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èng
jìng
yīn
zhēn
zhǎng
lǎo

朝代:宋作者:苏辙浏览量:1
shí
fāng
lǎo
sēng
shí
nián
jiù
yàn
zuò
shéng
chuáng
kàn
bēn
zǒu
yuǎn
yóu
xīn
nán
lái
mǎn
shēn
jué
duō
chén
gòu
nuǎn
tāng
bǎi
quàn
shān
gǔn
gǔn
quán
qīng
dòu
míng
chuāng
kùn
bǎi
yuán
jué
shēn
yíng
jìng
chū
yǒu
qīng
quán
qīng
shēn
jié
chén
gòu
shēng
miè
zhèn
què
jiù
huá
táng
lǎo
sēng
xiāng
duì
yán
shuō
nán
shān
cǎi
jūn
ruǎn
wèi
gān
西
yuán
xié
cài
hán
fāng
zhuó
jūn
bǎo
shí
gèng
qiú
bēi
míng
zhōu
qīng
tóng

译文

这位来自十方世界的老僧与我已有十年旧交,他安坐绳编禅床,静观世人往来奔波。我刚结束济南的远游归来,周身仿佛沾染着旅途风尘。他备好百斛温热清水邀我沐浴,温泉水如骊山飞瀑奔涌而下。在明净窗前困倦小憩,万缘俱寂,沐浴后的身体莹洁如玉,恍若无物。清泉自然清澈,肉身自然洁净,尘埃污垢本无生灭,皆由心造。整理衣衫起身步入华美厅堂,与老僧相对静坐,默然领悟真意。南山采来的鲜菌尚带晨露,西园摘取的菜蔬正冒寒抽芽。与您共享这简朴餐食已然满足,将茗粥倾入铜制茶碗细细品味。

逐句剖析

"十方老僧十年旧":这位来自十方世界的老僧与我已有十年旧交,

"燕坐绳床看奔走":他安坐绳编禅床,静观世人往来奔波。

"远游新自济南来":我刚结束济南的远游归来,

"满身自觉多尘垢":周身仿佛沾染着旅途风尘。

"暖汤百斛劝我浴":他备好百斛温热清水邀我沐浴,

"骊山衮衮泉倾窦":温泉水如骊山飞瀑奔涌而下。

"明窗困卧百缘绝":在明净窗前困倦小憩,万缘俱寂,

"此身莹净初何有":沐浴后的身体莹洁如玉,恍若无物。

"清泉自清身自洁":清泉自然清澈,肉身自然洁净,

"尘垢无生亦无灭":尘埃污垢本无生灭,皆由心造。

"振衣却起就华堂":整理衣衫起身步入华美厅堂,

"老僧相对无言说":与老僧相对静坐,默然领悟真意。

"南山采菌软未干":南山采来的鲜菌尚带晨露,

"西园撷菜寒方茁":西园摘取的菜蔬正冒寒抽芽。

"与君饱食更何求":与您共享这简朴餐食已然满足,

"一杯茗粥倾铜叶":将茗粥倾入铜制茶碗细细品味。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赠净因臻长老》是宋代苏辙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第一句开篇点明长老身份,是一位历经岁月的老僧,他安坐绳床,静观世间众生的忙碌奔波。二三句写作者洗浴后困卧明窗之下,感觉诸缘皆绝,身心变得莹净,仿佛回归到一种纯净无物的状态。第四句进一步阐述禅理,以清泉自比,强调自身本应清净,尘垢从本质上来说是无生无灭的,只是内心的一种感受,体现了作者对内心清净的追求和对禅意的领悟。第五句体现了二人之间默契的心灵交流,此时无声胜有声,禅意就在这寂静之中。最后两句描绘了与长老一起享用食物的场景。表达了对长老的敬重,也蕴含着对修行和人生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辙(1039~1112),北宋散文家。字子由,一字同叔,号东轩长老,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历任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苏辙与父洵、兄轼合称“三苏”,名列“唐宋八大家”。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创作,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不可没”。工古文,尤擅议论。其诗亦类其文,不事驰骋,笔意老练,于平稳中时见浑凝,自然朴实,闲淡高雅。苏辙还有不少咏景、咏物、题画的诗,大多寄托人生感慨。晚年写有不少闲适诗,其中一些诗也表现出对朝政的不满。代表作品有《进策》《进论》《历代论》等。有《栾城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十方老僧十年旧,燕坐绳床看奔走。远游新自济南来,满身自觉多尘垢”,开篇点明长老身份,是一位历经岁月的老僧,他安坐绳床,静观世间众生的忙碌奔波。而作者刚从济南远游归来,感觉身上沾满了尘世的污垢,既指身体上的,也隐喻内心受到世俗的干扰。“暖汤百斛劝我浴,骊山衮衮泉倾窦。明窗困卧百缘绝,此身莹净初何有”,写长老劝作者洗浴,以“暖汤百斛”“骊山衮衮泉倾窦”形容汤泉之多,好似骊山泉水倾泻,象征长老的慈悲。作者洗浴后困卧明窗之下,感觉诸缘皆绝,身心变得莹净,仿佛回归到一种纯净无物的状态。“清泉自清身自洁,尘垢无生亦无灭”,这两句进一步阐述禅理,以清泉自比,强调自身本应清净,尘垢从本质上来说是无生无灭的,只是内心的一种感受,体现了作者对内心清净的追求和对禅意的领悟。“振衣却起就华堂,老僧相对无言说”,作者整理衣物起身来到华堂,与老僧相对而坐,却无需多言。这种“无言说”体现了二人之间默契的心灵交流,此时无声胜有声,禅意就在这寂静之中。“南山采菌软未干,西园撷菜寒方茁。与君饱食更何求,一杯茗粥倾铜叶”,描绘了与长老一起享用食物的场景。南山采来的菌子还未干,西园采摘的菜在寒天中茁壮成长,与长老饱食一顿,再喝上一杯茗粥,作者感到心满意足,别无所求,展现了对这种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辙《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会仙馆二绝句》

下一篇:宋·苏辙《临川陈宪大夫挽词二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