,亦或形容浓密的绿叶如帐。女子采撷桂花,指尖似被花色染透,而桂花映衬着女子的柔美,竟似带娇羞之态,人花相衬,既见桂花之动人,亦显文人眼中“美人簪花”的雅致场景,画面鲜活而富有情致。下阕:“清香不与兰荪约。一枝云鬓巧梳掠。”“兰荪”是香草的代称,以桂花“清香不与兰荪约”,直言其香气不输名品香草,打破“兰为王者香”的传统认知,赞其芬芳独特。“一枝云鬓巧梳掠”续写人花互动:女子将桂花簪于鬓发,“巧梳掠”三字既写插花的精致,又暗合女子对美的用心,而桂花点缀发间,亦成了装点人情态的一部分,花与人的联系更显紧密。“夜凉轻撼蔷薇萼。香满衣襟,月在凤凰阁。”末句由桂花转入秋夜之景。“夜凉”点明时间,“轻撼蔷薇萼”以蔷薇微动的细节,侧面写夜风轻柔,而风过之处,桂花香气(或与蔷薇香交融)悄然弥漫,“香满衣襟”写香气之浓,触手可及;“月在凤凰阁”则以皓月高悬、映照楼阁的画面作结,月光的清辉与花香的馥郁交织,构成一幅静谧清幽的秋夜赏桂图。
上一篇:宋·周邦彦《玉楼春·大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