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án
shí
èr
shǒu

朝代:宋作者:苏辙浏览量:1
hán
shí
jīn
nián
nán
zūn
qīng
xiè
xūn
hān
dào
rén
jiǔ
yàn
shì
jiān
zhuó
sēng
shè
yóu
cún
ròu
shí
cán
huā
zhé
yuán
shí
sòng
xíng
liú
sūn
shàng
fēn
gān
yóu
shuí
wéi
bàn
cháng
sōng
duì
tán

译文

今年寒食节我客居在汝南,把剩下的酒杯倒空尽情畅饮,也有了几分醉意。我这个道人(作者自比)早已厌倦世间的污浊,住在僧舍里却还吃着肉食,心中感到惭愧。园夫时常折下花朵来招待客人,孙女还留着糖饴分给我吃。想要去游览紫极宫却没有同伴,只能长久地拱手对着孤松,默默无言。

逐句剖析

"寒食今年客汝南":今年寒食节我客居在汝南,

"余樽倾泻亦醺酣":把剩下的酒杯倒空尽情畅饮,也有了几分醉意。

"道人久厌世间浊":我这个道人(作者自比)早已厌倦世间的污浊,

"僧舍犹存肉食惭":住在僧舍里却还吃着肉食,心中感到惭愧。

"花折园夫时送客":园夫时常折下花朵来招待客人,

"饧留孙女尚分甘":孙女还留着糖饴分给我吃。

# 饧留孙女尚分甘:自注:永叔诗有为翁寒食留饧之句。

"欲游紫极谁为伴":想要去游览紫极宫却没有同伴,

"长揖孤松对不谈":只能长久地拱手对着孤松,默默无言。

# 长揖孤松对不谈:自注:紫极宫有巨松,可数人抱。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寒食二首(其一)》是宋代苏辙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描写了诗人在异乡过寒食节的所见所感。首联写诗人在汝南过节,独自饮酒至微醺;颔联通过“道人”与“僧舍”的对比,表达对世俗浑浊的厌倦;颈联写园丁折花送客、与孙女分享饴糖的生活细节,展现节日温情;尾联则抒发孤独之情,唯有与孤松相对无言。全诗语言平实自然,既有对世俗的疏离感,又透露出对亲情的眷恋,在平淡的节日记述中流露出诗人客居他乡的孤寂心境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辙(1039~1112),北宋散文家。字子由,一字同叔,号东轩长老,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历任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苏辙与父洵、兄轼合称“三苏”,名列“唐宋八大家”。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创作,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不可没”。工古文,尤擅议论。其诗亦类其文,不事驰骋,笔意老练,于平稳中时见浑凝,自然朴实,闲淡高雅。苏辙还有不少咏景、咏物、题画的诗,大多寄托人生感慨。晚年写有不少闲适诗,其中一些诗也表现出对朝政的不满。代表作品有《进策》《进论》《历代论》等。有《栾城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寒食今年客汝南,余樽倾泻亦醺酣”点明时间和地点,“余樽倾泻亦醺酣”通过描写诗人尽情饮酒的行为,表现出他在寒食节客居他乡的愁绪,借酒消愁,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颔联“道人久厌世间浊,僧舍犹存肉食惭”以道人自比,“久厌世间浊”表达了对世间污浊的不满和厌恶。“僧舍犹存肉食惭”则体现了他内心的矛盾和反思,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对自身行为的审视。颈联“花折园夫时送客,饧留孙女尚分甘”描绘了园夫折花送客、孙女留糖分甘的生活场景,与前面的愁绪形成对比,展现了生活中的温馨和人情之美,使诗歌的情感更加丰富。尾联“欲游紫极谁为伴,长揖孤松对不谈”中“欲游紫极谁为伴”表达了诗人想要出游却无人相伴的孤独,“长揖孤松对不谈”则通过具体的动作和场景,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寂寞的心境,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辙《临江萧氏家宝堂》

下一篇:宋·苏辙《雪中呈范景仁侍郎》

猜你喜欢